APP下载

浅谈宿迁地方戏曲淮红戏

2018-06-11朱建华

名家名作 2018年9期
关键词:满江红曲牌宿迁

[摘       要]宿迁本土戏曲“淮红戏”萌生于明清时期,经历了萌芽期、起伏期、兴盛期至当今的衰落期,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自身因素及外界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尝试从宿迁地区的地理概况、淮红戏的一般概念以及淮红戏音乐的渊源等方面对淮红戏的音乐文化作一些阐述,以期为淮红戏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些许理论帮助。

[关  键  词]淮红戏;音乐文化;漫谈

淮红戏是江苏苏北地区的地方小戏种,由明清时期的淮红调发展而来,民国时期衍变成戏曲,在20世纪60年代,该戏种被称为“江苏戏曲三支花”之一,而在社会蓬勃发展的今天,却看不到该戏的踪影,是什么原因让曾经辉煌一时的戏曲变得杳无声息了呢?这要从淮红戏发展的“自变”与“他变”中来寻找答案。

一、地理概况

宿迁地处鲁南丘陵与苏北平原过渡带,自古便有“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即黄河、长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称。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驻跸于此,赞叹宿迁为“第一江山春好处”。该区域内包含两种方言语系:沭阳、泗阳、泗洪属江淮方言区,宿豫区、宿城区属狭义的北方方言区。因其方言声腔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沭阳、泗阳为淮海戏流行区,泗洪为泗洲戏流行区,宿豫、宿城有淮红戏以及琴书、大鼓、评词等曲艺品种。民间艺术繁荣,旱船、高跷、花挑、跑驴、舞龙、舞狮等艺术形式为群众喜闻乐见。

二、淮红戏发展概说

作为一个过度区域的戏曲剧种,淮红戏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文化生态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大,所谓生态系统是由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结合所构成的体系。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吐故纳新、交流互动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文化链,具有自身价值的每一个文化群落作为人类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维护整个人类文化的完整性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我们把这一动态的文化网络称为文化生态系统。戏曲作为民间音乐的一个分支,当其“自变”能够适应“他变”时,会获得较好的发展,相反则会受到极大的制约。

(一)淮红戏音乐的一般概念

“淮红戏”俗称“百曲”“旱船调”。起源于明末清初,有200多年的历史。流行在原江苏淮阴市的宿迁、泗阳、泗洪、沭阳、淮阴、灌云、涟水、盱眙等地。其音乐结构是以“满江红”曲调为主体,并包括许多曲牌组成的大型的民间声乐套曲。演唱上,一种是平时“坐唱”曲艺音乐的形式;另一种是春节时“跑旱船”歌舞音乐的形式。曲目一般为中篇或短篇。如“水漫金山”“陈妙常追舟”“游春”“怕婆”“活捉”“算命”“踏青”“拾麦”“上坟”“闹房”“说媒”“观灯”“小货郎”“渔樵耕读”等。常用曲牌如“凤阳歌”“穿心子”“鸳鸯句”“上河调”“下河调”“剪剪花”“银纽丝”“小郎调”“数落”等,由一至数人演唱,伴奏乐器有二胡、京二胡、四胡、琵琶等。

(二)“淮红戏”音乐的渊源与发展

宿迁一带的“淮红调”的音乐,大多源于“扬州清曲”。它是由“扬州清曲”的母曲变化而来的。扬州在历史上是一个文化艺术非常繁盛的古城,由于商业、小手工艺以及水陆交通都非常发达,给这里带来了繁荣的景象,随之民间音乐也就在这里一带的农村、城市里发展起来了。清朝时,扬州一带已产生了由民歌小调发展起来的“扬州清曲”。当时宿迁城里“火神街”住有许多卖唱的歌妓,他们都是从扬州一带来到这里的,唱的是扬州一带的“小曲”。宿迁的民间艺人也就吸收了这些小曲的音调,甚至借用整个曲牌来丰富当地原有的民歌、小调,由此产生了“百曲”,即现在的“淮红调”。

关于淮红戏中的主体唱腔《满江红》,与扬州清曲也有着密切联系,在《江苏省戏曲志(淮阴卷)》第192页中记载:淮红戏的的主体唱腔与扬州清曲的主体唱腔都是来自淮安的《满江红》,它们是由同一个曲子变奏而来;前者繁,后者简,《满江红》全曲原为十二句,分三段,每段四句。一、二两段旋律大体相同,第二段的前两句变化较大,淮红戏中的满江红与此相同。另有银纽丝、叠断桥、南调、魏调、关东调、补缸、剪剪花、鲜花调、小郞调、十杯酒、太平年、梳妆台、道情、莲花落等等,这些在淮红戏中常用的曲牌都与扬州清曲中的曲牌和清淮小曲中的曲牌名字相同,其唱腔结构、旋律线条基本相同。

“淮红调”最初有“坐唱”形式和“跑旱船”形式,1958年宿迁县正式成立了职业的“淮红剧团”,并把“淮红调”搬上了戏曲的舞台。当时上演的《追舟》和《双下山》等剧目深受广大百姓的赞誉。那时宿迁的“淮红戏”还被邀请到南京,参加省剧团汇演。后来又排演了现代大型“淮红戏”,如《雷锋》《夺印》《血泪仇》等,这时在“淮红戏”中初步也有了“生”“净末”“丑”行当唱腔音乐。 改革开放后,“淮红调”在苏北淮阴地区、宿迁等地逐步发展,基层音乐工作者经常和演员一起演奏,并为他们的演唱进行录音记谱,全面细致地开展对淮红调这一民间音乐遗产的收集整理工作。县文化馆还组织了“宿迁县首次民歌演唱会”,75岁的老艺人巩凤岭焕发青春登台演唱淮红调《满江红》中的“吕蒙正赶斋”一段,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其他民歌手也都演唱了“淮红调”中其他常用的优美而动听的曲牌。近年来,在淮阴地区举行现代戏汇演中都有我县业余人员组织的“淮红戏”剧目参见演出,并获得一致好评。“淮红调”的音乐发展经过曲折、经过艰难的历程之后又在当地人民群众中间及戏剧舞台上奏响了。

近百年来,当地的民间艺人,尤其是宿迁艺人,如梁帮杰、藏玉堂、杨瑞芝,陆玉堂、柴长庆、巩凤岭、卓勤胜、戈云飞、六汉杰、刘玉林、李文章、王茂学、苏长岭、苏宜岭、洪侠、杨士胜(盲艺人)等人在演唱“淮红调”,经过不断的艺术实践和长期的研究、探索、改革与创新,使苏北平原上这朵“淮红调”的音乐之花越开越鲜艳。

改革开放之后,淮红戏主要在民间流传,为了迎合老百姓,剧本创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了《出礼》(1980年罗绪文创作)、《二憨送布》(1981年陆启厚、张志青创作)、《换药》(1981年陆启厚、张志青创作)等现实生活作品,同时也改编移植了其他戏曲居中的作品,如《十里香》(原劇种为淮海戏,罗绪文移植,1980年)、《家庭公案》(原剧种为花鼓戏,杨祐志移植,1984年)等,这个时期有二十多个唱本在省、市级汇演和展演中获奖。20世纪90年代初期,每逢春节或庙会时,淮红戏爱好者自发组织表演,从观看的人群看,年长的人居多。20世纪90年代后期,政府重视对淮红戏的挖掘、传承以及保护工作,但是随着人们获取的文化信息资源的多样化,喜欢戏曲的人越来越少了。2005年元月,在宿豫区组织的“山魂水韵”大型文艺演出中,用淮红戏曲调加入现代的创作技法及现代的舞台表演,演唱《说宿豫,唱宿迁》,获得观众好评;杨邦彦、陈法玉创作的《美在宿迁》于2012年在台湾演出,获得台湾同胞(尤其是在台湾定居的宿迁人)的一致好评。

淮红戏作为宿迁地区的本土地方戏曲剧种,不论是淮红戏剧本还是淮红戏音乐,无不承载着宿迁地区的音乐以及传统文化,对淮红戏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保护,亦即是保护宿迁的传统文化,维系宿迁乃至江苏的音乐文化多元化,为维护地方音乐文化生态平衡而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雷,蔡宝漪.宿迁淮红戏叙事[J].艺术评鉴,2018(7).

[2]朱建华.淮红戏中管乐器的演奏技巧及伴奏风格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3.

[3]张志清.宿迁县戏曲志(征求意见稿)[Z].宿迁县文化局编印,1986.

[4]刘俊鸿.江苏省戏曲志·淮阴卷[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朱建华,男,硕士,讲师,宿迁学院音乐系教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

猜你喜欢

满江红曲牌宿迁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The Way of Writing an Attractive Cover Letter Through Receptive Aesthetic Theory
大运河·宿迁
满江红
以文化为支撑撬动宿迁融进“一带一路”
岛内盘点蔡上台周年“满江红”
重释爱国主义经典《满江红》
凉州贤孝的曲牌曲调特点
曲牌体联套是古典戏曲的遗存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