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助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及效果
2018-06-11杨健饶凤英
杨健 饶凤英
[摘要]助产专业一直都是医学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根据目前产科服务的体系,对现在学校的助产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全方位建设助产实训基地,配备产前、产后的仿真实验室,创新助产实践教学的管理模式,重新构建教学内容,开发出符合实际的教学材料,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发展。
[关键词助产;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039-01
一、引言
现在高校是我国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来源,每一所高校都在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在国家工学结合理念的引导下,不断改革助产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需要获得护士执业证书才能够毕业,导致很多助产执业技能的培训出现了漏洞,甚至很多高校将其与护理专业融为一体,缺乏自身应有的特点。我国在近些年来不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随着而来的是生育人数增加,妇幼健康服务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所以根据目前社会需求,应该加快助产专业人才的培养,建设专业助产培训基地,加大相关的培训力度,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助产人才。对高校助产实践教学进行系统的改革,不仅是高校应该做到的社会责任,还是帮助人才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助产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在正常生育服务之中,助产人员为产妇提供高效连续性的护理,是降低难产率最为有效的途径,很多专家都认为,建立以助产人员服务为主的产房,是目前生育最为重要的环节。鼓励一体化的服务,全方位的助产服务模式,在这种环境之下,我国应该实现现代产科服务体系,将助产人才实践教学深入高校,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将产前、产后的服务联系起来,给予产妇全方位的照顾,提升产科的服务质量。但是在目前高校助产人才实践教学之中,面临着实训环境、设备跟现实有着较大差距,实训达不到应有的仿真效果,生育过程也无法模拟,缺少跟孕妇之间的沟通,也没有以孕妇为中心进行关怀,出现了很多技术没有应用的情况。所以根据这一现状,进行助产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现现代产科全方位服务,重视实训项目建设,将现代产科中应有的新技术融入教学环节之中,真正做到以孕妇为中心,以岗位技能掌握为考核,形成满足于现代助产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助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一是要建立现代化高仿真的实训基地,借助先进的科学设备,对助产实训基地进行改建,规划出产前、产时与产后的服务,包括生育指导、孕妇与胎儿照顾、母乳喂养指导等等方面,制定工作任务,并且将其落实到位,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将工作环境、助产设备都安排到实践基地之中。二是创建实训管理模式,建立有专业人员负责的实训教学团队,配备指导教师,采取模块化的管理方式,由负责人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实训项目,兼顾各种实训培训,提升实训的次数。三是要重新构建实训内容,按照新的助產服务模式,树立新的实训内容,引起新的科学技术,重新组建教学模式,形成全方位的教学任务,任务需要包括情境学习、操作流程练习以及注意事项学习等。四是要增加实训教学次数,按照学生的能力,制定分期实训计划,根据实训项目采用不同的岗位体验思路,有组织的进行实训教学,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提高操作的整体性,培养学生沟通以及思维合作能力,帮助学生成长。
四、助产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及效果
首先是要改变助产专业实践教学理念,现在我国剖宫产率较高,这跟助产行业发展有着直接关系,我国应该尊重自然分娩,倡导助产人员主导生育的模式,对产妇的产前、产后进行连续护理,强调以产妇为中心,给予产妇全方位的照顾,保障产妇与婴儿的安全。所以构建起新的助产专业教学体系,按照真实的岗位流程,实现助产实践与实际工作的无缝衔接,让助产人员能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其次是要改变助产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引进国外先进的产科服务模式,以学生职业技能入手,打造真实的助产实训基地,让优秀的护理专家言传身教,为课堂加入新的元素。通过对服务内容改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与沟通能力,形成一种良好的职业素养,新的助产教学内容,应该让教学与工作对接。最后是改变助产专业实践教学考核,助产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改革考核机制,由学生自己评价、小组互相评价以及教师评价共同组成,另外,可以举办技能大赛,以赛促学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现在教育的内在要求,应该考核机制之中增加职业证书培训内容,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水洪,孟雪,钱一分,等.助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及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1):1344-1348.
[2]邓翠珍,雷芬芳,吕冬,等.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助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3):3-5.
[3]郑长花,赵国玺,彭慧蛟,等.高级助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评价[J].护理研究,2013,27(16):1636-1637.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