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层级管理对神经科服务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8-06-11宋晶群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35期
关键词:服务质量

宋晶群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层级管理对神经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并基于现状探讨提高管理效率的措施,争取进一步改善神经科服务质量。方法 在该院内选择护士40名,该院已于2014年开展落实护理层级管理制度,通过对参与调查的所有护理人员工作信息进行采集,然后统一对比分析,确定护理层级管理工作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起到的效果,确定落实前后神经科服务质量变化。结果 在落实护理层级管理后,相比以前护理工作质量以及综合效率均有了显著变化,参与调查分析的40名护士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件优秀率、特级护理合格率以及护士事故发生率由原来的62.19%、58.23%、60.12%和7.74%优化到92.49%、98.72%、98.17%以及1.12%。另外,护理层级管理模式落实前后,护理工作满意度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42.00%、27.27%和55.00%优化为98.08%、95.45%和92.50%,实施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层级制度的实施落实,可以显著改善神经科服务质量,可以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 护理层级管理;神经科;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2(b)-0060-02

相比其他科室,神经科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特殊性,需要面对较多患者,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出现医患纠纷的概率更高,必须要将其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分析,争取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措施,来进一步提高神经科护理服务质量。对于护理工作来讲,为治疗工作提供可靠支持的同时,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整个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护理服务质量作为考核护理工作效率的关键指标,必须要提高对其的重视,采取措施来进行优化。现在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医院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有更高要求,人们对医院的治疗和护理有着较高期望值,良好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正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争取获得更多人的认同,对提高医院市场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1]。为探讨分析护理层级管理落实是否可以促进神经科服务质量的提升,以该院4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内选择护士40名参与研究调查,全部为女性,年龄为20~45岁,平均年龄(28±11.24)岁,其中有6名为主管护师,18名护士,另外16名护士。以神经科为对象,确定护理层级管理对其服务质量带来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在神经科开展护理层级管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①人力资源分配。基于该院人员分级标准以及晋级考核实施办法,确定护理人员的分配方案,合理划分所有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职责要求。除了要保证2名护士长以外,剩余护士则全部按照N1:N2:N3:N4=2:4:6:3比例设置[2]。每级护士全部要达到相关标准,并且通过专业考核,落实竞争上岗策略。以护士长为指导工作的要点,根据其要求来完成神经科内的所有护理工作,包括健康宣传以及临床带教等。②人员层级管理。以该院标准和要求来完成人员分配后,详细划分和明确不同护理岗位对应的工作内容以及职责要去,通过护士长、护士、病患的工作模式,依据各级管理职责标准和能力要求,将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落实到位,最后通过院内护理部门来定期完成护理质量的抽检。

1.3 观察指标

应用理论加实践的方式进行护理服务质量的考核,统计40名护士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前后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件游戏率、特级护理合格率以及护理事故发生率。并且,设置满意度调查问卷,在神经科内开展调查工作,包括医生、护士和患者所有对象,最后将所有问卷收回并统计相关信息。

1.4 统计方法

文章数据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分级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比较

对该院40名护士护理分级管理措施落实前后神经科服务质量水平进行比较。根据院内护理部门定期考核的结果分析可知,40名护士的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件游戏率、特级护理合格率以及护理事故发生率[3]。较之护理分级管理之前均有所改善,尤其是护理事故发生率显著降低,见表1。

2.2 护理分级管理前后工作满意度比较

实施护理分级管理前后,患者、医生以及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有一定变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护理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医院整体形象,更是关系着医院的市场口碑,因此必須要提高对此方面的重视。护理服务质量与患者息息相关,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治疗效果。虽然近年来医疗综合水平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医疗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大局限性,如人力资源分布不均、绩效考核制度不合理以及专业技能培训缺失等,导致护理人员综合无法达到临床护理要求,从根本上限制了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阻碍了医院整体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4]。尤其是对于神经科来讲,患者护理难度更高,再加上患者人数较多,日常护理工作量繁重,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必定会因为人力资源分配不均、技能水平不足等导致护理质量降低,甚至会出现医患纠纷,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整体口碑。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基于神经科护理工作特点,确定工作要求,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核心目的,积极应用新型的管理模式,争取可以从根源上来消除存在的隐患问题。

护理层级管理相比传统工作模式实际落实中具有更高科学性,遵循针对性原则,有目的对整个护理工作开展和落实进行管理,不仅可以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分配,同时还可以积极促进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其提供可靠的专业技能培训机会,确保全部护理人员均具备灵活应对神经科护理工作的能力,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质量,促使治疗效率的提高。从现状出发,对神经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分析,确定原有护理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神经科护理工作特点和要求,从专业角度来进行充分探索和研究,确定影响护理服务质量的各项因素。如护理人员职业意识角度,不能时刻保持专业谨慎态度,面对神经科病患经常会存在失误问题,往往因为未遵循专业规范和标准进行查对督导管理,而产生护理问题[5]。再加上部分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较低,自身综合能力不足以应对神经科实际医疗护理工作,无法灵活处理意外事件而产生恶劣影响,或者是专业能力不足导致错误操作,降低护理服务质量。另外,部分护理人员虽然专业能力过硬,但是忽视了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对患者病症记录不全面,无法随时关注患者状态,导致护理工作过于死板,完全按照流程来进行,缺乏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整个护理工作灵活性差,无法及时发现并处理所存隐患。甚至会因为缺乏沟通交流产生误会,再加上不能合理控制自身情绪,直接与患者或者家属产生冲突,而引发护患纠纷。

贯彻落实护理层级管理模式,对传统工作模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调整、优化,升级成适应性和科学性更强的模式,对神经科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维护,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减少护患纠纷情况的产生,为医院营造良好的市场口碑。全面分析总结影响护理服务质量的各种因素,然后提出针对性优化措施,要求所有护理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护理查对制度与操作规范,将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到位,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保证护理服务质量。越来越多的医院意识到护理层级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能够更有效地促使护理以及病患之间稳定关系的形成,消除医患、护患不良问题,为督促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对提高医院医疗工作和护理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6]。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制定不同层级护理管理关系,确定护理内容和任务要求,通过上级对下级的督导,提高护理工作的针对性,避免因为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降低。就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层级管理的落实可以显著改善神经科服务质量,具有实际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魏雪丽.护理层级管理对神经科服务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134-135.

[2] 袁文芳,陈春英,林岩.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2):104-105.

[3] 唐月玲.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144-145,154.

[4] 祝贺,白井双,田卫东,等.护理层级管理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护理研究,2014,28(26):3206-3208.

[5] 夏利.护理层级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159-161.

[6] 林海红.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36-1838.

(收稿日期:2018-09-13)

猜你喜欢

服务质量
精细化管理对门诊医疗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开展门诊服务流程调研 提高门诊服务质量
门诊服务质量管理的实践研究
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门诊细节服务管理对导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加强西药房管理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关于港口物流服务质量的文献综述
我国拟出台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国家标准
国内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