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探究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的有效策略
2018-06-11刘雪姣
刘雪姣
[摘要]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处在深刻变革和激烈博弈之中,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进程正在加快,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因此,“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被提出,并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一时间,创业一词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时代正在呼唤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大学教育必须重视革新,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关键词]大学教育;创新创业;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316-0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代新的教育理念和内容,对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品质,坚定学生创新创业意志,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高校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和造就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在大学教学中实施“双创”教育,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满足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因此,大学教师在教学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创新管理方式上,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在情感陶冶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一、更新教育理念,在强化双创管理改革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也是高校教师重点探索的问题。思想观念是行动的指南,能否正确认识深入理解“双创”教育,是高校“双创”教育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新教学观,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开展教育,遵循国家的科学发展观理念,落实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在提升自我业务能力和创新精神中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高校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在“双创”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通过以下几点体现:首先,在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精心钻研教材,注重挖掘教材中能促进大学生思维和能力解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转变思维;其次,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改变过去“灌输式”教学方式,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变为尊重学生主体,引导学生在探究合作中学习综合知识,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重视学科知识和创新创业的结合,将创业知识、素质和能力提升的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提升到教学日程中,把握学生专业特点开展“双创”教学。
二、改进教学方法,在多样化教学模式下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高校“双创”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创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培育创新意识,比如,从情感陶冶、启发探究、实践锻炼等方面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实践锻炼为例,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各样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实践锻炼将学生置身于创业项目中,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重视“双创”,同时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与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和校外企业联系合作,在专业对口的企业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通过校企联合,让学生利用寒暑假的实践参加实习,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为企业注入鲜活的血液。再如,教师可以发挥学校科技园的作用,引导学生自创项目,鼓励学生自己制定创业计划,利用“头脑风暴”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创业能力。或者与其他学院沟通,通过校方支持策划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可以是个人参赛,也可以是团体赛,让学生在计划书的撰写与竞标中锻炼其搜集资料与整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通过与各大企业管理者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创业,加强思维能力锻炼,转变思考方式,树立大局意识。
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课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主要阵地,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双创”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比如,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唯物辩证法融入“双创”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思维解决创新创业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再如,通过学习政治经济学知识,让学生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有清晰的认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融入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能够规范行为,避免进入法律禁区……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中,让学生少走弯路,加深对创新创业的认识。
综上所述,新教育背景下在高校开展创新教育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工作实践中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助力国家创新创业变革。
参考文献:
[1]邹建良.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5(5):56-58.
[2]尚大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15(9):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