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2018-06-11孙国辉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1期
关键词:基础工程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孙国辉

摘 要:道路桥梁系统是城市有效建设的基础,在近些年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道路桥梁的交通功能定义也逐渐引起了重视,特别是当前经济领域广泛延伸交流的环境中,促使传统交通压力提升同时,更彰显了营建新型道路桥梁功能贯彻的定义。故而,相应功能的运转和结构体系的完善在现有施工技术领域内具备实际意义,只有利用基础施工技术完善工程系统,才是当前城市满足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基础工程

道路桥梁的有效利用促进了当前城市经济发展,并以自身功能性为城市之间搭设相对稳定的延伸基础,为我国后续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搭建环境同时,更完善了现有居民在交通方面的需求。故而,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施工技术,确保工程具备满足要求的功能实用性,针对当前城市发展而言具备深入意义。

1 道路桥梁基础构建问题概述

1.1 基础工程

道路桥梁的基础是确保路面动荷载能够进行有效传导的前提,针对整体城市交通经济功能的有效发展具备非常重要的延伸意义,更在此基础上为后续道路的可持续化提供了稳定交流平台。故而,确保道路桥梁的基础满足使用技术要求,针对当前城市道路构建而言有非常重要的结构巩固作用,更针对当前的施工技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在道路桥梁基础施工之前,应当根据相应地区的岩土质量进行有效统筹,确保满足相应规范质量要求满足的同时,更应该依据岩土参数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才能够确保地区沉降能够具备道路桥梁长时间使用的要求,更为后续交通体系功能与安全使用提供完善的结构平台。其次,针对道路基础的平整度应当有所把控,一方面针对后续地面沉降有所对抗,另一方面更能够确保相应道路功能有效实施,为后续使用营造相对稳定的条件。最后,针对道路桥梁水稳层的构建,需要获取当前施工地区的地下水条件和气候条件,计算是否会影响道路桥梁结构功能上的正常使用,确保相应环境的稳定同时,结合基础进行有效的协调。

1.2 路面工程

路面是道路桥梁履行自身交通功能性的直接关联条件,其主要条件需满足具备一定路面刚度,足以承受荷载标准范围内力的变化。故而,针对道路桥梁路面的材料选用应当根据其主要功能进行选取,正如重型车辆常经過的道路不应设置成沥青柔性路面,这样长时间势必会造成路面大范围损坏,近而影响后续车辆的功能使用。其次,在路面功能性选用的过程中,需要依据相应的地方气候条件进行结合设计,并考虑到材料的变形开展后续施工满足,为整体道路体系提供相对平整运输环境。

2 道路桥梁基础施工技术的要点

2.1 道路基础施工准备要点

以精准的测量体系构建水准层,确保相应地区起伏无太大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岩土质量勘测,确保相应地区荷载条件具备构建的平台要求,并在通过相应数据构建基础铺设方案,为后续施工与工程使用提供相应环境优势前提。其次,针对路面材料应进行有效的审核,确保满足功能荷载使用为前提,依据道路功能的要求进行有效的选购。最后,针对施工人员应当进行相关施工技术的保障考核,以确定相应道路基础施工能够满足使用环境的要求,才能够正式开展道路桥梁的施工。

2.2 道路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1)根据现场岩土质量进行有效的土壤更换或强行夯实,直至土壤荷载承受能力与含水率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才能够进行路基试验段的施工,以此来贯彻整体施工质量的有效保证。其次,在相应机械碾压过程中,部分为涉及到的区域应采取有效的人工修整,确保道路基础整体平整,这样才能够确保后续施工能够有效开展。(2)要控制基层的平整度。在铺筑的面层前,先采用3m直尺检测基层的平整度,对于存在较大平整度差的路段应先进行整平。同时,在摊铺面层前还要将基层表面仔细清扫干净,以保证面层的平整度。

2.3 路面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沥青混凝土施工。沥青路面是指采用沥青为主的主要材料结合其他材料对面层、基层及垫层进行修筑而形成的路面结构。其具有平整、耐磨、无接缝、可分期修建、行车舒适、工期短、后期养护简便等优点,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道路路面上最为常见的就是沥青混凝土,其次是沥青碎石。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其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由主要材料与沥青混合料的配合及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所决定。对于沥青混合料而言,要控制好其混合质量,就必须要控制好矿料级配与沥青比例,且要控制好各搅拌环节的温度,对于混合物搅拌过程中的问题必须要及时处理。(2)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采用水泥为主的混合材料修筑而形成的路面结构,其是一种高级路面。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几点:首先,必须要严格按照试验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配料,尤其是水泥用量,必须要进行精确称量,以保证良好的配合比,其误差值应小于1%;其次,要快速了解集料的含水量,以便对用水量进行控制,并保持水灰比的准确性;同时要减少用水量,在改善与易性中应采用一定的外掺剂,但用水量的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且外掺剂的误差应小于2%。最后,在配料的过程中,应采用配料机械设备进行准确配料,绝不允许出现随意配料的现象,对集料称量的误差应小于3%。

3 桥梁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

3.1 明挖基础

在桥梁基础施工中,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浅基础与深基础。其中,浅基础的施工主要为敞坑开挖,也就是明挖基础。同时,为了使地基的承载力提高,通常分层设置基础,且逐层扩大。作为明挖扩大基础的基本施工,基坑的开挖可通过人工、机械等进行开挖。

3.2 桩基础

作为桥梁基础中最为常用的基础,桩基础施工在桥梁施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桩基础主要是由承台与多根桩共同组成。每根桩都要沉入到地基中,并在平面上排列。全部的桩其顶部都由承台将其连接成整体,并在承台上进行墩台的施工。桩基础就是为了将墩台传来的外力通过上部,并传到地层中。而承台把外力向各桩进行传递,从而起到箍住桩顶,实现各桩共同作业的目的。

4 结束语

道路桥梁的基础工程建设,针对功能使用而言具备完善的前提条件,以发现工程中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作为核心论述,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满足现有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为后续道路桥梁长时间的使用提供完善的发展体系,赋予相应工程效能有效贯彻的同时,更在此基础上为后续道路桥梁的营造和系统协调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针对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的有效贯彻,能够促进相应建设单位技术水平的有效提高,为后续道路桥梁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发展条件,更有效促进了城市经济在未来功能使用中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洋.分析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J].四川水泥,2016(5):17-17.

[2]陶俊.分析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8).

[3]李杨.分析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3):00180-00180.

[4]高军军.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6):162-163.

猜你喜欢

基础工程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探析关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变电站基础工程冬季施工经济技术性比较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