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足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2018-06-11叶振斌
叶振斌
摘 要:当今我国足球事业是我国所有体育事业当中最薄弱的环节。少年强则国强,从学校教育来看有必要对我国小学校园开展科学的足球运动,然而当今小学足球运动的现状是:专项教师数量少并且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相对薄弱;小学生对足球运动缺乏应有的兴趣;小学足球运动的场地及配套设施过差;小学足球运动课程开展的频率过低。对此本文分析影响小学足球运动开展的因素有:学校领导者的组织和实施、教师自身的素质、学生的兴趣爱好、足球运动本身的设计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对此,本文利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当前我国小学足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足球运动 小学足球运动 校园足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a)-0142-02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XM市45所小学,其中调查的对象包括学校领导者、体育教师、小学生、小学学校整体情况。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的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数据统计分析法、个别访谈等方法对XM市45所小学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小学足球运动开展的现状
2.1.1 小学足球运动教师队伍状况
通过统计分析,对XM市45所小学的专项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小学足球运动中足球专项教师人数严重不足只有9名,其他项目的教师占比较大,并且调查发现这些体育老师虽然学历较高但是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其中真正有科研能力的老师不到5人。
2.1.2 小学足球运动学生的兴趣状况
对学生兴趣进行调查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小学足球运动理论的学习兴趣,另一部分是小学足球运动的实践操作兴趣。通过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发现,有30%的小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操作都没有兴趣,有60%的小学生对理论的学习没兴趣而对足球运动的实践操作感兴趣,有3%的小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操作都感兴趣。从这个调查中可以发现小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不是很高,并且对理论的学习兴趣尤为低。
2.1.3 小学足球运动学校场地及配套设施
良好的足球运动的开展必须有配套的设施与场地才能的到良好的执行,从对XM市45所小学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足球运动场地和配套设施的配备存在差异。其中只有5%学校有配备塑胶足球运动场地,有83%的小学没有专门配备足球运动场地,和小学操场共用一个场地,配套设施主要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单位足球小学生人数,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小学配套设施不健全。
2.1.4 小学足球运动课程安排情况
本文对课程安排的调查主要是针对课程安排的频率进行的调查,从研究中发现,45所小学中仅有5%的学校一周安排足球运动课程在2次以上,88%的学校一周安排一次课程,3%的学校没有专门针对足球运动开展课程。从这个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小学足球运动课程的开展频率不高。
2.2 小学足球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
邢和祥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中认为,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错综复杂,对此其构建了一个三维的分析框架:课程文本、课程人、课程环境。[1]本文根据其分类方式将影响小学足球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分为五个方面,将课程人进一步展开分为三个主体,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
2.2.1 学校领导的组织与实施
学校领导的科学合理的组织与实施对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有重要影响,其中学校领导要多好小学足球运动开始的课程实施计划、宣传、督促、管理等工作,取得小学足球运动的参与者以及社会的认可,尤其是校长,是小学足球运动开展实施的关键环节,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能不能在校园科学合理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领导者对小学足球运动的态度。
2.2.2 教师自身的能力素质
体育教师自身的能力素质对小学足球运动也有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是小学足球运动的直接实施者,如果教师不具备相应的素质,就无法胜任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如以上调查发现XM市教师科研能力差,这对当今所实行的校本课程就是一个极大的障碍,并且专项的足球教师教师也对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2.2.3 足球运动课程本身的科学性
成功的课程实施来自于切实的课程计划、方案[2]。小学足球運动的开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课程设计是否科学,是否考虑到学校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是否考虑到不同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以及教师的自身的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
2.2.4 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爱好
小学足球运动的主要针对对象是未成熟的青少年,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生活教育理念认为,在课程实施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因此小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爱好对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足球运动的开展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小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2.2.5 家长及社会对足球运动开展的配合情况
成功的课程实施应该对社会环境有敏锐的把握[2],这种社会环境来自家庭环境也来自社会大环境。对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来说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整个社会对足球运动的风气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有人曾说家庭是第二个学校,因此如果家长有足球运动的观念,对学生的足球运动观念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社会熏陶也同样如此,比如小学生所在的社区如果有良好的足球运动环境,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易模仿的特点,对小学生足球运动的兴趣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3.1 国家层面的政策建议
本文建议应该对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进行宏观调控,主要包括在制度上形成校园足球激励机制,促进小学校园足球的开展热情;在管理上,加强对学校和对教师的管理,形成高质量的小学校园足球运动。
3.2 学校层面的政策建议
在学校层面,本文建议首先在教学目标上,应该将小学足球运动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把促进学生足球特长水平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当中,作为体育课程的必修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足球的机会;在教学评价上,应该将学生足球运动水平纳入的教学评价体系当中促进学生足球水平的健康发展。
3.3 教师层面的政策建议
在教师层面,首先国家应该宏观上实施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定国培计划,提升专项教师的专业素质;学校应该定期开展相应的教师培训,以及新老师交流会,促进专项足球教师的成长;在教师自身方面应该制定相应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合理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3.4 学生层面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XM市调查发现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不高,因此本文建议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观念上,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足球运动课程;在环境上,营造一个良好的足球运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身心,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爱好。
3.5 课程类型层面的政策建议
对于小学足球的开展不仅要在直接的课程教学中开展,而且还要在间接的课程开展。直接的课程主要是在正式的课堂上对小学生进行教学,但更应该注重间接的课程的教学,足球运动开展有其自身的特点,间接的足球运动的成功开展更等能够促进足球运动的开展,因此要更加重视间接课程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邢和祥.课程实施影响因素:一种分析的框架[J].当代教育科学,2010(18):22-25.
[2] 王军.校园足球活动持续发展状况分析[J].运动,2014(8):4,143.
[3] 张进,仲蓉.小学开展足球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1(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