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风琴制作源流考
2018-06-11冯心韵
冯心韵
[摘要]乐器制作本是音乐研究中的重要一环,然而目前这一领域的中文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对键盘乐器的起源与流变知之者更少。通过着重探寻管风琴的起源、演进,及意大利、法国与英国管风琴制造业的发展进程,可以更好地对管风琴制作进行研究。
[关键词]乐器学;水压风管琴;管风琴;制造
键盘乐器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在今天,人所共知的“乐器之王”是钢琴。殊不知,钢琴乃键盘乐器中的“晚辈”(出现于18世纪初),早在钢琴出现之前,管风琴就已经独领风骚,被冠以“乐器之王”的名号。那么,管风琴是人类最早发明出来的键盘乐器吗?如果是,发明者是谁?如果不是,最早出现的键盘乐器是什么?管风琴又是如何登上“乐器之王”宝座的?目前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梳理的中文音乐文献并不多见。笔者认为,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缺少其中任何一环对于整体认知都会产生影响。乐器制作与音乐艺术历来是交互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对于作为钢琴“祖先”之一的管风琴,这一环更是不可或缺。本文通过考辨管风琴乐器的制造源流,揭示早期音乐艺术发展的另一个侧面。
一、管风琴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20世纪上半叶,西方考古学家在古希腊时期城堡的废墟中发现了一个公元前三世纪的工场遗址,在那里找到一个土制模型和一些乐器的残骸,经学者们研究确定,这个工场制作的是一种通过空气吹动“管”发声、由键盘控制的乐器,空气的动力源来自天然或手动泵的水,学者们把这种乐器命名为“水压乐器”。既然是由水转换为气压驱动的管乐器,笔者认为将这种乐器译为“水压风管琴”更为准确。由此可见,最早出现的键盘乐器当此莫属。那么,“水压风管琴”是谁发明?后来为何销声匿迹?又是如何演进到管风琴的呢?
(一)“水压风管琴”
目前西方学者们的研究认为,“水压风管琴”是由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的希腊科学家克特西比乌斯②创造出来的。克特西比乌斯是一位成就斐然的发明家,他最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压缩空气”在“泵”及其他气动装置上的应用,这为他赢得了“气体力学之父”的称号。然而他的作品(包括他的大事记)没有一部以文本的方式存活下来,他的科学研究是通过阿忒那奥斯(雅典)的引用和汇编才为今人所知。
在拜占庭的菲洛、亚历山大的海罗等众多人的著作中均描述了这种“水压乐器”。然而就像柏拉图时代的水钟(漏壶)一样,当时这些器具并不被视为乐器(演奏工具),但可能用水动力产生的空气来吹动琴的风管以模仿鸟鸣,这在希腊哲学中具有特殊意义。
1931年,在匈牙利发现了一个“水压风管琴”的遗骸,上面刻有公元228年的铭文。虽然乐器的皮革和木材已经腐烂,但通过幸存的金属部件在布达佩斯的阿奎因库姆博物馆重建了一个复制品。
水压风管琴的发声特点已经从镶嵌图案、绘画、文献资料和部分遗骸中推断出来:它有一个插入储水池的空气箱,通过水流将产生的压缩空气排出吹过“管”。为了使空气波动平稳,水源安装在空气储存器的底部。
几乎没有人知道当时水压乐器上演奏的音乐是什么样,但是可以通过对残存乐器的研究探知管发出的音高。公元4世纪末的拉丁诗人克劳迪安在其诗作中曾描述,这种乐器轻轻一触即可发出雷鸣般的咆哮声,据此得知,水压风管琴发出的声音非常响,由此被《塔木德》认为不适合用于当时的宗教活动。
(二)“管风琴”
随着人类工艺制造水平的不断进步,“水压风管琴”的动力系统开始逐渐脱离“水箱”。风力机制产生的确切时间一直有争议,但不少学者认为在公元2世纪时出现了被皮质气囊替换的倾向。
可以确定,大约到公元6世纪或7世纪时,皮质风囊已经成为这种键盘管乐器主要的动力源。这表明,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通过水与直接供风不仅产生的压力有所区别,而且使这种键盘乐器产生了本质的变化:从皮风囊中出来的空气能够进入多支发音管,在键盘操纵下通过发音管的开放与闭合产生的共鸣,使琴出现不同的复杂音色,于是,开始了出现了各种风管装置,这样一来便大大开拓了键盘管乐器的音乐表现力。
公元757年,拜占庭皇帝康斯坦丁五世把一台装有“大量沉重管”的管风琴送到西方,作为送给法国国王矮子丕平的礼物。丕平的儿子查理曼在公元812年在亞琛为他的小教堂申请安装了一个类似的乐器,从此,在西方教堂中开始了建造管风琴的历史,并逐渐成为教堂仪式中必不可少的乐器。
在11世纪,“西奥菲勒斯长老”在其著作中宣称,管风琴已成为所有教堂建造时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西奥菲勒斯所描述的乐器通过旋钮系统操作,并且发出单调低沉的声音,通过踩住位于演奏家脚下的充气软管来维持气压。
到了13世纪,“水压风管琴”完全被放弃而很快销声匿迹,被管风琴完全替代。虽然管风琴已经走过千百年的发展历程,并随着社会的变迁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在此期间它曾经的辉煌理应彪炳史册。
(三)便携式管风琴
从12世纪开始,管风琴逐渐演变成能够产生不同音色的复杂乐器,并且,由于风箱的使用,乐器的形制越来越多样化,甚至出现了便携式管风琴。
在意大利的《三百年》中,这种乐器被称为“奥根托”,由一排(有时两排)有序的管组成,是一种绑在表演者身上的小型管风琴。
在13世纪中叶的绘画作品中常见这种乐器,就像《圣玛丽亚的民歌》中描绘的那样(见图8-10)。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便携式管风琴明显有一排键盘,音域约两个八度;演奏者用左手操纵一个羊皮制成的“皮囊”,右手按键;由于这种便携式管风琴没有保存风力的风箱,演奏者只能靠不停地压缩“风包”为发出声音提供风力;由于空气供应有限,便携式管风琴只能演奏单一的曲调,以简单的和弦伴奏。然而这种乐器相对较轻,配备了后吊带,可以悬挂在身上演奏,因此,适用于为各种场合的宗教音乐(经文歌或尚颂)和世俗音乐(演奏单声部的舞蹈音乐、民歌等)伴奏。
当时的人们把这种可以移动的小型“管风琴”称为“风琴”,但与今天的“簧片风琴”是不同的乐器。这种风琴音色优美、独特,尤其是它以灵活和敏感的键盘替代了笨拙的轨杆,由此给人们的演奏带来了方便。“便携式风管琴”在12-16世纪常用于欧洲世俗音乐表演,《罗马的玫瑰》描述:这是一种易于控制的便携式风琴,由同一个人充气和演奏,无论是女声或男声演唱,它都可以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在欧洲迈向13世纪中叶时,这种乐器成为最流行、最受欢迎的一种乐器,逐渐成为非教会礼仪所专用的“小管风琴”。
(四)首屈一指的键盘大师兰迪尼
這时,兰迪尼成为迄今为止在西方音乐文献中见诸记载的第一位键盘(管风琴)艺术家,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作曲家(创立了著名的“兰迪尼终止”)和演奏家(见14世纪著名画家艾克的画作),也是一位管风琴制造者。
在1375年左右,他帮助安德烈亚斯建造了佛罗伦萨圣母玛利亚会修士教堂的管风琴。意大利学者相信,目前保留下来的特罗伊纳“圣母领报教堂”带“脚踏键盘”的管风琴,是他于1379年建造的,是一部最古老的、拥有最低音音色的管风琴。要知道,14世纪时的管风琴可不像现在这样,脚键盘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操作系统;演奏时,为了使低音更加丰富,管风琴制作者设计出脚键盘,但只能把左手键盘与脚键盘联动;于是,等于左脚帮助左手弹奏。这类拥有独立机械操作系统,并将其与手动音栓联系在一起的“脚键盘”直到15世纪后才出现,是由阿勒马涅的贝尔纳多发明出来的。
从13-16世纪之间,管风琴在欧洲宫廷与贵族中逐渐流行起来,这也成为此时键盘乐器出现了向小型发展的重要原因。键盘艺术家逐渐在社会活动中显示出他们的优越性,显示出作为“行家里手”的独立影响。在这些艺术家的推动下,“风琴”成为欧洲最早在宫廷与贵族中流行的键盘乐器。资料显示,它当时也是贵族们常常互相馈赠的礼物,因而琴身的装饰相当华丽。这种便携式管风琴已经失传,直到19世纪后才又在教会艺术中出现。
(五)教堂管风琴向大型化发展
在13-14世纪,欧洲各国刮起了一股建造大型管风琴的“风潮”,琴身的体积、规模越来越庞大,结构也愈来愈复杂,音域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已经出现了能演奏完整半音的、具有三个八度音域的大型管风琴。这种大型管风琴有三层手动键盘和一个脚踏键盘,首次使用了半音键的布局,音管长约10.45米,拥有20个风箱,大约需要10个人操作,由于风压很高,演奏家必须用手臂的全部力量按住一个键才能发出声音,使得纪尧姆·德·马肖将其形容为“乐器之王”。管风琴的这一特征至今仍经常被应用于现代教堂建筑中。
15世纪,管风琴的制作技艺发展很快,特别是在使用了簧管这种装置后,大大丰富了管风琴的音色,提升了管风琴的音乐艺术表现力,风雨、雷鸣、愤怒、悲泣等各种自然现象在它那里得以显现出来,这使得它在教堂礼仪用乐中大有了用武之地。比如,在表现末日审判和耶稣受难时,管风琴所发挥的特殊音乐效果是其他乐器所不及的。管风琴音乐也成为宗教礼仪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教堂做礼拜时合唱的伴奏,或作为间奏而与合唱部分交替出现;除了被用来作为教堂礼拜时圣歌合唱的伴奏、作为教堂里唱诗班的主要伴奏乐器外,还在宗教仪式中穿插演奏一些前奏曲、间奏曲以及背景音乐,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中世纪后期。因此,管风琴深得宗教组织与人士的喜爱。通常情况下,每逢各种宗教节仪,庄严神圣的管风琴曲扬散在整个城镇的上空。
(六)佛兰德管风琴
当时管风琴制造最先进的地方是佛兰德,那里产生了著名的乐器建造师扬·范克伦等。亨德里克·尼霍夫也是荷兰著名的管风琴建造者,随扬·范克伦学习过。根据柳维·塔明加的说法,继1532年扬·范克伦逝世后,尼霍夫在荷兰赫尔佐托博斯建立了自己的制作工场,继续在整个荷兰和城市的汉萨商人公会的扶持下建造新的管风琴和提升旧管风琴的性能,因此,可以被认为是在16世纪中叶三分之一的时间内西北欧最重要的管风琴制造商,他修造的这些乐器具有神话般的质量,他发明了使管风琴的触键像大键琴一样非常轻的机械;这些乐器精致的声音在给人耳朵上享受的同时,视觉建造效果满足了人们眼睛的需求。
尼霍夫的管风琴在“管”的制作中使用了超过98%的铅合金,锡含量仅为1.3%左右,锑,铜和铋含量极低,可能是由于那时的建造者已经可以使用高度精炼矿石的原因(使用铅板制作管风琴管可能源于它用于制造当时欧洲教堂的屋顶)。由这种合金管制成的管风琴以产生具有高度契合“人声”特征的声音而闻名于文艺复兴和早期巴洛克时期。为了增强乐器的外观效果,立面管道通常用薄而亮的锡箔覆盖,这种锡箔用鸭蛋清制成的胶水固定在下面的铅管上。
由于政治气候的变化,不同民族风格的乐器建造开始发展。在荷兰,管风琴成为一种大型乐器,有加倍排列双层键盘等几个部分,并装有短号。
14-16世纪,欧洲建造歌剧院时,也往往建有一架管风琴。
二、意大利“安特格内修”管风琴制造家族
自中世纪以来,意大利一直是引领欧洲艺术发展的重要国家之一,中世纪艺术的演变分为拜占庭艺术、罗马式艺术和哥特式艺术三个阶段,其中的罗马式艺术以意大利为中心。公元10世纪后,意大利兴起城市共和国,产生了新的政治文化气象。新教堂中出现了特有的艺术风格演变,成为14世纪中叶兴起的欧洲文艺复兴先驱。15世纪后期,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布雷西亚出现了见诸史料中最早的、名为“安特格内修”的管风琴制作家族企业。由于受到年代久远、所存资料匮乏的影响,在目前中文关于“西方键盘艺术”的经典文献中,对最早的管风琴制作家族企业“安特格内修”却未曾提及,很难令读者建立起清晰的键盘艺术早期发展脉络,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展开进一步描述。
意大利历史悠久的“安特格内修”这个键盘乐器制作家族,来自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安泰尼亚泰,家族中出现的第一名字是巴塞洛缪·安特格内修,他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法学家乔瓦尼,1436年在布雷西亚被授予公民身份。巴塞洛缪可能是15世纪有名的管风琴制作者“伯纳德·阿勒曼尼亚”的学生。首次提到巴塞洛缪的名字是在1481年。当时,布雷西亚的圣玛丽亚教堂管风琴出现了破损,需要修复,在众多竞聘者的名字中他脱颖而出,这个任务最终落在了他的身上。这台著名管风琴的“皮囊”在1512年再次受到破坏,由皮内罗洛的乔瓦尼重建于1514年,建造者在圣尤菲米娅教会的支持下于1517年使用了金属构件。所有管风琴也由斯特凡诺·兰贝蒂进行了雕刻,弗洛里亚努·费拉莫拉和亚历桑德·鲁邦维奇诺对门栏进行了装饰。此后一系列文献表明,巴塞洛缪成为意大利最活跃的管风琴制造者之一。
他1486年活跃在曼图亚:当时,他与曼图亚大教堂签定了合同,其中强调了他有能力修复现有的管风琴,并在很短的时间(约一个月)建造了一架新的管风琴。
1488年,他被布雷西亚市和议会联合聘请,维护和演奏这座城市中的两架管风琴;1490年,他与著名的米兰大教堂签订合同,保证旧管风琴的维护和建造新的管风琴;在那里,他是圣玛丽亚感恩教堂修道院,也就是保存达·芬奇著名油画《最后的晚餐》的教堂管风琴建造者。
1494年他回到了布雷西亚生活,成为那里的公民,参与管风琴的保护和演奏,然而,仅仅两年后他又离开了。在文件中他被称为“单调乏味的巴塞洛缪”,原因是他不断恳求支付现金,而不是用原材料付款。
在1496年,他成为贝加莫圣母玛利亚教堂管风琴建造的负责人,但他的作品经过三次测试均认为不合格而被拒绝付款,于是便有了法律纠纷,为此,他甚至把教皇请出来干预。此后,在1498年他建造了米兰圣洛伦索教堂的管风琴;1501年在他带领下,在洛迪参与阿尔比诺镇管风琴建造的谈判,但没有成功。不久后他可能就去世了。
巴塞洛缪的三个儿子乔凡、贾科莫和弗朗切斯科I均成为家族第二代的核心人物。
目前所知,只有四台管风琴是巴塞洛缪的长子乔凡·巴蒂斯塔的作品:他在1534年至1535年掌管圣灵教堂和圣玛丽亚修道院这两个大教堂中的管风琴修造;并在1536年至1538年建造了两个大教堂——帕多瓦的圣安东尼和帕多瓦教会宏大的圣弗朗西斯科教堂管风琴,只不过因测试不合格而没有得到报酬。据科斯坦佐《管风琴的艺术》说,他还专为圣贝尼代托·韦基奥教堂建造了管风琴。1544年,他介入洛迪教堂加冕管风琴的建造,受到其他人的批评,但在他写给弟弟贾科莫、弗朗切斯科I的一封信中谈到,他证明了谈判中所用的铅经过实验不适合需要。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他坚持要为圣亚历山大教堂再建一架管风琴,但遭到拒绝,他的管风琴制造事业由此终结。此后,在这个城市从事演奏活动,成为管风琴演奏家和教师。
贾科莫是巴塞洛缪的二子,从1513年起活跃在意大利管风琴制造领域。并且,他与活跃在米兰的儿子贝内代托形成家族传统的两个主要分支。他于1518年和1525年在米兰建造了三件乐器。1524年,他在布雷西亚积极参与管风琴建造:圣尤菲米娅教堂、圣玛丽亚感恩教堂(1532年)、圣福斯蒂诺(1533年)和布雷西亚大教堂(1536-1537)等多个教堂管风琴的建造师,由此得到同时代人的极大钦佩。乔瓦尼·兰弗兰科在1533年的《音乐的火花》中写道:乔凡尼·贾科莫的管风琴机能非常好……那不是来自人类的手中,它们似乎是由大自然创造出来的,调整完成后,整个杆的每个周长、圆形和完美无瑕的线:这些可以从他最近在布雷西亚市圣玛丽亚德雷格雷西教堂创造的作品中看到。
在1538年夏天,贾科莫将业务移动到米兰,并且在瓦雷泽、卢加诺、维罗纳、莫尔贝尼奥和维杰瓦诺广泛拓展业务,在1548年他建造了萨罗大教堂的管风琴,然而被客户冷漠,他为支付了大约十年的收入感到失望。他继续经营直到去世,而他可能是意图实现一个愿望:为布雷西亚教会的圣亚历山大教堂建造管风琴。
弗朗切斯科I是创始人巴塞洛缪的第三个儿子,他最早是帮助哥哥发展他的生意,后来自己也成为驰名的键盘乐器制作人。他生存下来的作品有十几件,其中包括两件多边形小型“斯皮奈特”,现保存在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罗马的“古代乐器州立博物馆”,而其他乐器样品都在伦巴第大区以原始状态保存和展出,其中第二件乐器有更多的装饰华丽,是由后代樂器制作人将其改变,现保存在米兰的“斯卡拉剧院博物馆”。
格拉齐亚迪是“安特格内修”这个键盘乐器制作家族第三代的代表。关于他的文献资料很少。目前所知他出现时布雷西亚是15岁,在那里有他建造的第一架管风琴,到了1562年,他在卡斯卡利奥,特别是在曼图亚的圣巴巴拉大教堂建造了两架管风琴。在1565年,接受了古列尔莫·冈萨加委任,当时他40岁,仍然非常神秘。直到今天的事实证明,他在四分之一个世纪内建造了十几种乐器,其中,1578年他为城市中的教堂制作了一个新管风琴。他接到了父亲完美主义的遗产,他和儿子两人在其后衍生出来的作品在繁荣的经济形势下非常受青睐。在1581年他和儿子科斯坦佐合作,为布雷西亚圣朱塞佩教堂建造的16英尺高的管风琴作品,至今仍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安特格内修管风琴。最近由乔治·卡利恢复的另一件珍贵的幸存乐器,是曼图亚圣芭芭拉教堂的管风琴。极为罕见的是,这架管风琴是与演奏家吉罗拉莫·卡瓦佐尼合作设计,在极短的时间内建造出来的,它有7种等音键,曾被一些当时伟大的人物使用,其中包括:杰拉德·韦尔特、克劳迪奥·蒙特维尔迪、卢卡·马伦齐奥、乔凡尼·詹姆斯·贾科莫、阿曼特·弗兰佐尼、弗朗切斯科·罗维戈等。在他与儿子一起建造的乐器中,几乎没有任何东西留存下,所以这位人物依然处于阴影之中,并因其历史艺术含义而被学者们仔细研究。也许是为了弥补他不连续的家庭状况,他努力为儿子科斯坦佐的事业设计教育方式。
科斯坦佐是安特格内修家族的集大成者。在父亲的设计下,他在乔瓦尼·蒂诺和吉罗拉莫·卡瓦佐尼那里接受音乐教育。21岁时,他与父亲一起修复了曼图亚圣塔芭芭拉教堂的管风琴。此外,与他的父亲一起建造了世界上最大和最著名的安特格内修管风琴,从此成为有名气的管风琴建造大师。1595年,他受到侯爵阿方索·贡萨加的女儿凯瑟琳·冈萨加的委托,在卡斯特·戈弗雷的圣伊拉斯谟普雷博西特尔教堂修建了管风琴。尽管他的乐器很少能够存活下来,但是莫圣尼古拉教堂(1588)的非凡安特格内修管风琴在1996年得到了恢复。他最著名的专著是《管风琴艺术》(1608),这部作品研究了由他的家人制定的关于调整管风琴和大键琴的规则,提供了144个管风琴建造的技术细节。
科斯坦佐不仅在管风琴建造领域成就非凡,而且从1584年到1619年担任布雷西亚大教堂的管风琴师,尽管他在1600年左右曾经中风导致左手残废,但因为他被视为“这座城市的杰出人物”,直到1620年都没有解除其管风琴师的称号。他在1571年至1592年之间创作了几部弥撒和牧歌作品集。1571年,他在威尼斯出版了《四首歌曲的第一本书》。随后,他几乎每两年出版一次主要为教会写作的作品(弥撒、诗篇和经文歌)选集,他的音乐创作还包括世俗作品。
综上所述,安特格内修是一个意大利著名的键盘乐器制作家族,他们一直到18世纪初均活跃在布雷西亚和米兰这两个地方,留下了大量的管风琴以及其他乐器制品。在中世纪到巴洛克之间的意大利专业键盘乐器制造领域,是不容忽视的家族企业。19世纪伟大的贝加莫管风琴建造者朱塞佩·塞拉西认为:
这是这个杰出家族中最精确和最完美的艺术……坚实,芦苇的甜美声音,而对其的掌握也是无法模仿的。
三、法国“朗赫杜尔”管风琴制造家族
当管风琴建造艺术在尼德兰、意大利以至德国和西班牙蓬勃兴起之时,法国相比则处于较为滞后的初级阶段。直到15世纪末,法国的管风琴制造业才起步,一个来自布拉班特的“朗赫杜尔王朝”开始崛起。文献记载中,这个管风琴建造王朝是由维克托·朗赫杜尔创立的,他的儿子米歇尔大约1530年左右在英国各地建造管风琴,后来去了佛兰德。米歇尔的儿子简从正在进行的荷兰和西班牙之间的战争中逃生移居法国,首先去了里尔,然后于1585年到巴黎,由于他在圣礼拜堂修复管风琴的工作赢得了“罗伊管风琴制造者”的头衔。此后,简在法国参与了多个管风琴的修造,“朗赫杜尔家族”名声鹊起。然而,简却在1592年又回到了佛兰德,成为宫廷管风琴师,而他的儿子马泰斯·朗赫杜尔也在西班牙宫廷获得了一个位置。
马泰斯·朗赫杜尔是简·朗赫杜尔的儿子,他和父亲在1585年左右搬到巴黎,他们在那里修复并建造了几架管风琴。马泰斯和父亲返回佛兰德后,在埃斯科里亚尔的宫廷担任管风琴师,并负责维护他的同胞让·布雷博斯建造的四台管风琴⑤,直到1599年他回到巴黎。在他离开马德里之前,阿尔伯特大公将一台他曾经进行过各种改进的大键琴作为礼物送给他。
在巴黎,马泰斯先是被要求维护他和他父亲建造的管风琴。他修复在圣让一格雷夫和圣伯努瓦的管风琴时,用滑动箱子取代了父亲的弹簧箱。凭借良好的声誉,他被要求修建“圣无辜教堂”和“圣雅克·布歇利教堂”的管风琴。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圣热尔韦教堂建于1599年和1601年之间的管风琴,在这架管风琴的部分管子上签署了“朗赫杜尔,1600年”的标签。他为圣伯努瓦·贝恩学院制作了管风琴。当这个学院于1792年被世俗化时,这架管风琴被克劳德-弗朗索瓦·克利科转移并安装在圣雅克·杜·豪特·山口教堂。这个管风琴经由阿尔弗雷德·克恩和菲尔斯的广泛修复,于1971年重新奏响。
马泰斯·朗赫杜尔于1608年来到伊普尔,于1611年在维尔恩创建了圣沃尔布加学院教堂的管风琴。这架管风琴于1859年在朗赫杜尔原始基础上由诺伊维尔·德·雷克斯波埃德兄弟重建,是留存下来的佛兰德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其余的乐器几乎全部丢失。
1613年,他在布鲁塞尔成为奥地利大公爵阿尔伯特七世和他的配偶伊莎贝拉·克拉拉·尤金妮亚的官方管风琴制造商。在布鲁塞尔期间,他在圣古都拉(1614)、贝津霍夫(1617)、霍夫卡佩尔(1624-1625)和圣奥默的圣母大教堂工作。同时,他为马德里宫廷的安德莱赫特(1621)和圣母大教堂(安特卫普;1618-1636)建造了新的乐器。在圣约翰的赫腾堡(斯海尔托亨博斯)有一个管风琴的设计被保留下来。1624年彼得·菲利浦斯加入他在梅赫伦的工作,帮助他修复管风琴。马泰斯于1626年至1627年间在安特卫普与英国作曲家约翰·布尔一起工作,在那里为大教堂建造了一台管风琴。这台管风琴包括金属管变动音栓、三度音,短号和喇叭。
由此可见,马泰斯·朗赫杜尔是一位将法兰德风格和瓦隆风格引入法国的伟大管风琴制造者。
另一位对法国管风琴发展有很大影响的是与马泰斯·朗赫杜尔同时代的管风琴建造者克雷斯平·卡利尔。卡利尔出生在法国北部里昂一个自16世纪以来一直涉足建造管风琴的家族。在他来到里昂前,从1590年到1600年在里尔工作。据记载,他于1585年在库特莱完成过管风琴的建造,1597年至1611年间在根特工作,1598年在那慕尔的圣让巴蒂斯特教堂工作,1599至1600年间在赫斯丁工作。
1600年,作曲家和管风琴家让·蒂特卢兹邀请他到里昂修复里昂大教堂的管风琴,之后他经常被蒂特卢兹雇用。在完成了这个工作后,他于1601年在安特卫普工作,曾在法兰德斯的各个地方包括敦刻尔克、圣奥梅尔等地修造那里的乐器。随着声誉越来越高,在1614年他被要求在沙特尔大教堂工作。
在1614年,里昂的查汉·勒巴出资360里弗为里昂圣安德烈教堂建造了一个“橡木自助风琴”,卡利尔接受了这个工作。然而最终他花费了800里弗才造好了这架管风琴。此后,他1618年在布鲁日(比利时西北部城市)工作,并于1618年10月24日与吉索尔教区签署了修复1580年由尼古拉斯·巴比尔建造完成的圣母升天教堂大管风琴的协议。这项工作于1620年完成,他在这项修理工作中进行了一些创造性的修改。里昂城市档案记载,在1623年1月19日菲利普·杜卡斯特提供了一笔款项,用于支付卡利尔为在里昂利翁的科尔德教堂提供一个管风琴制作方案的费用。
卡利尔后来受蒂特卢兹邀请为里昂大教堂建造的管风琴被称为“这个时期最好的管风琴”。1630年,他根据蒂特卢兹提供的计划,为里昂的圣·旺修道院教堂重建了大管风琴的外观。这是一个8英尺的乐器,带有两个48音符的键盘和28个音符的独立踏板。多年来,该机构经历了重大的扩展和大修,最终在1888-1890年间由阿里斯蒂德·卡维尔·科尔完成了一次完整的重建,保留了许多原始乐器构件,幸存下来的原件部分包括约占40%的管。
卡利尔于1631年返回里昂。在1632年至1636年期间,他还在巴黎的圣·尼古拉·德·香榭丽舍建造过一架管风琴,遗憾的是现在这架管风琴已经被毁。
卡利尔对法国管风琴制作事业影响很大。首先,他从北欧将一些管风琴基本的创新设计引入到了法国。他的作品與兰格杜尔家族的作品有很多相似之处。他可能从里昂与简·朗赫杜尔一起工作中受益。从1631年开始,卡利尔与马泰斯·朗赫杜尔合作建造了在巴黎圣雅克布切利教堂的管风琴,并引入了重要的创新成果。其次,卡利尔教出了许多学生,来自列日的管风琴建造者旺努翁是他的门徒之一;另一名学生是皮埃尔·蒂埃里,他在1634年至1635年期间在圣尼古拉斯·德·桑普斯与卡利尔一起工作;后来,蒂埃里修复了圣热尔韦的管风琴。
就像在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一样,法国管风琴在教堂礼拜仪式中主要是为了演奏交替赞美诗,而不是为会众的歌唱伴奏。法国古典管风琴在巴洛克时代的整个法国显得十分一致,比历史上任何其他风格的管风琴建造都更为突出,并且标准化的键盘也得到了发展。贝多斯·德·塞莱斯大师在他的著作《器管制造者的艺术》(管风琴建造的艺术)中精心描述了这一点。例如,在法国巴黎圣母院(圣艾蒂安,卢瓦尔)的管风琴是由约瑟夫和克劳德-伊格纳塞·克林内尔于1837年建造的,当时他们的职业生涯处于顶峰。
四、英国管风琴制作
在英格兰,第一个存有详细记录的管风琴是10世纪在温彻斯特大教堂建造的。这是一个有400根管道的巨大机器,需要两个男人来演奏,70个男人去吹它,它的声音可以在整个城市听到。
在十七世纪中叶清教徒控制英联邦时期,这个国家教堂里禁止了管风琴。许多乐器制造者都离开英格兰去了欧洲大陆。在英格兰管风琴复兴时期,像雷纳特斯·哈里斯和“师父”伯纳德·史密斯这样的管风琴建造者从欧洲大陆带来了新的乐器构建思路。
(一)伯纳德·史密斯
被称为英国“管风琴制造之父”伯纳德·史密斯出生于德国哈勒的伯恩哈特·施密特家族,他于1667年移居英国之前在德国做学徒。他为英国皇家礼拜堂建造了一架管风琴后,于1681年成为国王的御用风琴制造商。他与他的仇敌雷纳托斯·哈里斯一起,是17世纪后期英国两位最著名的管风琴建造者。
史密斯和哈里斯之间的竞争导致了著名的1684年的“管风琴之战”,当时两人都在为伦敦圣殿教堂建造新管风琴的合同竞标。每个人在圣殿教堂建起一台管风琴,然后聘请著名的风琴演奏者来证明他们乐器的优越性。史密斯雇佣了约翰·布洛和亨利·珀赛尔作为他的风琴手,靠两位当时英国顶级键盘大师辉煌的演奏技巧,史密斯最终赢得了比赛。
史密斯管风琴的残余部分在英国的各个地方都生存下来,尽管大多数幸存者只包括案例。保存最好的案例之一是在剑桥圣三一学院的教堂。现在包含在这个案例中的管风琴(梅茨勒,1975年)包含了许多恢复的史密斯级别。其他值得注意的史密斯案例(这份清单并非详尽无遗)可以在基督教会大教堂、牛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剑桥圣玛丽大教堂、剑桥大学、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以及在圣彼得广场伦敦塔的纽库拉教堂中见到。在达翰姆大教堂西部前面的管风琴部被保存在教堂中殿的南部过道中,并且“唱诗班管风琴”是现在达勒姆大学学院教堂使用的管风琴。史密斯另一个幸存的案例在马耳他的圣保罗赞主大教堂。这个管风琴起源于1844年之前在马耳他安装的切斯特大教堂。
(二)雷纳特斯·哈里斯
雷纳特斯·哈里斯是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英国最主要的管风琴制造商之一。他出生在管风琴制作世家,他的父亲托马斯·达拉姆和曾祖父罗伯特·达拉姆都是管风琴制造者,当哈里斯出生时,这个家庭居住在法国。他们在英国教堂恢复了管风琴使用后回到英国。哈里斯在他父亲事业的影响中长大,在“管风琴之战”中,他聘请了著名风琴家乔瓦尼·巴蒂斯塔·德拉吉来展示他乐器的优越性。虽然哈里斯因策略不当而输给了史密斯,但在1697年,当史密斯在都柏林的基督大教堂违约了一个新管风琴的建造合同时,哈里斯恰好在那里修复了一架已经损坏的乐器。这台后来由约翰·巴普蒂斯特·库维利和菲利普·霍利斯特安装和维护的哈里斯风琴在1752年被约翰·拜菲尔德新造的一架管风琴所取代。然而,幸存于“管风琴之战”中的哈里斯-库维利管风琴今天仍保存在伍尔弗汉普顿的圣约翰教堂。可见,哈里斯依然引起了公众的注意,最终成为他那一代中最著名的两位管风琴制造家之一。哈里斯的儿子约翰和雷纳托斯也是管风琴制作者。约翰的儿子约瑟夫·哈里斯后来成为著名的大键琴制造者。
今天,保存最完整的哈里斯管风琴在博托尔夫的阿尔德盖特,它建于1702-1704年,也被认为是英国最古老的教堂管风琴。这台哈里斯管风琴在2005年至2006年由马丁·格茨和多米尼·克格恩修复,并出现在纪录片《难以捉摸的英国管风琴》中。还有一些幸存或部分幸存的哈里斯管风琴,其中包括:布里斯托尔大教堂(1685)、特威克纳姆所有圣器(1700)中建造的管风琴,以及伦敦金融城商业泰勒大厅崇拜公司(1722),1966年由曼德管风琴机构修复的管风琴。格雷夫莱尔基督教堂(在伦敦也被称为纽盖特基督教堂)的一台哈里斯管风琴,在1838年由威廉·希尔父子重建,由亨利·高特列特设计并于1940年12月在“闪电战”期间与教堂一起被摧毁。康希尔的圣迈克尔教堂管风琴包含了1684年哈里斯乐器的九个序列。
(三)查尔斯·巴克
19世纪英国著名的管风琴制造者是查尔斯·斯帕克曼·巴克。巴克是一个“孤儿”,倾心于学习管风琴建造。在这段时间里,约克大教堂的风琴手经常向巴克抱怨说,教堂管风琴的机械太沉重,有时他们不得不停止演奏。于是,巴克开始做压缩空气实验。起初,他尝试使用活塞,但发现摩擦太大;随后,他开发了一种令人满意的波纹管系统,从而形成了一种原始类型的气动杆。他找到了约克大教堂管风琴建造师希尔先生,但他们没有接受。因此,他于1837年前往法国。在那里,他遇到了正在巴黎附近圣丹尼斯大教堂工作的阿里斯蒂德·卡维尔-科尔。为了保护他的发明,他于1839年取得了法国专利。他在1851年的一次乐器大展会上展出了使用这种技术制作的作品,并开始在管风琴建造中使用气动杆技术。不久之后,气动杆的发明被应用于圣丹尼斯教堂的管风琴建造,取得了巨大成功。后来,亨利·布赖塞森在英格兰领取了根据这种技术颁发的管风琴执照。
从此,巴克开始为自己的发明奔走。他见到了卡昂圣艾蒂安教堂的风琴手阿尔伯特·佩斯卡德,他于1860年开始尝试巴克的气动杆技术,并于1861年初将他的发现告诉了巴克。从那时起直到巴克离开法国,他们一直是合作伙伴关系。阿尔伯特·佩斯卡德于1868年为巴黎圣奥古斯丁教堂建造了第一臺使用气动杆技术的管风琴,这架乐器有三层键盘,42个踏板上的低音。管风琴的维护由查尔斯·斯帕克曼·巴克负责。1889年,阿里斯蒂德·卡维尔-科尔受命修理这台管风琴;1897年,由于早期气动杆技术机械作用的弱点,他将它们进行了改造。1962年,伯谢-德比埃公司扩大了这台管风琴的结构。
虽然巴克在1855年就获得法国荣誉军团骑士的称号,但由于普法战争驱逐外侨而于1870年被驱逐出法国。此后,他回到英国继续从事管风琴建造事业直到逝世。
通过以上对管风琴的产生,以及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流变的系统梳理可以看出:克特西比乌斯发明的“水压风管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键盘乐器,它不仅是后来现代教会管风琴的前身,而且古钢琴和钢琴的发明都以此为基础。在管风琴后来的演变进程中,12世纪的音乐领域,便携式这种可以移动的小型键盘风管琴乐器曾在贵族家庭日常娱乐中占据过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产生了第一位见诸史册的艺术大师兰迪尼;此后在中世纪教会一统的社会环境下,管风琴成为教会认可的唯一仪式乐器;为了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教堂中建造的管风琴开始向大型化发展。
今天,我国音乐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若要继续发展则需拓宽视野。乐器是人创造的,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科技文明进步的体现;乐器的发展与器乐艺术的发展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器乐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创造性的高度展现,二者集中地展示出人类文化之旅,体现着人类的“本质力量”(艺术与技术的高度契合)。历史发展是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缺少其中任何一环,都会影响我们对客观事物发展产生正确的认识。由此可见,完整认知音乐艺术的发展进程,乐器制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全面兼顾到音乐艺术各个领域发展,不可顾此失彼,有所偏废,是我们了解音乐文化,比较音乐文化差异,建构音乐文化认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