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元目标理念,构建“Colorful English”课程体系

2018-06-11李娜崔桂林

英语学习·教师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学科评价

李娜 崔桂林

摘 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课程建设是学校课程变革实践中的热点话题。在构建特色化育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学科课程建设应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与重要对象。本文在阐述多元目标理念内涵的基础上,从英语学科课程建设的研究思考、实践探索和研究启示三个方面整体介绍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Colorful English”课程体系及其实施路径。

关键词:多元目标;英语课程;课程体系

英语学科课程建设的研究思考

笔者任教的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以“多彩童年”为办学理念,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英语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我校英语学科团队在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及发展中始终积极探索,且致力于将课程体系改革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以改变“英语学习只发生在课堂上,教师教学只以课本为主,学生学习只反复跟读录音、创编对话”等教学问题为出发点,开展了系列课例研究和小问题专题研究,在抓基础、重能力的学科改革中,有效推动了学校英语学科的发展。但是,在落实工具性及人文性统一的课程属性的过程中,教师“重教学、轻育人”的现象依旧广泛存在。换言之,教师的课程建设意识仍有待强化,能力也有待提高。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学科教学逐渐走向学科育人,并围绕着立德树人和学科素养进一步展开,一切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都应指向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此背景下,龚亚夫老师提出多元目标理念,倡导构建多元的英语校本课程,以实现课程育人、育全人。

我校在参与由龚亚夫老师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多元目标英语校本课程研究”的过程中,力图使学科建设与发展从只关注活动的教学改进转变到关注课程视域下的学科课程,构建“Colorful English”课程体系,并通过探索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英语学科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1. 課程目标

(1)课程建设多元目标

“Colorful English”是依托学校整体办学理念形成的多彩、多元的课程体系,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该课程体系基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注重体验和实践,致力于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课程和学习方法,让学生们享受学习英语的过程、体会学习英语的快乐。

(2)学生发展目标

“Colorful English”课程体系能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意志和合作精神,同时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形成开放、兼容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共同发展。

(3)教师发展目标

“Colorful English”课程体系能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及课堂组织能力,给教师搭建施展本领、展示才华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 课程结构及内容

“Colorful English”课程体系的建构以北京版《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为基础,通过大力开展英语阅读和英语活动,形成了文化分享、英语戏剧和基于《新维度英语》教材的学科实践课程。六大课程群落如图1所示。

“BB Class(Beijing Basic Class)”课程的代表色是蓝色,象征着蓝色的海洋。其中,第一个“B”代表北京版《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第二个“B”代表Basic,表示基础课程。“BB Class”课程旨在用北京版《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为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打好基础。

“PP Reading(Phonics and Picture Reading)”课程的代表色是红色,象征着热情。其中,第一个“P”代表拼读故事阅读(Phonics Reading),第二个“P”代表绘本故事阅读(Picture Reading)。“PP Reading”课程是“Colorful English”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阅读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正在成长的小学生来说,学会阅读不仅是他们形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在“PP Reading”课程中,面向低年级的是拼读故事阅读;面向中年级的是拼读和绘本故事阅读;面向高年级的是绘本故事阅读。

“NN Task(New Notion Task)”课程的代表色是绿色,象征着勃勃生机。该课程是基于北京版《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并整合《新维度英语》教材开展的英语学科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参与生动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在体验中实现成长。

“AA Club(Art Activity Club)”课程的代表色为黄色,象征着收获。该课程是一门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英语社团活动中获得不同的体验,提升学习英语的兴趣。

“EE Drama(Enjoyable Experience Drama)”课程的代表色为橙色,象征着活力。该课程是一门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能够在英语戏剧中收获英语文学知识,提升英语表达能力和舞台表演张力,丰富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CC Show(Culture Communication Show)”课程的代表色为紫色,象征着深远。该课程以让学生体验中西方文化的分享活动为主,主要内容基于北京版《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的文化信息,并借助阅读课程进行补充,来丰富并融合文化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

“Colorful English”课程体系依据课程任务的不同,分成三个不同层次,即“打基础、促兴趣和展个性”(如图2所示),旨在形成以个性化、互动化、发展思维、生成能力为主的课堂教学特色,为具有不同学习特质和潜力的学生铺路,提供各种发展的可能性。

其中,“打基础”包含“BB Class”“PP Reading”“NN Task”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Colorful English”课程体系中的主要部分。“促兴趣”包含“AA Club”“EE Drama”课程,重点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挖掘学生的自身潜力以及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态度与能力。“展个性”包含“CC Show”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帮助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3. 课程实施路径

“Colorful English”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创设更多元的英语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社会化品格发展。我校英语学科团队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基于多元目标理念进行了以下课程实践。

(1)注重开放与整合,内容建构体现“多元”

在课程资源建设上,我校英语学科团队为了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健康内容和丰富的课程资源,以课程群落的构建为主要思路,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丰富的线上、线下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全人发展提供多元化的保障。

例如,基于国家基础课程进行的“BB Class”课程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及编排特点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该课程倡导主题式教学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相关学段内主题单元的纵向整合、同册教材内相关单元间的整合和同一单元内课与课之间的整合,再结合单元主题以及小学阶段学生的生活和认知特点,适当增加社会文化方面的内容,使小学英语特殊的人文课程属性得到充分落实。

(2)突出情感与文化,整体育人指向“多元”

当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在筛选相关书目时,要注重让学生乐读、乐学,并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特别是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非文本信息,落实文本的育人属性。例如,教师可根据课本上的话题,结合绘本等教学资源,在英语课上开展介绍中西方文化异同的活动,让学生们用绘制海报等形式展示、分享自己的想法。

我校非常注重对课堂文化氛围的创设,在环境布置方面特别突出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例如,我校各年级会根据所选单元的话题开展梳理知识的海报设计活动。此外,我校每年还会定期举办书法作品展示活动。这些精美的海报和工整的书法作品在校园围墙上被一一展示,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教学目标体现“多元”

龚亚夫老师的多元目标理念提出从社会文化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语言交流目标出发重构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我校英語学科团队制定的每个课程教学目标都是从多元目标理念的角度来设计的。例如,在“NN Task”课程中,低年级学习的“收拾书包”“五禽戏”单元贴近生活,旨在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中年级学习的“火灾逃生”“理财规划”单元语言丰富、实践性强,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生活技能;高年级的“蝴蝶生长周期”“制作粽子”单元科普性强,旨在帮助学生积累科学和文化知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很高。在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培养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掘了中年级学生的表达潜力,更帮助高年级学生找回了课堂参与的热情,教师和学生都乐在其中,使英语课堂重新焕发活力。再如,在“AA Club”课程中,低年级学生组织了英文歌曲社团,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英语语言的韵律美;中、高年级学生组织了课本剧社团,学生在选材、创编和表演的活动过程中强化了语用能力,提升了思维能力。

(4)强调实践与体验,学习方式落实“多元”

“Colorful English”课程体系基于国家基础课程,倡导体验、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通过开展多样的学习活动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师鼓励学生将 “BB Class”的对话文本或“PP Reading”的阅读文本改编成课本剧,让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揣摩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理变化,体悟文本情感、丰富自身情感,并且在不断的探究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常规课堂教学外,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更为自主的学习时间。例如,学校每天中午安排15分钟左右的英语课外阅读时间,学生们可在午饭后充分开展SSR阅读。学校还给每个年级提供了一套《丽声妙想英文绘本》和《新维度英语》教材,学生也可以自备阅读材料。在阅读之后,学生们可以自由交换想法、分享故事,学生对这样的阅读方式很感兴趣。

4. 课程评价

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是引导、激励学生发展的风向标。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语言、语用、文化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实施多元评价。

(1)“BB Class”课程评价

“BB Class”课程采取学生自主评价的方式,以此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激励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相关评价表和板书示例如表1、图3和图4所示。

(2)“PP Reading”课程评价

“PP Reading”课程采用分享与评价共举的方式(如图5所示)。“评价及鼓励”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小组活动情况以及朗读、表演等情况,及时以奖励卡的形式给学生以肯定及鼓励。“评价及督促”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即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及分享”是以书友会的形式让学生互评。(3)“NN Task”课程评价

“NN Task”课程评价是通过让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实现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的评价。

例如,学生们在完成任务时出现了用中文交流及说话声音过大等问题。对此,教师组织学生制作了“NN Task”课堂专用小印章,如图6所示。学生们图文并茂地设计自己的作品,教师经过筛选,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并让学生担任课堂监督员,在课堂上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相应的奖励。渐渐地,学生们学会用英语思维并使用英语进行课堂交流了。

(4)“AA Club”课程评价

教师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改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因此教师在评价环节设置了学生自我评价、组内评价、小组互评、在线评价等方式。下面笔者以英语趣配音社团评价表(见表2)为例,展示“AA Club”课程的评价方式。

(5)“EE Drama”课程评价

教师在“EE Drama”课程中注重整体评价,鼓励多元化的评价。例如,教师关注对团队的整体评价,因此设立了优秀班级奖。此外,教师还设立了多元化奖励,如“最佳剧本”“最佳舞台表现”“最佳口语表达”“最佳服装搭配”“最具创新奖”“最具表演潜质”等奖项。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多方位、多角度地鼓励学生发挥特长,获得成就感。社团评价表如表3所示。

(6)“CC Show”课程评价

对于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难以用具体指标进行评价和量化的项目,教师采用與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例如,在“Poster Show”展示过程中,教师用笑脸贴画在信息卡上进行评价,评出“最佳Poster”;在“Talent Show”比赛过程中,通过设置一、二、三等奖,评选出“Talent Star”;在“Festival Show”的过程中,评选出学生中的“最佳Actor”“最佳Actress”。

英语学科课程建设的研究启示

自我校实施“Colorful English”课程体系以来,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不同的课程,享受着课程带给他们的快乐,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更强了,英语思维能力更高了。在各类公开课上,学生能够用流利的英语进行交流。在各类比赛中,如北京市“金太阳杯”英语配音比赛等,学生也表现不俗。此外,在全国趣配音大赛和课本剧比赛中,学生们凭借优美的语音、精湛的演绎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与此同时,教师们的教学理念也有了很大转变。教师依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选择不同的课程,在实践中依据多元目标理念制定教学目标,通过设计多元任务,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此外,教师们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也摸索出了一些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模式,有了自己研究的课题,承担了公开课、研究课等任务,在实践中享受着课程带来的快乐。

基于多元目标理念的校本课程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使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让我校英语学科课程建设在区域内发挥引领作用。同时,学生的整体英语学科学业水平也明显提高,在区级英语学科学业质量调研中名列前茅。

参考文献

陈杰琦, 克瑞克维斯基, 维恩斯. 2015. 多元智能的理论与实践: 让每个儿童在自己强项的基础上发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力. 2017. 略谈“英语核心素养”[J]. 小学教学设计, (21): 4

龚亚夫. 2012. 论基础英语教育的多元目标——探寻英语教育的核心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 (11): 26-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娜,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北辰福第校区校区主管,高级教师。

崔桂林,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北辰福第校区教学主任,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学科评价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