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2018-06-11张雪立
张雪立
[摘要]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校退休人员比例也在逐年增加。针对新形势下离退休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湖北理工学院为例,分析如何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当代高校退休教师的幸福感。
[关键词] 高校;离退休人员;幸福感;精神文化生活
[中图分类号] TS976.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156-02
“十三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仍将加快,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到17.8%左右。高校退休人员也进入高峰期,我校近几年退休人员逐年增长,现在离退休人员总数已经超过在职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是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我们要针对新形势下离退休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工作,不断提升离退休人员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现在的离退休人员,物质生活是有保障的,他们主要面临精神文化生活的空虚。一般人员在离退休以后,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和精神上的不适应期,若不进行调整和转化,有的不适应期可达数年甚至终身,严重影响离退休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也会间接影响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据调查分析,离退休后教职工在心理和精神上有许多方面不适应,笔者认为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空虚感、失落感和沧桑感。
1.空虚感。从上班在岗时的按部就班、繁忙紧张一下子变得空闲松弛,从每天面对许许多多熟悉面孔一下子就成了空空荡荡,整天无所事事,形单影只,空虚感突从天降、充满心头。
2.失落感。从上班时事业有成,风风光光,甚至是“呼风唤雨”,退休后好像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落差太大,心中顿生失落感。
3.沧桑感。心里感觉退休前受人尊敬,“说话有人听,走路有人跟”。退休后门庭冷落、无人问津,客走茶凉,感觉世态炎凉,郁闷至极,沧桑感油然而生。
这些现象有些是客观事实,有些是本人错觉,大多数还是离退休人员自己的心理障碍。高校应该在实际工作中针对特定对象,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努力把离退休人员的空虚感转化为参与感,失落感转化为获得感,沧桑感转化为幸福感。
下面结合湖北理工学院离退休工作处的工作实际,谈谈我院是如何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离退休人员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
一、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中充实、提升
古人云:学无止境;又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离退休人员的学习与一般学历学习不同,这种学习没有压力,比较轻松;没有烦恼,快乐很多。学习内容丰富多样,很多是自己以前想学而没有机会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取知识、技能、修养,还可以结交朋友,增进人际互动,避免离退休后带来的抑郁和孤独,极大地丰富晚年生活。
(一)学习时事政治
高校离退休人员,文化层次大都比较高,对国内外大事比较关注,喜欢读书看报,看电视新闻。我校健全了阅览室的管理制度,为离退休人员学习创造条件。通过学习,让他们及时了解国内外时事政治、经济形势,了解全国和地方社会发展的状况及趋势,提高对国家前途、民族希望的自信心,增强自豪感。我院每年都要举行老同志时事政策报告会。结合当年的形势确定专题,如党的“十九大”、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国际形势等。此外,还坚持组织离退休人员参加政治学习、过组织生活,落实离退休人员的政治待遇。政治学习和组织生活原则上每月一次(每月10日),由各党支部书记负责主持。學习方法采取传达原文、集中辅导、重点发言、座谈讨论等形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每年还组织离退休人员参加黄石市市委组织部和市老干局组织的培训学习活动。
(二)参加老年大学学习
继续受教育,既是老年人的权利,也是老年人的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作为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开展老年教育。为了满足离退休教职工的需求,湖北理工学院老年大学于2013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按照“因人制宜,因需施教”的办学宗旨,努力搭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平台。老年大学首期开办了老年舞蹈初级班、老年舞蹈中级班、声乐班及乐器班等四个班,每年春秋两学期招收学员。2016年新增了书画摄影班,2018年又开设了中医保健班。老年大学的学习既满足了广大离退休人员的需求,也为我校老年文化活动培养了骨干力量。
(三)疏导与研究老年心理
人到老年,机体各部分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老化,功能减退。与此同时,也会发生心理方面的改变。有些老年人变得多疑善感,容易激动,时常为小事大发脾气;有些老年人对周围事物总看不惯,不称心;有的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有的说话重复、啰嗦。这些现象其实都很正常。为了使离退休老同志在晚年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我们要尊敬他们,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关爱,关注他们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在舆论宣传、心理咨询和提供精神产品方面进行积极的研究和实践。
建立健全老年心理服务组织和服务网络,积极探索老年精神关爱的运行模式。为离退休人员培训心理服务人员,为离退休人员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服务,开展心理健康和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的学习和教育。各支部举办读书谈感想活动,陶冶了离退休人员的情操。
此外,在离退休人员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重视“德”和“仁”品质的宣传与培养,追求“真、善、美”,健康地欢度晚年。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同情与帮助他人,也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长寿老人几乎个个慈祥善良。
通过正能量的宣传教育活动,离退休老同志的品格和情操不断提升,在健康心理作用下,他们进一步端正自己的生活态度,积极发挥自己的余热,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我校涌现出一批老当益壮、乐意奉献、受人尊敬的离退休老同志。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文体活动
我校注重以活动为载体,让老同志积极参加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寻找获得健康,在活动中寻找快乐,在活动中提升自己。
(一)组织、参加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老年人最喜爱的活动之一,也是老年活动的主要形式。为此,我校成立了老年体育协会组织,为离退休人员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我们都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组织开展各项体育健身活动,包括乒乓球、门球、登山、健步走、气排球、钓鱼、棋类、纸牌、麻将等多项活动,还组织开展了老年人体育综合运动会。此外,与兄弟院校和校属地方开展健康有益的体育交流活动,如球类、棋牌友谊赛。这些活动既锻炼了离退休人员的身体,又增进了友谊,为丰富离退休人员的体育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开展文娱活动
近五年来,组织老年舞蹈队参加了市老年体协组织的“迎七一、颂党恩”舞蹈比赛并获得优胜奖,同年“七一”组织离退休党员70多人参加学校组织的庆祝建党90周年“再唱颂歌给党听”合唱,获得优秀表演奖。离退休人员排练的舞蹈《祝福祖国》《安塞腰鼓》参加了学校大型晚会演出;在2015年10月组织退休人员排练的舞蹈《梦的追寻》参加了学校40周年校庆文艺演出;2016年组织退休人员排练的民乐合奏《十送红军》,参加黄石市老干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汇演;2017年10月参加全省高校离退休教师“喜迎十九大,致敬新时代”文艺演出;每年组织离退休老同志排练文艺节目,参加一年一度的毕业生离校演出。
(三)组织参观、旅游活动
每年“七一”组织老同志到红色革命根据地进行参观学习。每年重阳节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就近参观园林博览、博物馆。老同志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积极性很高,既锻炼了身体,也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同时,组织离退休党员开展党的知识竞赛,参观校史馆等活动。
三、多种途径提供表达机会
中国人性格特点主要是沉默、内敛、含蓄,离退休人员大多数有着隐忍精神,他们心中有许多想说的话要表达,却缺少表达机会,压抑久了会影响身心健康。我们注意对老同志多进行正面引导,让他们主动表达情绪,抒发心声,释放压力,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地方说”。
(一)举办各种类型的会议
通过座谈会、茶话会和每年定期召开的老同志代表座谈会,积极听取并采纳老同志提出的相关建议,还不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会和报告会,让优秀的离退休老教师给师生做报告,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光和热。优秀老教师的报告,既感染了学校教师和学生,也对离退休老同志是一个激励和教育。
(二)开展离退休同志征文、书画活动
组织开展征文、演讲、书法绘画展,让离退休人员通过各种形式表达愿望,抒发情感。我校还利用重大节日,组织开展离退休人员书法绘画摄影活动,主题根据当年实际确定,如开展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庆祝十九大,喜迎新时代”等主题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
(三)开展各种形式的聊天活动
退休后如果整天闷在家里,除与老伴唠叨几句,不与外界接触说话,就会觉得百无聊赖。没有语言交流,可以说是老年人的一大痛苦。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院建设了离退休人员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棋牌室,为他们提供聊天、活动场所。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根据高校退休人员文化素质较高的特点,我院还建立了离退休人员群,鼓励离退休人员通过微信、QQ群开展聊天活动,关注社会新闻、养生保健、日常生活等。退休人员在群里找到了新的家园,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
综上所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离退休人员虽然已从原来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们的人生新的乐章才刚刚开始,他們一面享受家庭的人伦之乐,一面又渴望回归社会,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我们要正确把握他们的心态,切实从身心上关注他们;同时,还要让老同志“有学的”“有做的”“有说的”。实际上,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三者是紧密相连的,离退休人员只有参与才会获得,在获得中体现自我价值,幸福感会油然而生。所以,参与是前提、是基础,幸福是目的、是结果。老干部工作任重道远,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会不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我们要正视现实,迎接挑战,开拓思路,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在探索,在探索中前进,为推动富有中国特色的老龄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马良生.探索远程教育服务老年人群新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5(9).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