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PP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8-06-11黄牧乾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行政管理指标体系

黄牧乾

[摘 要]  以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研究对象,以CIPP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构建了涵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及成果评价等为一级指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并通过专家调查法与层次分析法,赋予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以期能帮助教育评价主体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指导人才培养实践。

[关键词]  CIPP;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G40-O5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008-04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落实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行政管理专业早已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便被教育部认定为一门与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學、法学等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培养“学以致用”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已在业界达成共识,但目前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尚未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业问题凸显。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年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6%,低于全国平均就业水平,出现了“丰裕中存在匮乏的悖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国家公务员招考制度的影响,其岗位需求对行政管理专业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人才培养模式固化、实践教学体系陈旧、成效甚微等问题,制约了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无论是质量的形成,还是质量评价、质量比较、质量保证,都离不开质量标准这个参照基准。”当前,业界联合行业和院校实际制定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尚未形成,既有文献中对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亦不多见,几乎没有学者构建具体的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依旧停留在状态维持和经验管理阶段。因此,要全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以指导人才培养过程。本文拟将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提出的CIPP教育评价模型引入当前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并以此为依据构建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指导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二、CIPP模型与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契合性

CIPP作为影响深远的现代教育评价模型之一,是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 )四个评价要素的英文名词首字母组成的缩略语。背景评价主要取向为在相应的背景环境下确认评定对象的需求、问题、资源和机会,并提供改进方向;输入评价主要取向在于寻求实现目标各种可能的途径,并对各途径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进行判断,辅助决策者进行执行决策;过程评价是对实施中的方案进行持续不断的查核、提供信息反馈与及时调整,其实质是对实施方案进行形成性评价;成果评价目的在于测量、解释并判断执行方案的成效,以进一步确定方案符合目标受众的程度,对方案的继续实施与否进行价值判断,其实质是终结性评价,为决策再循环服务。

CIPP评价模型是制定、获取、提供以及应用形成性、描述性和判断性的信息,辅助和改进决策的过程,当前在各国教育、教学工作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同样CIPP模型适用于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依据如下:

(一)目前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需要借助系统性的评价体系改进与创新

国内相关研究表明(武玉坤,2015),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匮乏等是当前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就要求通过对社会需求、目标的设定、实施目标的方式与途径以及实施过程进行评价,来改进现有的培养过程。CIPP模型中诊断性的背景评价、形成性的过程评价和终结性的成果评价有助于分析存在的问题,探寻有效的培养方式。正如Stufflebeam所言,评价不是为了证实,而是为了改进。

(二)该专业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效模式尚未形成,需要借助评价以辅助改进决策

虽然行政管理专业“学以致用”的定位已明确多年,但是,当前行政管理专业应该采用何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尚无统一意见。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本位来看,无论是其培养目标的拟定、还是培养方式的选择与实施都需要依据组织环境进行比较决策。因此,确定何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就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内容、阶段、实践进程等,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而CIPP模型由目标导向转为决策导向的特点,恰好解决了上述问题。

(三)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应是对培养目标实施过程的理性评价,而不仅仅是结果的断定

专业人才培养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培养目标的选取、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等环节所涉及的内容是广泛的、多元的,也是不能单纯地用容易量化的终极目标能衡量的。因此,对该专业应用型人才质量的评价应涉及目标决策、计划、实施和结果等各个环节的价值与优点,这与CIPP模型的过程导向性有高度的适切性。

三、评价指标的筛选与构建

(一)基于CIPP模式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

本研究以CIPP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以普通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根据行政管理专业特点、社会需求等特定环境,围绕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初步设定评价指标,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资源配置、培养过程和培养成果进行价值判断与决策改进。

1.背景评价。基于CIPP模型开展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背景评价首先要明确社会及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其次观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与社会需求和专业人才发展趋势相吻合,是否具有合理性。本项目评价的侧重点在于观察专业人才目标的设置与社会需求、学生身心发展及其需求的切合度和合理性。因此,将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人才需求作为主要的背景评价内容。

2.输入评价。输入评价是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评价,其关注点在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资源投入、组织政策支持与阻碍限制等。在整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面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师资队伍”与“教学设施”2个分指标衡量专业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能力。

3.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具有明显的动态性和反馈性,有利于管理者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执行情况,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评价中,评价的是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它包括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实施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指标。

4.结果评价。在Stufflebeam后期的研究中,将结果评价进一步细分为“影响(impact)、成效(effectiveness)、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和推广性(transportability)4个阶段”。因此,结果评价应包含教学效果、社会影响和发展潜力等3个指标。

(二)评价指标的筛选与确立

为了保证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构建初级评价指标后,笔者采用了德尔菲法对质量评价指标进一步筛选和确定。并选取广州大学、广州商学院、韶关学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等5所高校长期从事行政管理专业工作的6名专家和从化区社会工作委员会及广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人力资源部的5位负责人共11人发放咨询问卷,有效回收问卷11份,有效回收率100%。

问卷要求被试专家评价所列一级指标是否合理,并补充其认为有所遗漏的二、三级指标项目。专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6位专家建议将教师教研、科研成果合并为教科研成果;有4位专家建议将考研率删除,5位专家建议在教学设施中增加教学模式评价指标;2位专家对预选指标没有提出任何修改意见。根据专家意见修订调查表,经第二轮专家(同第一轮)咨询后,1位专家建议进一步规范用词,6位专家认为合理,并一致认为不需要进行下一轮调查。

笔者基于两轮专家调研意见,设计了一个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及成果评价4个一级指标,人才培养目标等11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3。

(三)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权重指的是一个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对程度。本文拟进一步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1.构造判断矩阵

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从属于上一层的所有因素,用两两比较法和1~9标度值表构造判断矩阵,直到最下层。

2.层次单排序

依据判断矩阵计算本层中对上一层某因素的重要性次序权值即层次单排序。方根法为常用计算法。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

对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B层的B1背景评价、B2输入评价、B3过程评价、B4成果评价对目标层A的判断矩阵构建如表1(其中一个专家的判断矩阵)。

3.一致性检验指标

则结合以上公式,一致性检验率为:

一般来说,当CR≤0.1时,可接受判断矩阵一致性,反之则需重新对矩阵进行两两比较判断。

对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CR=0.06<0.10,该矩阵符合一致性检验,该判断矩阵是可以接受的。

参照以上步骤,对二、三级指标进行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得到各指标权重系数,如表3。

四、结论

基于CIPP模型,经过两轮专家调查,最终确立了集背景、输入、过程及成果评价为一体,将过程评价指标与结果评价指标、主观评价指标与客观评价指标结合起来,构建了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中,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并运用AHP赋予指标评价权重。

本文旨在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过程评价指引与结果评价指标,发挥“评价即建设”的作用,帮助各高校认识自身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企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各类问题进行决策辅助判断与改进,以期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志义.重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3(1):8.

[2]蒋国勇.基于CIPP的高等教育评价的理論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0.

[3]董毅,崔执树.构建应用型人才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探索[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3):57-61.

[4]刘芳.工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32-34.

[5]肖远军.CIPP教育评价模式探析[J].教育科学,2003(6):42-45.

[6]Stufflebeam D L. The CIPP model for evaluation [C]//KELLAGHAN T. STUFFLEBEAM D L.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Dorerecht : Kluwer Academic,2003:31-62.

[7]葛莉,刘则渊.基于CIPP的高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77-382.

猜你喜欢

行政管理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试论如何提高现代秘书的行政管理素质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角色”与效率分析
我国企业行政管理问题及改革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