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剧技术在罪犯心理与矫正教学中的应用

2018-06-11叶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剧

叶娟

[摘要]心理剧是一种用于心理治疗、教育、督导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近年来被广泛用于高校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心理剧是经验性的疗法,它的支持者从行动而非听和读中进行学习。将心理剧的技术应用于罪犯心理与矫正课程的教学,可以通过角色的体验提高学生对罪犯这一特殊群体心理活动的同感共情能力,也可以加深实践体验,增强学生运用心理矫正技术的信心。

[关键词心理剧;罪犯心理;心理矫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202-02

罪犯心理与矫正是刑事执行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能型学科,包含罪犯心理分析与罪犯心理矫正两个部分内容。作为技能型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掌握罪犯心理特点还是罪犯心理矫正技术的学习都需要强调实操性训练。但是由于分析对象是特殊群体,难以真实接触,从案例资料中了解到的心理活动又不够生动,因此同学们对罪犯心理的分析以及对罪犯心理的同感共情,一直存在较大的困难。为了克服此困难,我们尝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心理剧的技术,以求加深学习体验。

一、心理剧的内涵

“心理剧”(psychodrama)是由精神病理学家莫雷诺(Moreno)1921年提出的。它是一种使用行动技术的团体心理治疗方式。在心理剧中,参与者被邀请重新演出一些意义重大的生活经验,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的方式来呈现个体内在的心路历程。莫雷诺认为:“心理剧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构建一个以生活为模型的治疗环境,将所有的生活形式都整合进来,从世界性的因素开始——时间、空间、现实和宇宙,直至生活与真实实践中所有的细节与微妙之处。”心理剧是经验性的疗法,它最大的长处就是对行为的聚焦,从行动而非听和读中学习,是一个具象化的学习过程。而这一点,恰好是技能型学科学习适合的方式。

心理剧不仅可以用于心理治疗,同时也广泛用于教育与督导,例如心理治疗师的培训、特定角色认知、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成长辅导等方面。因此,我们试图利用心理剧的教育功能,运用其技术来辅助罪犯心理分析与心理矫正的教学工作。

二、心理剧的常用技术

心理剧的技术有很多,心理学家布莱特钠(Blatner,1988)曾说“心理剧技术的范围有可能是没有止境的”。结合教学的需要,我们重点介绍以下几个常用技术。

(一)角色交换技术

角色交换技术被很多心理劇导演认为是所有技术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一项。角色交换是心理剧中角色之间的相互交换,以更好地了解另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同时也提供机会给主角深入理解他们自己与剧中其他主要成分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

(二)替身技术

替身分为永久性替身和自发性替身。永久性替身是主角的替身,主要通过采用主角的姿势和言谈举止起到支持主角的作用,表达主角内心自我压抑的一些思想和感情。自发性替身是当团体中的某一位成员觉得有些话应当被主角说出来时,在导演和主角允许的前提下,他可以像主角一样表达出来,为主角提供一定的洞察,也能激发主角进行自我觉察。

(三)镜照技术

镜照技术是一种让主角从外部观看场景的心理剧方法。主角的位置由另一名成员代替,主角暂时离开场景,观看行动继续进行或重新演一遍,目的是鼓励主角更客观地觉察自己与他人的

互动。

三、心理剧技术在罪犯心理与矫正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罪犯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就其数量而言,他们在人类社会中只占极少数,但其存在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每个罪犯身上,都存在着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属性。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正,要以了解和尊重罪犯为前提。作为学生,能直接接触罪犯的机会很少,对罪犯心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了解也不够,而且每个罪犯都有独特的个性特点,这又进一步加大了对罪犯心理进行分析的难度。另外,心理矫正的技术纷繁复杂,在每个案例身上的运用也灵活多变,没有实际案例进行操作,很难掌握其中的要领。心理剧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引用,起到了很大的弥补作用。

(一)有助于加深对罪犯心理的了解,提高同感共情能力

同感共情能力是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的能力,是作为心理矫正人员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心理矫正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共情的概念很容易理解,但对于共情的操作却感到十分困难。一方面是因为训练不够,另一方面也因为对矫正对象了解不够。心理剧方法中有一项最基本的工具就是“主角”,包括对所有主要演员的角色特点和内心体验进行分析。通过对角色的分析和设计,能够帮助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罪犯的心理活动和感受。

(二)有助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提高学生对矫正技术的操作信心

心理矫正技术理论基础知识繁多,运用灵活多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理论与实践脱节。常常出现能够解释一种技术,却不知道如何使用的情况。心理剧将矫正技术详细分解并融入至每一句剧本对白之中,有一种手把手操作的感觉。一方面,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在充分准备和排练的前提下进行自然表演又能增强学生对矫正技术灵活运用的信心。

四、心理剧技术在罪犯心理与矫正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以真实案例为背景进行剧本创作

指导学生选择真实的案例作为剧本的主角,围绕其个性特征设计个性化的危机事件和干预方案。主角的个性特征是角色分析的重点,选择真实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尽可能多地收集客观的资料,比如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日记、微博、信件、他人评价等,以便对主角个性进行尽可能全面的分析。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练习客观面对真实资料,不要轻易对信息进行评价和作出判

断,这也是对心理矫正工作者收集资料基本能力的一种训练。

(二)通过角色的分析与汇报加深角色认知

每个小组的学生在没有进行角色分配前都一起参与到资料收集和个性分析的讨论当中,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和答辩,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帮助下,加深小组成员对主角角色特点的认知。每个小组成员不仅要汇报自己对主角角色的認识,还要说出客观的依据,并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质疑进行反思和解释。让每个小组成员都熟悉主角角色,并对主角有一定的认识,有助于在之后表演的过程中进行角色的交换和培养替身。

(三)通过剧情介绍进行热身

小组根据主角个性特征,针对该主角可能在狱中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进行预测并讨论相应的矫正手段。在这一轮的讨论当中,每位组员可以根据自己对主角的认识作出预测,并向组员说明理由,最后讨论出大家都一致倾向的方案,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汇报的过程仍然接受教师和同学们的提问和建议。方案商定之后,小组可以进行角色分配,在选择主角的时候,要考虑小组成员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这样做不仅可以更好地演绎主角的心理活动,而且同时,对扮演者自身的心理成长也有一定的作用。例如,罪犯存在的人际交往问题、沟通问题、自暴自弃问题和前途迷茫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在同学们身上存在。角色的扮演过程也是自身问题获得缓解的一个过程。

(四)善于利用表演过程,释放情绪,加深共情

在表演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导演”(心理剧中主要心理治疗师所担任的角色)的作用,灵活运用心理剧的常用技术,促进演员释放角色情绪,加深对角色的共情。例如,在表演过程中,心理矫正人员扮演者面对罪犯扮演者的表现不知如何应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两个角色进行交换,让罪犯扮演者尝试自己应对刚刚提出的难题,对两个扮演者来说,都得到了更深的触动和反思。再比如,在某个环节的处理中,旁观者认为主角处理不够理想,我们便将此人作为替身,代替主角进行重新演绎,对原主角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

(五)重视分享

分享是一个完整心理剧的必经阶段,当行动接近尾声时,便可以进行分享。分享的时候,分析和建议是不受欢迎的,分享鼓励以情感投入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从角色里进行分享,讲述扮演时的感觉。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心理剧的演出需要营造小组内部安全的、互相支持的氛围

这一要求,在心理剧的要素里面,称之为“热身”。心理学家布莱特钠(Blatner,1997)曾说:“热身是一项是人们逐渐变得更具自发性和投入更多情感的活动。”热身的作用是以团体为中心,培养对领导者和现场其他人的信任感。由于我们是将心理剧技术融入教学当中,那么培养小组成员间的信任感就不是演出前所

做的集中的热身,而是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培养。从一开始组建各剧组,到剧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分享、表达和鼓励,都是热身的过程。从实际的演出效果中我们发现,小组成员之间配合比较默契,信任度高的剧组,明显从各个环节都显得更加顺畅和有效,更能激发出演员的真实情绪、思考和演出的生动性。

(二)“导演”要加强对心理剧的指导,需要注意并及时处理整个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绪

在美国,合格的心理剧导演必须具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历,并在督导指导下进行近800个小时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再通过一系列的考试方可获得执照。我国目前暂时没有心理剧导演的专业执照考试,因此心理剧指导者更需要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治疗经验,在排练过程中不断摸索,引导角色深入体验的同时,还要注意对不良情绪的处理。

(三)心理剧技术要结合学科特点,灵活运用

心理剧演出过程中自发性、创造性强,重视原理与技术的灵活运用,使用于不同学科时,需要根据学科的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选择合适的心理剧技术,并结合指导者自身的心理矫正风格来不同展现,因此在运用时,要用心探索,不能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英]Paul Wilkins.心理剧[M].柳岚心,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马立骥.罪犯心理与矫正[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3]许素梅.校园心理剧: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8(35).

[4]张晶.论心理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及运用[J].科技信息,2007(24).

[5]左妮红,兰珊珊.心理剧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8).

[6]刘玉新.校园心理剧模式的创新性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5).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心理剧
心理剧在小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浅析校园心理剧治疗对家庭功能、家庭关系的影响
浅谈运用校园心理剧解决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有效方法
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探析与实施模式
成长之歌
校园心理剧及其应用价值研究
农村学校如何开展校园心理剧
告别
搭建心理剧舞台,探寻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班级原创心理剧《爸爸,你在哪儿》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