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药品生产企业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检查情况分析
2018-06-11司玮吴晶李尧王新敏于丹丹
司玮 吴晶 李尧 王新敏 于丹丹
[摘要] 目的 了解南京市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情况,分析企业在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方法 对南京市13家药品生产企业开展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检查工作的检查结果,使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对检查结果的汇总分析,显示分别有92%的药品生产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85%的企业在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个例不良反应报告、人员管理,62%的企业在组织管理,以及31%和23%的企业在评价与控制、药品重点监测上存在不符合项目;而不符合项中,62%的企业被判定为严重不符合,100%受检查企业存在一般不符合项目。结论 该市药品生产企业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情况不容乐观,企业内部监测体系不完善,常规收集和报告工作缺陷较多,并缺乏足够有效的分析和评价手段,需要将药品生产企业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工作的检查作为一项常规长期的工作,持续推进生产企业对该项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药品生产企业;不良反应报告;不良反应监测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2(b)-0162-02
目前,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薄弱环节之一是药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体现在相关工作良莠不齐、重要性认识不足。为此,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下发了《关于印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检查指南(试行)的通知》(食药监化药监[2015]78号)、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转发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检查指南(试行)的通知》(苏食药监药生[2015]236号),我市相关部门多次组织讨论会议,制定了药品生产企业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检查工作的方案。以树立企业主体意识为目标,以加强企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工作的重视度为要求,明确相关单位的各项职责分工,设计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检查工作流程,保证检查工作的有效进行。
1 检查研究方法及结果
1.1 检查结果研究方法
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检查指南(试行)》为根据,对南京市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将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所得结果使用Excel 2007 进行统计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比对。
1.2 检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根据生产企业生产的药品确定高风险重点监测产品,对南京市范围内13家企业的高风险重点监测注射液产品涵盖中药注射剂、多组分生化药品、F0<8的无菌注射液等,进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工作检查。
2 检查结果与分析
2.1 发现的不符合项目以及所表现的具体问题汇总分析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检查指南(试行)》的相关要求,发现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项目。
①监测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共计12家企业涉及,占比92%。主要问题有:未制定人员培训制度、资料管理制度和工作考核制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缺项较多、无内审文件和内审记录、大部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集團文件,与企业自身不完全匹配。
②人员管理、个例不良反应报告及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三项均有11家企业发现问题,分别占比85%。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问题是报告上报逾期、上报品种不全、汇总时间不正确、报告中风险管理计划未进一步体现与ADR相关内容;个例不良反应报告问题是报告收集低于要求频次、个例报告信息不规范、不完整,不良反应过程描述过于简单、未开展不良反应术语规整、报告类型和关联性评价不准确、个例报告上报超时限;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死亡病例调查报告;人员管理问题是:专职人员少于2人甚至无专职人员、专职人员缺少有医学或药学背景、无ADR无相关培训、缺少年度培训计划。
③组织机构问题,有8家企业发现问题,占比62%,主要问题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组织构架不清晰、ADR相关岗位职责不够全面明确、无药品安全委员会成立的会议记录和任命文件。
④评价与控制问题,有4家企业发现问题,占比31%,主要问题是未制定内部风险信号标准、内部风险信号会商机制,未建立风险信号确认的流程。
⑤药品重点监测问题,有3家企业发现问题,占比23%,主要问题是企业有处于新药监测期品种或者重点监测品种,但尚未开展相关工作。
目前没有发现问题的是药品群体不良事件报告及境外发生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这两项是因为没有企业涉及。
2.2 不符合项目评判等级汇总分析
评判该次检查的不合符项目分为严重和一般两个等级。根据检查结果,严重不符项目共计31项,涉及8家企业,占比62%;一般不符合项,共计91项,涉及13家企业,占比100%,受检查的企业全部涉及。
3 讨论
该次检查结果显示,生产企业基本树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意识,大体上能够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要求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开展相关工作,履行责任,能基本执行药品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对于检查的涉及92%家企业在监测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上存在问题,并且对于人员管理、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这3项就分别涉及85%的企业发现问题,可以看出企业在该项工作中尚处于被动监测状态,对该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没有自主建立相应的工作体系,制度设置不完善,岗位人员配备不足,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等日常工作开展存在较多问题,而后续评价与风险控制以及重点监测等工作不到位甚至尚未开展。
而从不符合项等级上看,虽然受检查企业全都发现了不符合项目,但13家企业中仍有38%的企业未出现严重不符合项,可以看出对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工作各家企业的重视度是不同的,说明在日常的企业培训宣传中有关部门的工作还是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4 建议
通过该次检查可以看出,企业的不良反应体系建设不够完善,收集不良反应信息的能力比较薄弱,进一步分析不良反应数据,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的工作难以推动,需从多方面综合着手进行改进。
4.1 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努力加大行政监管力度
企业目前对于不良反应相关工作还处于被动状态,主要还是由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不足。目前各项法律法规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工作的要求不够具体,缺乏明确的行政处罚规定。改变目前的局面,首先要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制定企业不良反应体系建设的文件、制度、部门、人员、收集方案等具体要求,并明确相应的处罚条例,提高企业作为主体的责任意识。还应该加大行政监管力度,把检查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与生产企业再注册、飞行检查等日常监管手段相结合,从监管的角度促进不良反应体系的完善和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4.2 提升监测机构执法权,做好监测人才能力建设
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我国的起步较晚,目前能够接触到系统培训的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的工作人员。但该类机构无执法权限,导致发现问题时,并没有督促企业改进的手段。建议提升不良反应相关监测机构的执法权限,有利于监督生产企业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另一方面,需要强调加大不良反应相关监测检查机构对企业的培训和指导力度,从技术的层面帮助企业建立一支专业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队伍,切实做好不良反应相关工作。
4.3 强调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多措并举提升监测水平
企业只有自己对于不良反应工作重视了,把企业主体责任明确,才能真正推动不良反应相关工作。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工作:①全面梳理不良反应工作体系并进行完善;②建立一支具有较强技术力量的不良反应工作队伍,并提供各类资源支撑其稳步发展;③进一步完备不良反应收集渠道,可采用目前的互联网+技术,利用现有掌上互联网工具通过微信、微博及開发手机APP等手段,收集有效不良反应报告;④踏实做好不良反应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并通过该工作进一步做好用药安全工作。
5 展望
此外,由于该次检查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人员少,对于每家企业的检查无法真正深入,对于目前发现的各企业工作问题可能只能浮于表象。因为,需要将药品生产企业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工作的检查作为一项常规长期的工作,不断地持续督导,推进生产企业相关工作的开展,真正形成企业对于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人的意识,从根上提高其对ADR监测工作的重视度,有效开展工作,保障上市后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梁万年,彭晓霞.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研究现状及对策[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3,12(4):179-181.
[2] 王兰明.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进展与展望[J].药学专论,2003,12(1):31-32.
[3] 曾繁典.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其研究进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2,19(1):1-4.
[4] 王啸宇,郭代红,徐元杰,等.70672例静脉给药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6(4):233-238.
[5] 翟爱华,张白,王琦.20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8):109-112.
[6] 徐彬,杨忠英,樊洪忠,等.我院2012年4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5(15):62-63,64.
(收稿日期:2018-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