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几点探讨

2018-06-11吴岚董如春吴宗兵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1期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实践

吴岚 董如春 吴宗兵

摘 要: 总结近几年来配电网自动化应用的发展趋势。从馈线自动化模式与方案配置、提升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运维管理、电网公司不同层级对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配电网的自动系统运维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提高系统功能的实用性。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实践

1.馈线自动化模式及其方案配置

馈线自动化的故障处理有集中和分布故障处理,其实现技术和算法有很多种。 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集中型馈线和就地型馈线两种模式并没有出现相互排斥的关系,反倒是出现互补的现象。 因此,在配电自动化推广中的馈线自动化模式需要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妥善地进行布置, 把迅速恢复供电和优化电力供用为出发点,结合不同地区的配电线路特点选择适当的模式。

以自动化实施的视角为切入点,对不相同的馈线自动化方案实行讨论,得到优化方案。 在纵向,将 FA划分为三个板块。 在横向, FA 配置方案将从局部级FA 中的同一层次中的馈线或馈线岛, 凭借其之间的物理关系划分成多个不同的小单位,不同的单位在都对应横向上的一个位置。 在配电自动化的建设过程中,配电网故障地区的定位和隔離除可以采纳馈线自动化之外还可以思量配电网多级继电保护机制来合作完成。

2.配电自动化的实用性升级

2.1配电自动化覆盖率的升级

配电自动化如果一直停留在小范围之内,那么它的覆盖率功能就会受到一些限制。要想充分地发挥出配电自动化的规模效益,就要努力提高自动化的覆盖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考虑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在对其系统的建设中,遥测、遥信和遥控并不是在每一个监控点都存在的,而是根据监控点的需要,对一些终端设备进行一些合理的布置,虽然结果并没有实现遥控,但是还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判断出故障的所在区域,这就有效地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2.2在安全加密基础之上的无线公网通信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问题最多的就是通信系统的建设。比一些有线通信方式施工许可审批时间长、施工工作量大、前期投资多等。为了将配电自动化的覆盖率快速的提升上来,就需要将无线公网通信应用在有安全加密基础之上的通讯中。但是因为考虑到无线公网通信的安全性,无线公网通信在一般情况下不适用于三遥终端的通信网络中,但是却适合用于一遥和二遥的终端通信网络中,因为此种无线公网通信能快速的建设起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从而使这些终端可以在保证安全度的前提下,快速的实现配电自动化的通信要求。

2.3主站系统的实用性升级

随着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的发展,主站系统的功能已经超越了配电网的运行监控了。对一些配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就可以在管理信息的大区的应用功能中进行实现。比如说针对配电网的故障来对跨区配电网故障进行研判。为了保证研判结果的准确性,就要在多源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研判。比如PMS、三遥终端设备等存在于安全Ⅰ区,在进行研判时将两个区的数据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不但实现了配电网故障的研判功能,还提高了研判的准确性,进一步确保了配电系统供电的可靠性。

2.4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维管控

配电自动化的终端设备量是非常大的,不但如此,各设备的位置分布也是相当分散的,所以在对这些终端设备进行维护时,工作量是很大的。而实现配电自动化的终端便可以随插随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运维的工作量,有效的改善了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运行情况,大大提高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这个可以随插随用的自动化终端是采用IEC61850的标准应用在配电网中的,以此进一步提高终端维护的管理效率。

3.配电自动化应用

3.1遥信辨识和简单状态评估

近年来,配电自动化得到广泛应用,而系统的高级应用功能也得到了继续研究和应用。由于配电网中的接线形式多样,且线路复杂,自动化检测的数据缺乏完整性,基础数据较差,在此基础上进行电网应用并不全面和完善,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多种故障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应用时需要结合配电网特点,对其进行科学应用与合理选择。其中遥信辨识和简单状态评估主要是对配电网的各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依照数据分析结果来进行遥信辨识,同时评估其状态,对网损分析、母线越限、区域不平衡统计、开关刀闸的遥信准确度加以辨识。

3.2配电网智能操作

配电网的智能操作主要是将现场防误、DMS、PMS 等一些数据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系统,可以实现红黑图的在线异动开票、GPMS 调度申请智能开票、现场防误校验等功能。在模拟状态下,调度员在模拟环境下使其产生的数据和实际环境数据相同步,并实现自动化开票功能,自动开票和模拟手动开票相比可以对配电网的实时状态及操作票态进行防误检验,以及合环校验和潮流校验等。

3.3大规模停电

对配电网运行方式进行优化,以便于在发生大面积停电时进行快速恢复供电,从而减少因停电故障带来的损失,但由于对策略的获取较为困难,因此需要通过主站系统分析能力,对设备的动作数、甩负荷数及动作频率等实用策略进行综合考虑,通过一体化的流转协调,在发生大面积停电故障时提高系统的操作频率。其次,对于大面积停电故障时的决策辅助主要是在实时情况下策略、母线失压自动扫描和变电站失电等情况进行自动生成,生成策略需要对多种影响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形成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通过动作序列的自动生成与分解主要是通过生成策略来实现的,并编辑修改方案,和操作票之间完成一体化流转。

3.4 配电感知预警

在对电网运行状态感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由于对关键源的信息难以进行准确定位,同时由于电网的规模较大,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数据及相关信息,难以对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其主动报警功能难以有效实现。而配电网动态感知及预警功能,可以对电网当前及未来的运行状态进行定性评估和定量分析,同时根据以往的检测数据和现阶段对电网运行状态的预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深入挖掘其中的报警信息,对关键源进行充分挖掘,对各个信息相关性加以分析,对其中存在的主要故障及缺陷进行报警,对结果进行实时分析和主动推送。

4.结束语

为了使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在建设中达到一致性和规范性,就要求各电网企业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和分析。本篇文章中,作者将智能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和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从智能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模式、相关功能以及具体实用性的需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郭学安.智能配电网的研究与应用实践[ J ] .广西电业,2013(5):115-117.

[2]王良.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几点探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20):12-16.

[3]姜庆密,亓富军,张云飞,等.基于 SCADA 的智能配网自动化系统应用[J].华北电力技术,2014(12):1-5.

[4]林献坤,黄四海 .SIEMENS BPL200 宽带电力线载波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 [J].电子制作,2014(12):143-145.

猜你喜欢

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实践
关于智能配电网运行状态管控与综合评价关键技术的探讨
AGV小车在白酒行业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应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配电室无人职守集控站在京博石化的运用
配电线路运行资料管理自动化的探讨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