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课堂反馈信息的反思
2018-06-11欧谏英
欧谏英
【摘 要】本文论述语文教学通过课堂反馈信息进行教学反思的策略,即从课堂气氛、课堂的浪费现象、教学效果和高层次目标的落实情况等方面反思教学策略、教学效率、教学模式和教学美感等,以期灵活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反馈信息 反思 教学策略 教学效率 教学模式 教学美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B-0130-02
按《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作为一名教师,随时要利用教学实践中的反馈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学。语文教学是活化思维的过程,“教”是教师指引学生摇浆划向知识境界彼岸的灯塔,“教”是教师引爆学生主体思维活力的引线,“教”是开启学生创造心扉的向导……教师有责任使“教”与“学”融化为流动的和谐韵律,这就得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而反思的主要依据,是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根据课堂反馈信息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并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从课堂气氛中反思教学策略
课堂上,一些学生神态慵懒,目光无神,动作迟缓,思维涣散,课堂秩序混乱。这种课堂气氛的形成,主要根源就是教师的教学缺乏吸引力、感染力,提不起学生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最通俗宝贵的经验之谈,一些老师却不为所动,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笔者在教学中非常重视这一点。比如在教学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时,因作者不论是写景状物还是表达感情都非常形象到位,笔者这样“标新立异”:教师只作简单的交代,讲述一些有关欣赏散文的知识,而让学生做个小批评家,培养他们的欣赏水平,对郁达夫的作品“批评”一番。这样学生的兴趣被大大地激发起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教师以“闲适”代替“口干舌燥”,学生自能领悟作品中意境的妙处和作者传达的感情。就这样,在兴趣的帮助下,在充满活力的气氛中,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尝试,发挥了真正的主体作用,也验证了“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的真理。
二、从课堂的浪费现象中反思教学效率
课堂上我们常见的浪费现象有以下表现:
(一)程式化的“作秀”造成浪费。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程式化的活動,如在一些优质课评比中,许多教师的课堂都设置了表演、讨论、探索、展示等环节。学生在课堂上忙这忙那,忙得不亦乐乎,看起来花样迭出,场面热闹,甚至还有“舞台效果”,但学生真正的收获甚微。这里的症结在于:有活动无体验,只赚得吆喝,却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二)廉价褒扬的滥用造成浪费。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中常常充斥着这样的口头禅:“你真聪明”“答得太好了”“很不错”“你太厉害了”“真了不起”“大家给掌声”等。于是,学生个个都自我感觉良好。这种现象的背后,实质是教师对新型师生关系的错误解读,误将“对话”当成“探究”,这不是民主,而是传统“灌”的方式的改装版罢了。这种廉价的褒扬的滥用,会导致学生思维活动的浅尝辄止,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学生像吸毒那样的习惯性上瘾。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作必要的评价是应该的,但这是指针对那些具体问题而作的点睛式的客观评述,而不是模棱两可的老好话。这种媚俗的语言既迷惑了学生的心智,白白浪费了教学时间,又损害了素质教育的严肃性。
(三)过度的自主学习造成浪费。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把时间和自主权还给学生,于是有的教师便以为找到了理论依据,上课便让学生自学为主: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全由学生自己定,反正文字学生又懂,还有工具书,所以只有最粗略的目标要求,过程没有措施方法,最后结果没有检查反馈,这种“学习超市”式的教学模式是典型的放羊式教学方法,这是对新课标的片面理解,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因限制过宽,能力有限,学生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尊严、个性和自主。这种重形式不重实质、重形似不重神似的“自主学习”,往轻里讲,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往重里讲,则是教师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这种种浪费越大,说明我们的教学成本越高,效率越低。
三、从教学效果中反思教学模式
语文教坛最近这几年可谓热闹非凡!公开课、研讨课、优质课上展现出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是花样迭出:情境模式、表演模式、训练模式、探究模式、朗读模式、背诵模式、讨论模式、问题模式、自学模式、网络模式……应接不暇,似乎无模式便无创新,便是不合潮流。于是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众多的模式面前迷失了自我,一味地生搬硬套,“模式”便成了“定式”、“套式”的代名词,几乎泛滥成灾。这已经背离了模式探索者的初衷,也违背了教学科学的基本精神。
语文教坛理应百花齐放,但必须慎用教学模式,远离课堂套式,教学活动不可能也不应该用单一的模式去运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同是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有的教师擅长于作纵深的赏析,重点引导学生解读北京胡同文化的(下转第134页)(上接第130页)历史现状,咀嚼其文化内涵;有的教师普通话字正腔圆,全文范读,重在引导大家去把握汪曾祺这位京派作家的语言风味;有的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以课件的形式大容量地展现北京胡同的风貌与高楼林立的北京新区,课堂上同时弥漫着厚重的历史气息和现代气息;有的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老北京”们的生活习惯、思想性格是如何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的。也正是因为风格迥异,教师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情,学生也才可以从多种不同的方面汲取丰富的营养。
四、从高层次目标的落实中反思教学美感
曾经,我们对那“采菊东篱下”的恬静、“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凄凉孤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得意、“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是那么的迷恋,可现在,对这一切已经越来越淡漠,对诗情画意之美的感悟也逐渐失去了激情,不知“意境”为何物,取而代之的是化“美”为“丑”的忍耐。在对“功利语文”的痛苦选择之下,只剩下考试、成绩和升学。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教育环境,甚至我们的教材,无时无刻不在向学生传输着一个强大的信息:考试。先看我们的课堂,当我们齐声诵读着“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感受着它的美丽与冷寂的时候,教师往往会插上一句:“这是千古名句,历来是考试的重点。”当教师引导学生赏析着李清照词“寻寻觅觅”凄美意境,体验纯美语文醉人的魅力,感悟人性之美的时候,课堂上突然冒出一句话:“考试会考这个吗?”就这样,一盆盆冷水从头上浇下。我们奉为权威的教学理论,也大都随着考试这主旋律起舞:考什么,不考什么,怎么考;学什么,不学什么,怎么学,研究得完备而周详。语文学科是具备很强的“美感”、“美味”、“美趣”特征的,语文教学也应该体现浓厚的“美感”性,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得完成一个高层次目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总之,现代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纵深性,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起来。引导学生置身于语文的情景氛围中,领悟作品的内涵,体验作者的情感,获得对相关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与启迪,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丰富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而要达到这一切,教师就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并不是关在屋里冥思苦想,而要从教学的信息反馈中进行。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