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及解决途径探索

2018-06-11危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途径心理健康高职院校

危盛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在分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后,提出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062-02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的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占据接受社会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相比较本科生而言,高职院校学生不可避免地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而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才能为学生现有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同时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平安稳定。

一、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表现

(一)寄情于乐,学习困难

与本科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是高中时期学习成绩较差,自身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在进入高职院校这一相对自主性和宽松性环境后,自律性较差,专业学习规划欠缺,加上不善于解决问题,开始对学习丧失兴趣,寄情于玩乐,或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终日玩乐,远离集体生活,造成与老师、同学关系疏远,学习成绩更是望而生叹。

(二)忧思多虑,郁郁寡欢

进入高职院校,对一个人的经历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学生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很多学生不自觉地将“自卑”这一包袱背在身上,在前行的道路上越来越重,让人喘不过气。如个人家庭不健全或家庭氛围比较压抑、自身存在的问题又不知如何解

决、对家庭经济负担的担忧等,自我感觉与周围同学格格不入,促使自己远离集体生活,形单影只等,自卑敏感的心理让他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前途迷茫,做事情思前想后,唯恐别人投来异样的眼光。

(三)环境转变,角色冲突

大学是一个相对自主、自由、自律的空间,一些学生感觉一下子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松了绑”,加上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不知何去何從,心理上产生焦虑感;一些学生远离家乡父母,从事事不操心的“公主”“少爷”转变成事事需要自己操持的“生活能手”,尤其有的学生第一次住集体宿舍,加上性格内向、不主动与同学交往,对环境不适应、交际困难,心理压力大,孤独感和无助感滋生。

(四)渴望关注,言行异常

大学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舞台,很多学生憧憬着自己能够在大学校园里收获友情、爱情、荣誉等,有些学生通过自己扎实勤奋的努力赢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同,但有些学生一方面渴望被关注,一方面又害怕成为焦点,终日处于纠结矛盾中不能自拔;有些学生舍本逐末,不靠日常积累,却渴望通过“成功学”获得成功;还有些学生一枝独秀,总是寻求与众不同,情绪大喜大悲,看似成熟的言行却透露着不切实际和空洞感。

二、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一)家庭环境

家庭是每个人的启蒙学校,学生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最早由家庭塑造,温馨民主的家庭氛围能够为学生的健康心理提供有力保证。如果家庭长辈之间能做到和睦友爱,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相处模式也非常愉快的话将增强学生的心理安全感。但如果家长对孩子任其发展,不管不顾,既不关心又不期待,或者将所有的希望寄予孩子一人身上,所有的事情都按照家长的个人意愿计划,无疑都不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独立自主的品格,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二)校园环境

学校是每个人走向社会前的学习园地,学校管理与教育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爱国家、爱社会、爱生活和爱他人的强烈渴望。但是如果学校不但环境景观落后、硬件设施设备不到位,而且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校园文化表面化、虚拟化等,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就有“差距”的心理负担,若外在不足以支撑他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时,失望感和失败感的负面心理就会被强化。

(三)社会环境

今天的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速,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强烈、更复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促使他们产生无所适从的焦虑感。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都来源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四)个人因素

因同一因素引发的同一种心理问题在不同的人身上所表现的特征和状态不一样,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个人因素。很多心理问题都是个体自身原因导致的,很多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也不能正确看待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不能正确分析心理现象并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容易产生偏激、悲观、沮丧或者焦躁的情绪,这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途径探索

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这是继16号文件以后的第一个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国家级文件。文件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工作势在必行,任重道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规划了“十大”育人体系,其中第六条就是强调心理育人的促进作用。在探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途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把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解题”工作体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和立体化。

(一)做好教育教学基础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与思想教育密不可分。在工作中,我们不但要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自立自强、自律自信的人生态度。而這都需要我们做好教育教学这道基础题,注意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使其成为一门必修课或者必选课,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时时是教育,处处是教学,老师的言行、案例激励,潜移默化中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理念得到普及,将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渗透到日常教育中,提升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以及自我完善的能力。

(二)抓好实践活动加分题

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理论知识功底不深厚,学习面比较狭窄、社会活动也有限,因此在鼓励学生树立职业信心的同时,也需要通过抓好实践活动为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分,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双管齐下。课堂集中教学分享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健康调试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而课外实践活动则是为学生打开了另一扇认识自我、悦纳他人的大门,除了利用“5·25”心理健康日开展系列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外,还可以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协会的发展,同时利用寒暑假组织“三下乡”等关注国家和社会的调研体验或志愿服务活动,增加社会阅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学会通过互助和自助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增强自信心。

(三)选好咨询服务选择题

每个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面向学校全体学生,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当然,做好咨询服务这道选择题,离不开长期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一线解题人员,尤其是心理中心的专职老师、院系心理专干和辅导员老师,他们运用自己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科学的咨询方法为学生提供专业、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尤其在开学、毕业前后等特殊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爆发的集中时段,要求解题人员能够开展更高效的工作,为出现“心病”的学生排忧解难,尤其做好新生、言行异常等重点关注学生的服务工作,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

(四)解好预防干预逻辑题

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最好方法是预防和干预,将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但因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隐蔽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往往需要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监控体系,做到全方位反馈,层层防范。还要注意按照提前发现、及时报告、尽快研判、及早预防和尽早控制的原则及“五个一”的工作标准,既能在学生心理还没有出现问题时做好疏通工作,又能在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反应并作出干预,在后期还要注意心理健康问题的反复并发,因此心理健康定期回访工作必不可少,这也是做好预防干预工作的重要一环。

(五)答好平台保障主观题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或一个院系的事情,而是一个需要学校和上级教育部门共同关注和密切配合的大事。因为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往往和其他问题相伴相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动态和教育环境,答好平台保障这道主观题,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的风向导航作用,搭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平台,提供必需的经费支持、场地条件和社会支持,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和师资队伍建设,保障队伍的高质量和强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徐漫玲.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8):66,68.

[2]王维亚,杜学利,符晓曼.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6):335-337.

[3]葛迎超,连霞,陈丽清,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个案研究及对策初探[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6(7):108-112.

[4]盖玉莲.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途径[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7):75-78.

[5]方瑗.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亚太教育,2016(26):77.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途径心理健康高职院校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