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研究

2018-06-11徐健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5期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

徐健

摘 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学校为了提高体育教育效果,营造校园体育氛围,开拓体育组织形式的有效途径和方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本文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述该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作用,论证了加强和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 学生体育素养 体育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a)-0108-02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为了开展体育运动而进行的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营造积极健康的体育运动氛围,让学生在持续不断的体育运动中提高身体素质,受到体育教育,塑造坚强的性格和品质。

1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学生体育素养的内涵

1.1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指学校为满足师生开展体育运动的需要,而对学校进行物质、精神、制度文化等方面建设的过程,从而达到推广体育文化、培养体育氛围的目的。

1.1.1 体育物质文化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主要指为开展体育运动而进行的相关物质基础的建构情况,包括运动场馆的建设,体育器材的购置,与体育活动相关的书籍、图片、资料等的购买和搜集等。这些体育物质文化能够为校园体育运动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保障活动的开展,让师生能够充分地享受到体育物质文化的好处与便利。

1.1.2 体育精神文化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指师生在进行体育运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想精神、文化理念等方面抽象的内容。体育精神文化是校园开展体育运动的思想基础,能够促进和提高师生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形成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和观念,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体育价值观。

1.1.3 体育制度文化

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指校园为保证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文件,包括各类规章制度、章程和管理办法等。它是校园体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对师生都具有制约作用。

1.2 学生体育素养

学生体育素养是指学生,经过长期的体育教育和训练后,逐渐培养起来的体育综合素质,包括对体育的认识、体育发展水平、体育观念和思想等方面内容。

1.2.1 对体育的认识

通过开展体育运动,学生需要树立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从提高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培养坚强意志等方面深刻认识体育运动的意义,能够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不见掌握运动技能和运动知识,还能够通过参加运动提高身体素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1.2.2 体育发展水平

体育发展水平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对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等内容的掌握;另一方面是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能够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并完全掌握,还能发现人体生理和心理在运动中的变化和规律;学习和了解专业的体育知识;学会欣赏和评判各类体育赛事、体育事件;深入了解体育的功能和价值。

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良好的身体状况和协调的运动能力,这些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得到实现与巩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身体素质会比较好,精神状态也会好,进而具备良好的运动素质,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参加体育运动。

1.2.3 体育观念和思想

体育观念和思想与学生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个体心理素質等密切相关。学生只有经过体育活动的锻炼,才能形成相应的观念和思想。体育锻炼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观念和思想,而完善的体育思想和观念又能反过来促进学生体育锻炼水平的提高。

2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都在展开,但存在投入的资金和精力不够,发展不均衡等特点。但也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对物质建设比较重视,对精神和制度建设不够重视等。这与学校管理者的意识、社会整体环境、师生参与的积极性等原因都密切相关,需要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2.1 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情况及问题

校园开展体育活动,需要借助和依靠相应的体育设施、工具和设备等物质基础,这些物质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体育活动开展的质量高低。大部分校园都建设了必备的体育场馆设施,购置了相应的体育器材,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但是存在基本设施使用频率不高、维修后勤管理不到等问题,例如基本的设施都得到保障之后,针对有的体育器械师生的使用率不高,需要提高其使用频率,发挥其最大价值。

2.2 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情况及问题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人们心中的价值观与信念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各高校在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大多注重表层的体育文化宣传与引导,而且注重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和娱乐功能,没有深刻意识到体育精神文化对师生的个性培养、情感抒发、心理情绪、品质提升等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认识不够深入,存在一定的表层化、肤浅化问题。

2.3 体育制度文化建设情况及问题

很多高校通过建设体育制度文化,明确了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促进了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但是,也存在更多地注重竞赛体育制度,忽略人文体育精神等缺点,在鼓励和推广等方面的制度则相对不足。

3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3.1 能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

通过营造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激励和督促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他们能够在体育运动中产生成就感,拥有自信感,不仅能够使身体强壮、精神充沛,还能够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对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是多方面的锻炼。

3.2 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品德

体育运动具有竞技性与规则性的特点,对个体和群体均有约束作用。而体育运动大多为集体活动,有各种比赛规则。在校园营造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中,学生通过遵守规则、积极运动,能够提高自己与他人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并在体育运动中磨炼意志、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而这种坚韧的毅力将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和开展体育运动。

4 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提高其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茹.谈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J].新校园,2015(8):14.

[2] 徐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其育人的内在机理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94-99.

[3] 曾旭升.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提高学生体育素养[J].成功(教育),2013(16):331.

[4] 谢成超,李秀林.西部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的思考——以四川省高校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3):76-80.

[5] 王建琴,陈维.学校隐蔽课程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的研究——以安徽芜湖市属中学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8):81-84.

猜你喜欢

校园体育文化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管理机制分析
团体操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以武术为例
论新课标下高中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基础与传承条件
探析校园体育文化发展途径
对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引领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浅谈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夹江县农村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