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著整本书阅读方略初探

2018-06-11叶雷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

叶雷

面对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碎片化、无序化现象,很多语文教师达成一个共识,要追求回归真实的阅读,要读整本书。从叶圣陶提出整本书阅读概念到语文课标的写入,已有较长的历史,但在实际教学中面临课时不足等现象,整本书教学更多的成为一种宏观的教学理念,并未能有效地设计、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现行使用的语文教材以几篇相同类型的主题选文组篇单元成文,一册教材20几篇选文,选文受长度、字数、篇幅的限制,或加以修改、或删减成文,或摘录节选,导致语文教学阅读的目标散化,语文教学内容不集中,片面追求单篇教学效益。选文内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深度,在阅读教学方式上精读篇章成为主流,很少对篇章以外的阅读教学方式的探索,造成语文教学的耗时、无趣,学生的语文素养靠课内的阅读学习难以提高。

整本书阅读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真实的语境阅读,它较为贴近日常的阅读真实状态即整本书阅读,首先通过积极主动的阅读实践,积累、梳理、整合阅读信息,建立阅读材料之间的联系,完成语言的建构与提升,其次在完整阅读的背景下获得对文本的鉴赏,丰富自己对文本的感受与理解,通过辨识、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形成反思的阅读状态,表达自己的阅读心得,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的品质,在读整本书中发展阅读思维,提升阅读思维品质,在阅读活动中通过充分体验、欣赏、评价实现阅读整本书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同时在阅读中,继承优秀文化,理解文化的多元,拓宽文化视野,这是单篇课文教学所不能实现的功能,打破原有的语文阅读教学形态。

整本书阅读是当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课程标准对它的重要性也反复强调,但 “读整本的书”在现实中依然是一个空中楼阁,困难重重。可喜的是,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已经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特别是在名著导读方面,通过读书方法指导、专题探究、精彩选篇、自主阅读推荐,推进名著阅读的真实性、有效性,形成完整的整本书教学思路,课内课外结合,共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经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指导以阅读方法为抓手,通过简单的主题、人物、主要内容,实现整本书阅读的第一步,初步了解作品,继而加以读书方法指导、专题探究、精彩选篇,形成系统的整本书读前、读中、读后指导,以此形成一条教学思路。

基于核心素养的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思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整本书阅读课程建设,整本书阅读学习方法的指导,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处理好课程建设、方法指导、教学评价之家的关系。

一、整本书阅读课程建设

1.将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纳入的学科计划

名著阅读属于作为语文教科书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讨论稿已将“整本书阅读”纳入必修7项课程之一,因此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容忽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根据课标的需要,各册安排2部名著,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和兴趣,在介绍书的内容的同时,提供阅读策略,因此课堂教学要融入整本书阅读,要以教學计划的形式制定阅读计划,纳入学期语文学科课程规划中,确定好阅读周期、阅读课时的教学形式或学习内容,按照一定的组织形态加以落实。

作为语文教材必修内容的一部分,名著整本书阅读面对的群体是全体学生,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与否,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应通过名著整本书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语言思维的锤炼。

2.构建名著整本书阅读课程框架体系

曹文轩教授曾说过,一个孩子必须阅读规模较大的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是如此。因为大规模的作品在结构方式上,与短篇作品是不一样的。短幅作品培养的是一种精巧和单纯的思维方式。而长篇作品培养的是一种宏阔、复杂的思维方式。从这句话,我们得知,整本书阅读与我们教科书中的单篇教学截然不同,表现在篇幅、时长,思维的推进。

虽然整本书阅读当然是包含在整个语文课程体系之中的但是教师往往把阅读教学等同于篇章阅读教学,忽略或轻视整本书阅读,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整本书阅读排除在课程体系之外。同时,由于整本书阅读具有内容篇幅长、学习时间长等特点, 在具体操作中相对单篇文章落实起来难得多,也正是如此,变革阅读教学方式,构建整本书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设计,完成语文课程计划,显得尤为迫切。如七年级名著阅读课程规划:

二、聚焦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指导

整本书的“整体”特点决定了整本书阅读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整本书阅读书目确立的同时表现在阅读时间的分配、阅读方式的选择、阅读内容的规划等。

1.阅读版本:名著版本众多,以《骆驼祥子》为例,有插图本、青少年版、有些还是改写本、简略本。为确保阅读的质量,在同一阅读起点上,教师在指导学生对必读书目的阅读上推荐选择优质版本,供学生参考。

2.阅读时间:坚持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并重,规定阅读量,合理分配阅读任务。

整本书鉴于篇幅、容量,受课时限制,在时间安排上应内外结合,以课外阅读为主,课内阅读为辅,阅读规划要要安排好任务,确保每天有一定的时间阅读,保证阅读的连续性。

如一位老师确立的《骆驼祥子》全书导读规划:

做好整本书规划,能够减少阅读的随意性,培养学生阅读的意志力,形成良好的习惯,提升阅读力,推进整本书的阅读。第一遍以快速通读为主,不必在乎每个词句,不重要的内容允许跳读、略读、快速阅读,从整体感知入手,看似不甚求解。从中培养阅读兴趣,减少恐惧感。

3.阅读方式:精读与略读结合、整体阅读与专题阅读,重点章节阅读可以采用精读的方式,其他章节可以选择跳读、略读的方式进行。如《骆驼祥子》,在读完整本书的基础之上,根据各自感兴趣的话题选择任其一。如专题一,给祥子写小传;专题二,探寻悲剧原因;专题三,话说“洋车夫”;专题四,品析“京味儿”。

4.阅读步骤:自读思考—质疑讨论—交流分享—撰写心得—反思收获。

5.阅读文体:依据不同文学体裁,采用不同的方法阅读。

三、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对整本书阅读能否顺利有效地完成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过程性评价可以通过摘录、思维导图、读书报告、批注等形式来关注学生完成整本书的阅读状态,检测结果以等级制记录在阅读档案中,如“优秀”“良好”“中”。以名著整本书阅读为例,当前普遍存在只看名著导读或内容简介代替整本书阅读等现象,更有甚者只通过看影视作品来代替阅读原著。过程性评价旨在引导学生要踏踏实实地阅读,耐心细致地阅读,体验阅读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以考查和检测的方式评估整本书的阅读效果,以名著阅读为例,现今考查评价题目的编制不再局限于情节、人物形象等表层信息的识记和理解,也关注学生对名著作品的独到体验、感悟甚至鉴赏能力。但是,了解不能等同于机械记忆,让学生机械记忆整本书的所有内容既不现实,也没有意义,“了解”是建立在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上的,既是“阅读”,就要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真正地产生感受、体验、思考。比如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卷第4题第2小题:

在《三国演义》中,刘表和吕布对刘备有不同的评价,你更赞成谁的观点?结合小说相关情节,简要论述。(3分))

玄德仁人也。——刘表 是儿最无信者!——吕布

这道题目表面上描述刘表和吕布对刘备有不同的评价,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对他们三位人物的熟悉程度。这样的评价方式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对整部作品的判断、理解、而且进一步考查学生对整部作品的阅读感受与理解把握,对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我们要进一步让学生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建立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形成独特的文化人格。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从整本书中提取信息,促进思维的提升,真正提高整本书阅读品位。

“名著整本书”教学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改革引起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名著教学指向更加明确,阅读前继续重视对作品的介绍,阅读中重视读书方法的的指导,主张在共读的基础上,形成专题,分组讨论,并選取精彩选篇,在完成必读书目的基础上推荐名著自主阅读,构建名著教学完整的体系,从碎片化阅读走向整本书阅读,从导读走向共读基础上的专题深度,从了解到理解、感悟、探究,从单一阅读走向思辨性阅读。

[作者通联:浙江青田县北山镇学校]

猜你喜欢

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