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就业层面看高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2018-06-11侯林瑞原长洲夏爱林晋传贵
侯林瑞 原长洲 夏爱林 晋传贵
摘 要:本文以当前大学生就业为主要研究内容,分析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究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发展的必要性,突破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通专融合就业
1999年,国家高考正式扩招,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我国当年高校毕业生84.76万人,而仅仅过了十年,在2009年,这一数字就突破500万,大学生毕业人数翻了六倍之多,到了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有820万人[1]。不到十年的时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就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而且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向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飞速迈进。在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而就业环境又不易乐观的双重压力下,对于每个毕业生来讲,如何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注定是个不小的挑战,一部分大学生无奈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大学生就业已成当今社会和高等教育部门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大学生难就业,究其表面原因与整体人才供给和需求之间失衡有很大关系。然而,探究深层次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眼高手低”思想意识依然普遍存在。我国高等教育在近二十年持续扩招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进一步深造。同样,每年也造就了一大批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很多学生、甚至很多家长对学生就业期望值很高,以为“上大学”跟“丰厚收入”直接挂钩,当理想和就业现实差距很大时,他们感到很大的失落感,不能放平心态,没有做好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例如,像我们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学生,他们面临的就业企业主要是一些经营钢铁、陶瓷、水泥等传统材料的企业,对于从事这样的行业,几乎没有大学生愿意从普通工人一步一步做起,即使进入像宝钢、马钢或海螺水泥这种大型集团公司,学生期望也是能从事管理或技术层面的岗位。如果达不到预期的岗位或薪酬,很多学生宁可从事与专业无关其它一些相对高薪的工作,即使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就业后不久的辞职率也很高。
(2)“责任感”的缺失促成了一部分“啃老族”的出现。随着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各种爱宠溺着,独生子女在经济上、物质上往往得到优先的、可靠的保证。即使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各位家长也是尽自己所能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能够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机会。因此,多数独生子女自信、性格活泼、情绪愉快,这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过多的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过分的溺爱和迁就也助长了孩子自私、霸道、懒惰、缺乏自制力等不良行为,同时,也剥夺了孩子经受生活磨练的机会,他们容易敏感、性感脆弱,经受不住生活打击。这种矛盾的生存环境导致一些孩子“责任感”缺失,他们大学毕业后,对工作岗位薪酬和地位期望很高,但又不想付出过多劳动,工作后,对工作幸福指数低,不感兴趣,频繁换工作,到最后,有的学生甚至不工作,逐渐变成了“啃老”一族。
(3)“誠信”缺失造成的信任危机。“就业难”的困境导致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他们抱着“遍地撒网、重点捕鱼”心态,答应很多有意向的企业,到快毕业的关口,他们最终再敲定自己理想的企业,这样就导致了一些企业没有招聘到员工,这种没有诚信的互动直接影响了该校下届学生的就业。比如,我每年带大四的本科毕业生设计,很多学生就反映,他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很想进一些公司,但是一投简历,人家一看自己是某学校某一专业,招聘老师直接就否决了自己,因为曾有学长被该公司聘用,但是临近毕业又反悔了,导致公司又紧急招聘其他人来应对出现的变故。一个不争的现实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专业化”的时代里,上大学都要选择一个专业,择业就会被局限在一个专业化程度高的职业[2]。就业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从侧面折射出我们当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2013年就一阵见血地指出我国高校教育体制上的根本问题,认为高校改革不仅要去行政化,更应从教育体制上入手,突破窄口径专业教育的局限,必要时借鉴美国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通用型人才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3]。于是,以培养全面素质发展的高端专业人才为目标,在高等教育中有效推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在高校教育中不失为一个有效方法。
(1)通专融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专门人才的需要。从大学生就业层面看,在高等教育中过分加重专业教育或过分夸大通识教育的作用都会引起人的片面发展[4]。作为多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机会,我每年经历很多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大学四年的教育,确实一部分学生不仅成绩优秀,同时各种品质也很好。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每次考试成绩优异,但是缺乏良好的沟通和社交能力,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同样,有一部分学生性格活泼、热情大方,但是在专业知识方面又缺乏。因此,只有通专有效结合,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能为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寻求有效途径。
(2)通专融合是专业教育高速发展的需要。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大学作为一个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的地方,社会需求的变化时刻影响着高等教育教育理念及其深层次发展。现实中我们有些经过充分论证的热门专业,学生考上时是热门专业,但是不等毕业就变成了冷门。例如,当年高考采用900分制的时候,很多高考分数640多分的学生也只是上了金融、税务等专科专业,甚至有考700多分的学生只能考上邮电之类高校的大专专业;还有这几年受钢铁需求的变化,金属、成型等材料类专业学生也受到影响。因此,人才供需的变化时刻影响高等学校的专业教育,只有在专业教育中融入通识教育,采用通专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规避一些市场存在的潜在风险,才能更好地应对就业市场的变化。
(3)通专融合是通识教育高效发展的需要。通识教育不同于任何东西都学一点的普通常识教育,而是在高等教育阶段教导学生如何将理论与生活结合、如何将各种知识融汇贯通的教育,能体现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5]。为了向社会输出优秀的人才,现在大学里一些学院在高考招生时不分专业,在大一阶段全部学生上同样的基础课,到了第二年才分专业。我校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新生招生时采用不分专业的大类招生政策,大一学生全部上同类的课,到大二前半年学生再根据情况选择学习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工程这四个专业。虽然理想的境界可达到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但是现实中有太多的学生会选择比较热门的专业,所以每个专业都设置了分数限制,并且成绩好的学生有优先选择权,这样就导致一些比较冷门的专业的学生成绩比较差,同样各方面素质也会弱一些,这样恶性循环,会导致这些较冷门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更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因此,在高等教育中,逐渐打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学科壁垒,打破传统的学科建设理念,勇于大胆创新,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和交流,形成新的学科体系,并确保学生选课自由,只有这种通专融合的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顺应时代潮流,为社会输出全能型人才。
总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们开展专业教育的同时,决不能忽视通识教育;同样,我们在高等教育中引进通识教育,也决不能削弱专业教育。通专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也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2237630102xhb9.html
[2] 成桂英,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两难选择-基于就业竞争视角的研究,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6 (2010) 51-53.
[3] https://www.qianzhan.com/people/detail/270/131129-33eb47a1.html
[4] 夏欣,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试析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践路径,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76 (2010) 146-148.
[5] 何益敏, 从大学人才培养的维度看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 中国教师, z2 (2012) 187-189.
作者简介:侯林瑞,2010 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现就职于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职称,目前主要从事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等关键材料与器件的相关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