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等院校苗拳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2018-06-11姚兵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4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苗族武术

姚兵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地方高等院校苗拳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认为地方高等院校苗拳课程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是苗拳发展与传承的需要,是地方高等院校武术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认为地方高等院校苗拳课程开发具有众多政策法规支持,地域文化优势与地方高等院校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及学生对苗拳文化认可。

关键词:地方高等院校 苗拳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b)-0067-02

苗拳是一种古老拳种,属南拳范畴,是苗族人民用以强身健体、防身防盗,同时也是抵卸外来战争的一种作战技能。苗拳,也是现代汉语对苗族武术的俗称,古代典籍中载为“蒲技”[1]。其发展历史悠久,动作技击性强,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中的一员。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地方民族传统文化挖掘的日益重视,苗拳作为地方武术文化项目开始逐渐映入人们的视野,2014年被贵州省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地方个别高校及中小学开始将其实验性地引入校内课程进行开展,但是关于苗拳各方面的研究极少,这不利于苗拳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为探寻苗拳在地方高等院校课程的开发,促进苗拳的传承与发展,较深入地分析了地方高等院校苗拳课程开发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1 地方高等院校苗拳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地方高等院校隶属普通地方高等院校,是传播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重要载体,对地方传统体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苗拳作为苗族武术的组成部分,被列入湖南和贵州两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渊源和技术特征,其在地方高等院校课程的开发不仅能较好地改变苗拳的发展现状,更能促进地方高校的特色文化建设。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

从苗拳的历史发展来看,可追溯到上古蚩尤时期,蚩尤(符号形体)在中国苗拳(符号对象)中,象征着苗族的战神(符号解释),蕴含着上千年的文化内涵。2006年至2009年,苗拳先后被湖南省与贵州省列为第一批与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苗拳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多年来,真正能传承苗拳技术和文化内涵的人却屈指可数,有研究表明,就连苗族村落里习练苗拳的人数正在极具减少,传承人存在断层危机。地方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有着庞大的人群受众,而且都是青年人,正所谓“青年强,则国强”,苗拳如能乘着民族文化进校园之风,定能在地方高等院校校园内遍地开花,极有利于苗拳的保护与传承。

1.2 苗拳传承与发展的需要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在传统传承模式下的传统武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与渴望,越来越多年轻人弃武谋生,这使得练习传统武术的年轻人基数越来越少,苗拳更是如此。除此问题之外,苗拳发展还受到传承方式的影响,苗拳的收徒和传艺并不是随意的,收徒讲究“三教三不教”,而传艺主要采用“民间口头说法”的形式,这严重限制了苗拳的发展。传承方式的不利,加上其已经不能作为现代社会的谋生及技能,使得学拳的人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身怀技艺的“老师傅”逐渐老迈,甚至逝去,这必将严重影响苗拳的传承和发展,甚至在数年后,只留下一堆挖掘的拳谱留给世人,将和国内诸多拳种一样湮没在时间的洪流中,这并非耸人听闻。

1.3 改革地方高等院校武术教学内容的需要

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竞技体育的引入,竞技武术随之诞生,以高、难、美、新为主的竞技武术套路逐步成为了普通地方高等院校武术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在现代武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资深的从事武术研究的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丢失异常严重,一些传统武术种类甚至因为传承的断层,呈现出消亡的状态,对传统武术引入校园的呼声愈发强烈。康戈武教授在研究中呼吁“人类重视发展, 同样重视传统, 没有发展 , 社会将会停滞不前,丢掉传统 , 发展将会失去根基 ”[2]。通过调查湘西、黔东、黔东南等8所地方高等院校武术教学内容发现,主要以竞技武术为主,如长拳、南拳、刀、枪、棍、剑、太极拳、散打等,只有个别地方高等院校将苗拳引入课程教学中。

2 地方高等院校苗拳课程开发可行性分析

2.1 众多政策法规支持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是国家建设和凸显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一环,为了更好地抓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倡导民族传统体育,开发民族体育资源,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3]。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文件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国家政策的出台无疑为苗拳在地方高等院校的课程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加之,各级地方政府积极落实国家政策,设立了诸多民族传统文化申报项目,为拥有苗族传统文化的苗拳在学校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如贵州省职业院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创新项目,主要由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重点支持专业、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创新团队、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名师工作室三大类构成,在第二批公示名单中有24个民族民间文化项目立项。

2.2 鲜明地域文化优势与地方高等院校丰富的教育资源

地域文化是特定地域系统范围内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和具有共同历史积淀、生活风俗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4]。苗拳是苗族武术中的徒手技击术,苗族人普遍认为它源于上古蚩尤时代,甚至一些拳术直接用蚩尤二字命名,如湘西和黔东南地区的蚩尤拳,它经历了几千年的时代变迁流传至今,足以证明它在当地苗族民众心中的作用。湖南湘西与贵州黔东南等地是苗族的主要分布地区,这里集中了习练苗拳的众多老师傅,因此,地方高等院校置身于苗族分布地周边,在挖掘、整理以及课程开发时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如高度的文化认同,以及可以聘请专业苗拳师傅作为教育教学和苗拳研究的师资力量,有利于团队深入到地方考察、学习、研究等。地方高等院校是国家各种人才培养的载体,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地方高等院校办学的软件与硬件条件日趋完善,标准的武术教学场地、专业的武术教学师资,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配套器材等丰富的教育资源都为苗拳的课程开发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2.3 学生对苗拳文化的认可

苗拳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的重要一员,与现代竞技武术相比较,学生更喜欢和认可苗拳蘊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丰富的技击含义。有学者在苗拳引入高校的实践研究中,对118人进行调查,发现喜欢的人数占总人数53.4%。同时通过对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体育300名学生和体育教育专业100名学生初步介绍苗拳文化与部分动作的技击含义后,通过现场调查发现,公共体育有245人希望开设这门课程,占81.67%,主要是因为文化的吸引,体育教育专业有76人希望苗拳能纳入现有武术教学内容,占76%,主要是因为文化和动作技击含义的吸引。

3 结语

总之,苗拳作为苗族文化的产物,本身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地方高等院校进行苗拳课程开发,有着众多的政策支持、鲜明地域文化优势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是苗拳发展与传承的需要,也是地方高等院校武术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后续需继续对苗拳引入地方高等院校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苗拳在地方高等院校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吴曙光.试论苗拳[J].贵州民族研究,1990(4):33-41.

[2] 康戈武.传统武术期待腾飞[J].中华武术,2002(11):45.

[3] 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J].体育科学,2001,21(3):1-6.

[4] 马力,马翠娥.地域文化视域下地方体育课程开发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7(37):99.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苗族武术
数字经济视域下我国传统武术发展路径研究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探究传统武术进校园传承模式和发展路径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系统解析
补妆
传统武术技击实战现状探析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苗族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