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共享机制对策研究

2018-06-11付文娟付文静

丝路视野 2018年33期
关键词:共享机制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付文娟 付文静

【摘要】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是实现三地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重要支撑。本文通过剖析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共享机制的实现路径。以此来破解京津冀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使其朝着既定目标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共享机制

随着《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的签署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通过,赋予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历史使命,也是现实提供的良好机遇。因此,在其发展方面,推进三地创意产业对接、优化行业布局、发展成果共享的协同机制,既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课题。

一、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和现状

京津冀具有特色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三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三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条件

北京作为首都和文化中心,兼具历史内涵和现代气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非常丰富。城市现代文化的形态和观念大量聚集、高校和科研机构密集、人才储备充足、文化机构集中、文化活动众多、文化消费市场巨大,加上政策助力和大量资金投入。因此,为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也提供了政策保障和经济支持。

天津是重要的港口,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有“租界文化”、传统建筑和曲艺;天津既是商埠文化的集散地,又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天津还有著名的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等学府和国家改革试验区的天津滨海新区,这些都为其发展提供了助力。

河北是文化资源大省,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居于全国第三。有世界文化遗产5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8处;有丰富的民间戏曲剧种和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品知名品牌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等等,这些都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三地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

北京作为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天津是重要的港口,河北是全国重要的重工業发展基地,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在资产规模、行业增速、发展潜力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异。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前景广阔。2015年其产业增加值达到3072.3亿元,占GDP的13.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3亿元,同比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增。已形成20大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和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文化科技融合、文化金融融合为两大主线,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天津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其依托和利用城市工业遗存和风貌建筑,努力打造海河一带创意黄金走廊,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双心协调同步发展,多个创意产业园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它还拥有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37家,2014年实现增加值710.9亿元,占GDP的4.5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初步晚。2014年产业实现增加值1118亿元,占GDP的3.8%。河北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有饶阳民族乐器产业园、遵化红木文化产业园区、北戴河新区金沙湾沙雕文化体验基地、保定中国香城香文化产业园区等,但其存在产业整体规模较小,集聚化程度较低等问题。

二、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三地产业发展不平衡

从外部来看,2015年北京、天津GDP分别达22968.6亿元和17202亿元,人均GDP分别为10.6万元和12.7万元,而河北GDP为29806.1亿元,人均GDP为4.04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产业结构来看,2015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达79.8%,天津、河北分别为52.0%和40.2%,三地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内部来看,京津两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较高,资产规模、产业涵盖领域、从业人数、产业园区建设等各方面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而河北却远远落后京津。

(二)三地一体化水平较低

为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京津冀演艺联盟、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联盟、文博会等积极开展活动。但是,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水平较低,合作主体单一,且过度依赖行政体制。因此,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领域和合作自主程度有待扩展和提升。

三、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共享机制的实现路径

(一)人才培养机制

1.三地融合发展,共建人才培养平台

京津冀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想要融合发展、协同共进,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首先共建设研究教育基地,基地共享,并共同开展文化产业培训和定期的学术交流,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的!级经营管理人才;其次,借助互联网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供求信息网和高级人才数据库,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市场建设;最后,借助互联网平台聚集高新技术人才,使京津冀通过互联网平台完美融合,在区域内推进,吸引优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2.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结构

文化创意产业由原创、生产和营销三个环节构成完整产业链,要满足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就要加大培养的力度和资金的投入。因此,京津冀三地应共同构建人才培养与高技术人才引进体系,加大力度培养原创和营销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和项目合作。

3.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相互融合,促进校企联合

要从教育体制改革入手解决文创产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就要尽快明确文化产业的学科属性,改变目前培养目标模糊、教育层次不明等现状。

京津冀三地的高校应合作互助,有机联合。首先,加强文化创意产业领域高学历高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其次,政府为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实训平台建设分拨资金,使各院校和培训机构以及相关企业共享平台资源;再次,鼓励文化创意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岗位,用企业设备培养学生;最后,更新现有的学科目录,鼓励并帮助文化创意人才外出深造,打通校内学科壁垒。

(二)整合资源,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

1.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合理布局,整合三地资源

围绕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与市场,形成以北京地区为龙头,辐射天津与河北的区域化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带动天津与河北的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发展。吸引北京地区文化企业到天津、河北投资,加快三地战略合作与区域联合。

2.利用文化差异,推动产业开发

京津冀三地在统一的合作框架下,以创意设计为牵引,以民间艺术资源共享为基础,有重点、有差异地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北京作为人才聚集全、高科技创新多的龙头城市,应大力发展高新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天津作为以相声为代表的国际化“喜剧之都”,应该借助传播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河北应深挖特色文化资源,在张家口的遗址群文化、邯郸的太极文化等项目上做文章,形成文化产业链与特色产业园区,对闲置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三)建設投融资平台,增强文化创意产业资金保障

1.建设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拓宽融资渠道

利用互联网金融,拓宽融资渠道。根据京津冀地区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情况,结合政府政策导向、财政资金投人与担保市场化运作三个方面,建立多元化担保业务,支持民间力量投资文化创意项目,打通文化创意企业的融资渠道,帮助其实现文化创意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投融资渠道的多样化。

李海珊、李海娣在《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困局与路径分析》中提到,京津冀应联合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基金,专门为区域文化活动和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针对京津冀地区文化创意企业自身特点以及在不同时期对资金的不同需求,搭建低成本、高效率和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确保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资金流顺畅。

2.加大京津冀三地的财政投入总量

加大财政投入总量,优化投资结构;采取统一的税收政策,相互开放文化市场,鼓励并支持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

京津冀还应建立专项资金直接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服务。建立专项发展基金,由政府控股,以合资、合作、联营、控股、并购等方式,吸收各类社会资金,拓宽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渠道,促进当地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规模化文化产业集团的建设,从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企业。

3.完善京津冀三地的税收政策

京津冀三地税收政策方面应统一。首先,加大税收优惠力度,鼓励文化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针对不同的创新成果给予不同级别的优惠政策。对于重点扶持的文化创意企业,免征行政事业性费用,并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给予优惠;其次,创新税收优惠方式。在税率方面,依据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不同类型差别化对待,建立健全和细化文化产业的差别税率政策。建立动态财税支持机制,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实施不同的税收管理;最后,制定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对于中小文化企业的创业投资,可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递减企业的所得税等。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政策法规并形成三地统一的政策性文件,打破行政壁垒和行业约束,促进三地产业和企业做大做强。

(四)完善知识产权保障机制

1.明确和制定京津冀产业战略规划,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在提升国民智慧素质和增长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同时,以知识产权法为手段,将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规划渗入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计划当中,制定有效的区域联合产业规划,结合各地区文化差异、文化传统与文化资源特色,打造特色鲜明、优势凸显的区域产业政策。

2.改革京津冀产业的管理模式

京津冀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由多部门共同管理较为混乱。黄信瑜、李寅瑞在《完善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激励的对策》一文中提出:“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版权局、文物保护局、文化局、广电总局等多个部门的共同管辖的问题,应成立独立的主管机关,并自上而下统一名称,直接管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所涉内容,还可将部分主管部门进行整合,以达到主管效力最优的状态。”

3.完善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对应的政策体系

首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外部的环境,应建立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形成行业协会制度;其次,行业协会有权发布合作宣言和消除区域行业壁垒,构建适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文化市场法律体系与法规文件,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再次,建立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监管体系,建立区域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实施文化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最终建立起区域文化产业宏观调控体系;最后,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应完善文化创业产业聚集区管理制度、制定专项政策、搭建文化创意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和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总之,面对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深入,整合三地各项文化资源、构建产业共享机制、提高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现代化的文化和产业发展体系,在整个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京津冀城市群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07(11).

[2]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区域协调机制的视角[J].城市观察,2014(03):89~96.

[3]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路径与策略[J].中国流通经济,2015(09):59~65.

猜你喜欢

共享机制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互联网+”时代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策略研究
基于互联网技术下实现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机制
亚欧博览会绿地后续利用与共享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