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处理方式

2018-06-11王玮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类比法文化差异

王玮

[摘要]随着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我国各个地区进行旅游观光,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旅游英语翻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有效处理。对中西方旅游英语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这些文化差异对旅游英语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旅游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式,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旅游英语翻译;文化差异;类比法;释义法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134-02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以及科技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尤其最近十年,世界重心逐步向以中国为主的亚洲转移。同时,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对外国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每年都有大量外国游客到中国来参观旅游。但以汉语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与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导致旅游英语翻译工作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必须对旅游英语翻译中的文化进行分析,并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为广大外国游客充分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便利。

一、中外旅游英语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一)思想文化方面的差异

中国与西方国家逐渐存在较为显著的文化差异,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到思想价值理念等各个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在实际旅游交往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些文化差异,以免因文化不同而发生冲突。例如,“dragon”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单词,对该词的含义,中国人认为中华民族就是龙的传人,在中国社会龙代表着高贵和威严等多方面含义。国内不少旅游景区内部都存在有绘画以及雕刻出的各种龙的形象,如北京故宫内的龙椅等。但在西方社会人们的心目中,“dragon”是惡魔的象征。若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不甚了解的话,到中国旅游的途中见到大量的各种形象的龙,肯定会感到难以理解[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事物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难以运用较为恰当的英语来翻译。例如,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中的阴阳八卦学说,即使是国人也很难理解其真正的奥义,也不是短短几句话就能阐述清楚的,更不用说英语翻译。还比如,春节是全球华人都高度重视的最重要节日,如果用英语直接翻译成“Spring Festival”,常常使外国人只能理解到词语表面的含义,从而导致春节期间到中国旅游的大部分外国游客,都比较诧异于国内各个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再比如,每年的端午节国人都会包粽子和吃粽子,但对粽子的英文翻译就很有争议,一些人翻译成“steamed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还有一些人直译成“rice dumpling”,第一个翻译较为拖沓,而第二个翻译比较突兀,并且未与粽子相关的文化密切联系。

(二)语言词汇方面的差异

西方社会的人们大都追求自由主义,强调理性,性格也普遍较为直接,在他们的审美观念中,关注点通常在于事物的知识性和和科学性方面。而中国人则大都重视情感,性格普遍较为含蓄内敛,审美观念中事物的内涵以及意境等方面为关注重点,传统文化对国人影响较为深远,更加强调集体利益之上的原则。这些方面的文化差异常常从语言词汇中充分体现出来,例如在对华山的旅游介绍中,中国人偏爱使用夸张和类比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旅游景点的特色,如岩石峥嵘、壁立千仞以及水墨画等。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这类词语会使国人觉得更加文采飞扬,如果再附以一些故事传说和经典古诗词,则更加引人入胜。不过,在向外国人介绍旅游景点时,如果采用这些华丽的词汇,很可能会使他们认为介绍行为已经脱离重点,显得较为拖沓,尤其是对一些古诗词以及相关典故,外国人更无法理解。所以,由于语言词汇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在为国外游客介绍旅游景点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运用风格以及介绍方式方法等都会有很大的差异。

二、中外文化差异对旅游英语翻译造成的影响

(一)词汇空缺的产生

词汇出现空缺的原因一般是在翻译过程中,原词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并未被深刻体现出来,在相应的语言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问题。词汇空缺具体表现在词义空缺与词语空缺两个方面。例如,中国的七夕节、清明节等词语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都是中国文化独特拥有的内容。清明节的英文翻译是Qingming Festival,这是最为简单的翻译方式,但是将清明节中国人扫墓、祭祖等多种传统文化信息忽略。由此可以看出,基于文化差异而形成的文化空缺肯定会导致英文翻译过程中出现词汇偏差,从而难以将中国的文化信息全面传达给外国旅游人员。

(二)中式英语的产生

所谓的中式英语,通常是指中文与英文混合后非英非汉的某些语言词汇,常常被称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中式英语是一种在语法以及拼写等多个方面存在错误的语言表达方式,其往往带有中文习惯。中式英语的出现,源于国内不少英语学习人员在具体学习英语时,因为无法摆脱汉语的影响,而逐渐产生的英语语法表述不当的表述方式。例如,不少中国人在表达“不用谢”时,常常通过字译直接翻译成“No thanks”,而英语文化中“No thanks”表达的是礼貌地拒绝,即“不用,谢谢”。而“不用谢”的正确英文翻译应当是“Its nothing”,面对这些中式英语,不仅外国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就算是我们自己也难以真正了解其中含义。

三、处理旅游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有效手段

(一)类比处理

影響不同文化交际交流的因素,不单包括社会以及文化方面的差异,还与翻译人员的价值观以及工作态度有很大关系。在旅游翻译过程中,特别是在具有明显中国文化特征的旅游景点的翻译中,不可避免地要翻译一些相关的历史人物以及相应朝代的官员品级等各方面内容。而若向外国游客单纯介绍具体人物,很容易使他们感到茫然,这时旅游翻译人员可运用类比的方式,选取外国人较为普遍所知的人物形象进行对比介绍,就能让外国游客轻松了解中国人物,并产生一定的共鸣。比如,可将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与西方国家广为流传的“Romeo and Juliet” 类比介绍,可将中国的七夕节与西方国家的“Valentines Day”类比介绍。

(二)释义处理

在翻译一些旅游资料的过程中,常常会遇见民俗用语以及传统菜名的翻译部分,对中国老百姓来说,这些知识大都是常识性的知识,但外国游客却无法有效理解。因此,翻译人员在具体翻译的过程中,可充分抓住外国人思维方式的特点,直接运用释义法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翻译。例如,菜名“红烧狮子头”可翻译成“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俗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翻译成“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等。翻译人员利用这种直接阐释事物含义的方式来进行翻译,能给外国游客带来一目了然的感觉。

(三)增译处理

对一些宗教旅游胜地,在为外国旅游者进行介绍的过程中,必须对相应的地名、人名以及相应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尤其是部分宗教历史典故方面,必须站在相应的历史发展阶段的角度来进行阐述,以便于外国旅游人员能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知。比如,在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过程中,介绍人员一定要先让外国旅游人员了解秦始皇的人物概要,可以“The first emperor to reunite the whole nation in Chinese history”为核心,为外国游客讲述秦始皇的人生轨迹和历史成就,在此基础上使外国游客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秦始皇对长生不死的渴望[2]。

四、结语

总之,旅游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旅游英语翻译结果的准确性,也阻碍了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文化。因此,旅游英语翻译人员必须充分了解旅游英语翻译中存在的各种文化差异,并深刻把握这些文化差异对旅游英语翻译的影响,进而采取直译法、类比法以及释义法等多种灵活的翻译方式,将蕴含中国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相关事物介绍给外国游客。

参考文献:

[1]唐泉.旅游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处理方式[J].大观,2016(1).

[2]李小春.旅游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处理方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9).

◎编辑 尚思达

猜你喜欢

类比法文化差异
类比法在高中物理教学重点应用浅谈
例谈类比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法在高中物理电磁学复习中的应用浅析
例谈讨论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类比法的策略研究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