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多余人”温兴标
2018-06-11陈苏嫚
孔乙己是鲁迅短篇小说中的经典悲剧人物,他真实地滋长于这块我们似曾相识的社会土壤上。作为一个不被收容的“多余人”,终于在看客们的笑声中脱下了长衫,自然地走向死亡。当前对于《孔乙己》中“笑”的研究已是卷帙浩繁,本文试图将看客的“笑”与孔乙己真实的“多余人”形象进行系统的比对观照。
一、 有声之笑,“多余人”的建构
《孔乙己》1919年4月在《新青年》发表时,鲁迅先生曾作了一篇《附记》,阐明作品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阅读全文,不难发现,凉薄的外在表现的情绪逻辑点和整篇小说的结构支点都聚焦在一个字——“笑”上。
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消失,在《孔乙己》一文中,“笑”字频繁出现,全文共出现多达14次的“笑”。这里有丁举人的狂笑,掌柜的奸笑,众人的哄笑,孩子们凑热闹的笑以及“我”附和的笑,这些“笑”一步步将孔乙己这一“多余人”形象建构起来。
“沙聚之邦”的群体性嘲笑。一群乌合之众,没有带头人,也没有群众,有的是“人人心中皆有”的窥私心理,孔乙己成为“笑料”,成为这群人鉴赏的玩物。孔乙己的出场,就成为众人窥私下的下酒料。孔乙己一到店里,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好一个“一……都……”,直接将孔乙己推向了个体的孤独。“叫”“嚷”更是将个体的孤独带至公众的视野,形象地“吊着打”不断剥落个体的尊严,个体好不快活的“排”大钱和“满口之乎者也”,又被引入更为艰难的境地,直至在群体性的“哄笑”声中无立锥之地。
帮闲式的个体性“追笑”。“帮闲”与帮凶不同之处在于“在血案中没有血痕,也没有血腥气的。”( 《伪自由书·帮闲发隐》)。他们绝不从肉体上将人消灭,而选用曲线的“精神杀人法 ”: 先从心理上压倒你,尊严上摧毁你,使你失去生存的理由、勇气和环境,然后请你自绝于同类。他们最擅长使用的工具就是说和笑。掌柜是孔乙己为数不多的熟人。孔乙己跌断腿后来酒店买酒,掌柜的连续追问,让孔乙己无处遁形。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这是孔乙己脱掉长衫换上破夹袄还没来得及说完的“不要取笑……”,很显然,这样的“说”与“笑”来得更为的震撼。孔乙己脱掉长衫那一刻,就已经死去了,而帮闲式的“追笑”阉割了孔乙己最后一丝的精神呼吸,自然“多余人”肉体性的死亡就为期不远了。
孔乙己不愿脱去长衫,是幻想长衫的群体中有自己的愿景,自然短衣帮不愿收留这样的“无耻之徒”;而脱掉长衫后,短衣帮更不愿相认这样的“乞丐”给自身干净的群体抹黑,自始至终孔乙己都没有找寻到立足之地,直至在笑声中慢慢被湮没。诚然,在花样百出的“笑”声中,孔乙己这一孤苦的个体是值得泛起读者怜悯的,但或许直至最后“满口之乎者也”“排出九文大钱”的孔乙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那才是最为可悲的。
二、无声之笑,“多余人”的消解
群体无意识的集聚,看客们对孔乙己的“笑”理所当然化,对孔乙己的屠杀光明化、群体化、戏剧化,潜藏于每个人的血液与基因深处。鲁迅嘲讽道: “假如有一个人,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着,不久准可以围满一堆人; 又假使有一个人,无端大叫几声,拔腿便跑,同时准可以大家都逃散。”(《花边文学·一思而行》) 看戏取乐已深入每一看客的潜意识,只要有“戏”,他们便无须组织地、自动地聚头看个究竟。
《孔乙己》一文中关于看客们对孔乙己的描写就有多达十几处的“便”字,这是群体自发的,且这样的嘲笑是应当的,逼至死亡也是顺理成章的。如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生平最值得大家记住的名字,亦是他人自然嘲笑之余所取下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这样的说笑声已然是习以为常,当人人是帮凶时,一个不杀人的人绝对是个异类,这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是孔乙己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便也这么过,无疑是对可有可无之人建构后最大的消解。
个体的消解是“多余人”最终全线溃败的核心要素,尤其是自发的无意识的防卫,我们依然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便”字做分析。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便排出九文大钱。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高大的孔乙己好吃懒做是自然的,偷窃是自然的,义理强辩是自然的,自傲的排出九文大钱是自然的……孔乙己身上所发出的每个指令都沉浸在个体自我的世界里,自我建构自然意识下的“被欺凌”“被反抗”“被炫耀”“被死亡”中,而这正是一步步消磨肉体、瓦解精神的助推剂。孔乙己是孤独的个体,其孤独来自于生命的悲苦与不幸,来自于自我的劣根性,这种自我的弊病导致了他,这在当时的社会是极常见的。
“有声之笑”成功的建构了穿着长衫的“多余人”,“无声之笑”脱去孔乙己厚厚的长衫,无不让人扼腕叹息。鲁迅用小说让我们去感念孔乙己,感念短衣幫们,感念丁举人,感念生活,直至感念自己。
经典会常读常新,若是我们直接以时代背景出发进行解读,则很容易形成“科举制度的毒害”“看客吃人”的思维惯性。只有我们在不断地细读中,找寻独特的视角、方法、体验,发现那些被忽略的人物密码,从而领略经典潜藏的丰富意蕴,这一定会让人欣喜万分。
[作者通联:温兴标,浙江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陈苏嫚,浙江温州市第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