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性评价在某校影像学专业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6-11廖碧红肖雅雯罗光华董雨岚朱顺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35期
关键词:临床教学影像学形成性评价

廖碧红 肖雅雯 罗光华 董雨岚 朱顺平

[摘要] 目的 研究形成性评价在影像学专业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6月该校影像学专业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临床教学模式后120名学生为观察对象。另选择2014年9月—2016年6月该校影像学专业未实施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临床教学模式的120名学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在读片考核成绩,对教学满意度以及评判性思维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呼吸科、骨科、神经科读片考题满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该组教学方法的总体评价、教与学的互动性好、教与学的启发性好、减少教学负担、提高读片鉴别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评判性思维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形成性评价在影像学专业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片考核成绩,改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 影像学;临床教学;形成性评价;应用效果;读片考核成绩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2(b)-000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from September 2014 to the clinical teaching in the imaging major in our school. Methods 120 cases of students after the clinical teaching model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in our imaging center from September 2016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s, and 120 cases of students without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clinical teaching model in the imaging major in our school in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film reading examination score, satisfactory degree to teach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full score rate of reading examination questions in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nd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P<0.05), and the total evaluation, good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good enlightenme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ducing the teaching burden, improving the reading identification capability, and improving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to teaching effect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various critical thinking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in the clinical teaching in the imaging major obviously benefits the film reading examination results of students, improving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students to the teaching way, and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

[Key words] Image; Clinical teaching; Formative evaluation; Application effect; Film reading examination results

醫学影像学主要依靠普通放射、超声、CT以及磁共振等不同的成像手段帮助器官成像,在影像观察条件下完成标本的采集或对部分疾病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活体诊断以及介入治疗的目的[1]。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且与临床实际密切结合的学科,如何帮助学生在掌握医学影像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改善学生对影像图片的独立分析以及判断能力,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对于今后更好地胜任医学影像学临床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亦是目前医学影像学教学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形成性评价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指通过诊断教育活动以及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信息反馈,以达到改善活动质量的一种评价方式[3]。目前,形成性评价的架构、方案均与得到统一的认识,然而关于其普适性、临床课程特点的结合、临床课程的建立以及教学方案的应用效果研究尚浅。该文探讨形成性评价在该校影像学专业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6月该校影像学专业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临床教学模式后120名学生为观察对象。其中男76名,女性学44名,年龄21~25岁,平均(23.01±1.19)岁。另选取2014年9月—2016年6月该校影像学专业未实施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临床教学模式的120名学生为对照组。其中男78名,女42名,年龄21~26岁,平均(23.05±1.20)岁。两组上述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予以传统影像学教学,主要内容如下:由老师制作与该科室临床诊疗工作相关的影像学教学幻灯片,并进行统一组织授课。同时,于临床医疗实践以及查房过程中,详细讲解每例患者所涉及到的影像学资料。观察研究组则采用形成性评价参与影像学专业临床教学,具体内容如下:①老师参与评价:由老师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问题应答,实习表现以及考评成绩予以综合评价,并及时将评价意见告知学生知晓。在此过程中要求老师评价具有针对性,且褒贬结合,通过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②学生自我参与评价:要求学生按照医学影像学教学评价体系的相关规范,全方面评价自己的学习方式,努力情况,学习效果以及自我调节等。并请求老师予以相应的意见反馈。③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参照相关评价表标准,由同学之间对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予以客观评价。具体经验为通过专业学习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并要求每位学生均对同一个病例的影像图片予以观察分析,并完成初步诊断,随后由小组其他成员对诊断结果进行反馈和评价,同时予以总结修正,然后由小组组长完成组员之间评价情况的记录,并反馈给老师。④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评价:首先由学生对每一个病例的影像图片予以诊断,并由同组其他组员进行评价,将评语写出后交给老师,由老师完成最终评价,最后将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将学生评价与老师评价的平均分记为最终评价分数。⑤档案袋评价:针对每一位学生分别建立档案袋,将其学习、实习以及实践活动的过程予以记录,其中记录者包括学生、同学、老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学生在读片考核成绩,对教学满意度以及评判性思维评分等方面的差异。其中读片考核成绩主要是针对呼吸科、骨科以及神经科常见影像学检查结果制作多媒体考题进行评估,要求学生按照影像学图像作出主要诊断和相关依据,其中呼吸科15个考题,骨科15个考题,神经外科10题,每题2.5分,由老师进行统一阅卷[4]。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情况主要是采用学校自制的教學满意度问卷调查进行评估,主要内容包括对本组教学方法的总体评价、教与学的互动性好、教与学的启发性好、减少教学负担、提高读片鉴别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等。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倾向问卷进行评估[5]:主要涵盖分析能力,求知欲以及自信心等7个项目,每个项目得分10~60分,得分越高表示该项特质越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实施χ2检验,计量资料以用(x±s)表示,实施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科读片考题满分率情况对比

观察组呼吸科、骨科、神经科读片考题满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情况对比

观察研究组对该组教学方法的总体评价、教与学的互动性好、教与学的启发性好、减少教学负担、提高读片鉴别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

2.3 两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评分情况对比

观察组各项评判性思维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形成性评价主要是相对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存在明显的区别[6]:①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发生于教学过程中,但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应用于教学的某个阶段;②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主要是经由在教学过程中的相关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随后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调整,进一步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7]。而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的某个阶段对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或老师所传授内容被学生接受的程度的评价;③形成性评价无正式成绩,而终结性评价有正式的成绩。相关报道显示终结性评价无法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准确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且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的逐渐发展,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开始受到重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无法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始尝试采用形成性评价,其主要是通过评价不断反思教学,诊断教学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信息,帮助学生修正学习轨道,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不断地向学习目标迈进[8]。

该文结果说明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影像学专业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片考核成绩。分析原因,笔者认为在临床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评价对于老师而言,可为其提供教学效果反馈,从而帮助老师对教学内容予以合理的调整,同时改善教学方式,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9]。对于学生而言,可有效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学习过程,获取成就感,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10]。此外,表明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影像学专业临床教学中,可明显提高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究其原因,认为老师参与评价可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同时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潜能[11]。学生自我评价则可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了其主动性,形成学习责任感,并及时发现自己的长处与缺陷,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之间的评价可帮助学生感受到同伴合作的优势,明确他人的优缺点,并取长补短,逐渐提高合作意识以及竞争意识。另外,该文提示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影像学专业临床教学中可显著改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其中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形成性评价可通过师生之间良性互动建立有效的反馈以及激励机制,从而促进了学生掌握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12]。同时有利于老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将枯燥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单调影像图像分析相结合,以获取正确的诊断难点,继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形成性评价可显著提高影像学专业学生的读片考核成绩,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改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姬智艳,庄炜钊,黄晨,等.分组带教结合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7, 5(2):106-108.

[2] 朱嘉琦,孙丽君,王艺伟,等.应用T-PACS提高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影像学判读能力[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 13(2):129-133.

[3] 梁丽娜,马亮亮,刘佳,等.临床教学实践中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重庆医学,2018,47(8):1133-1135.

[4] 王伟,王姗姗.形成性评价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疆医学,2016,46(8):1057-1058.

[5] 秦月兰,刘艳辉,莫伟,等.SBAR沟通模式提升介入血管外科護士评判性思维倾向的研究[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5,3(3):161-163 .

[6] 吕岩岩,李铮,孙敏,等.课程管理系统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7):499-502.

[7] 魏洁,林梅双,邓小燕.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检验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7,17(6):805-807.

[8] 刘连生,李吉平,李栩薇,等.形成性评价在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5):25-27.

[9] 郝跃文,印弘,郑敏文,等.医学影像学实训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6,15(6):529-530.

[10] 邹利光,文利,张松,等.器官系统为基础课程教学结合案例为基础讨论教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6,9(6):697-699.

[11] 刘连生,陈国标,蔡德春,等.综合评价在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7):19-21.

[12] 宋艳玲,顾申红,林芸芸,等.形成性评价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8):637-638.

(收稿日期:2018-09-10)

猜你喜欢

临床教学影像学形成性评价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民族院校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叙事医学在耳鼻咽喉科LBL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医改影响下的临床教学
医学模拟教学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中药分析综合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5有梅生,不!不仅是梅生 之友与梅生共同开启“世遗影像学”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