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几点探讨

2018-06-11唐炼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

唐炼

摘 要:当前,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促进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学目标。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说,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有效构建符合自身学习规律的知识体系,并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当前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做好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完善,充分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合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本文就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模式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对策,希望能够有助于高校体育教学。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高校体育 信息化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a)-0112-02

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来看,当前我国很多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信息化教学的方法不健全,教学模式不合理等等,都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发展。因此,采用合理的方法来改善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并实现信息化教学的高效、科学、全面开展就显得十分迫切。

1 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1.1 建构主义理论的含义

建构主义理论将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作为核心,在教学中教师发挥指导和辅助作用,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辅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自主分类和探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和学习经验,对知识进行重新构建,使得新知识能够融入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中,实现知识的高效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挥了主体性作用,而教师主要发挥的是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还课堂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有效进行知识的吸收和消化。该种教学模式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已具备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重新编码,实现建构主义理论。

1.2 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地位,进行知识的系统性讲述,学生则是处于被动听课的地位,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不高,而在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实施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有助于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这就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其次,有助学生学生更加直观有效地理解体育知识,实现学习水平的提升。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信息化工具的采用对体育知识进行立体展现,有助于学生更加了解体育技能,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有效。同时通过建构主义理论的运用,教师能够依据信息化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教学体系的有效构建,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解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做到稳而不乱、有条不紊地学习,这就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2 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做好教学过程的分析,及时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健全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具体来说,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2.1 信息化使用范围有限,不利于学生整体学习体系的构建

很多高校为了响应教育部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在学校内构建了体育信息化教学系统,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该系统并未产生有效的作用,形式化比较严重。很多高校体育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只是就某些简单的知识点进行多媒体的播放,而其它的知识点则仍然是以教师的演示和模拟为主,学生学习主要是基于教师的演示和模拟,这就使得多媒体等信息化设备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该种状况下,学生在教师与多媒体的双重作用下容易产生学习混乱的状况,无法对知识点进行深刻地理解,因此不利于学生整体学习体系的构建。

2.2 信息化资源匮乏,教学的效率不高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信息化教学,需要足够的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只有教学的基础用具足够,才能满足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需求,而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很多高校并没有在体育资源的建设和引进方面做出明显的举动,很多院校缺乏体育信息化的教室,课外教学仍然占据了主导性的地位,这就使得教学的效率不高。

2.3 考评体系不健全,不利于学生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

检验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好坏主要是进行考核和评价,教师在讲授完某一章节内容的时候,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练习,然后就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從而进行更加科学的学习。但是,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无法为学生带来实质性的建议,已经成为了阻碍高校体育教学有效开展的因素。很多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评价的时候只是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了某方面的技能,是否能够恰当地演示出来,并不关心学生是否在内心建立了学习的框架和体系,是否能够自主进行学习等,使得评价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

3 建构主义理论下完善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对策

完善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模式,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水平,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十分重要的。高校体育教师应当有效分析自身的教学模式,并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说,建构主义理论下完善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对策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3.1 更新教学理念,拓宽信息化使用范围,促进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

意识决定行为,高校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信息化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并引导学生采用建构主义理论,合理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促进学习水平的提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依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教学模式的采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所讲述的内容学生能够消化吸收,能够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内。同时,教师应当做好课件的设计,合理将所要讲述的内容融入到课件中,通过多媒体全面开展教学,提升学生的视觉、感官体验,提升学习的水平。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理论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对法语课堂的启示
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建构主义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