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农村中学留守孩子生命化教育方法与策略
2018-06-11蔡西湖王夏芳
蔡西湖 王夏芳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出现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家庭,农村留守孩子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形成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学生受生理心理不成熟因素的影响,很容易迷失方向、误入歧途,甚至走向极端。农村中学留守孩子生命化教育不仅事关家庭和睦,而且事关国家战略,因而应该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中学;留守孩子;生命化教育;方法策略
作者简介:蔡西湖、王夏芳,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教师。(福建 南安 3623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立项文件:闽教科〔2014〕29号 立项编号:JZ160533)最終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0-0049-02
近年,贵州省毕节市四个留守孩子自杀,泉州市留守孩子结伴去水库溺亡,永春县发生一起与留守孩子相关的交通事故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本该灿烂的花朵却早早凋谢,让人震惊,而从中暴露出农村留守孩子“生命化教育”的缺失,引人深思。中学阶段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而我们应该重视农村中学留守孩子“生命化教育”。
“生命化教育”包括对可能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随顺人的生命自然的教育,个性化的教育,人的心灵觉悟的教育等方面内涵。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探索出一些有益的教育方法和尝试,让祖国的花朵尽情绽放,这是农村中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互联网环境下农村中学留守孩子生命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出现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孩子,且80%的农村留守孩子是寄宿生。家庭教育、监护管理、亲情沟通严重缺位,造成学生一定程度上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人格发展不健全,心理健康问题严重。他们缺乏对生命的珍爱,出现如自杀、溺亡事故、交通安全事故等漠视生命的行为;缺乏对生活的意识应有的尊重,对未来充满迷惘,如沉迷网络,抽烟酗酒,目标模糊,缺乏信心动力,无精打采,透支生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焦虑紧张、自卑内向、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的性格;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如说谎、打架斗殴、欺负弱小、小偷小摸、顶撞长辈、我行我素、恶语伤人等不良道德问题。
二、互联网环境下农村中学留守孩子生命化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危害
1. 社会、政府对农村中学留守孩子生命化教育重视力度不够是客观原因。首先,社会、政府对农村中学教育投入先天不足,教育资源缺乏,教育环境较差,致使学校学习资源欠缺,学习氛围淡薄。其次,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各种不良的网络垃圾信息数见不鲜,血腥恐怖的游戏层出不穷(如蓝鲸),不良书籍屡禁不止,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中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思想行为、人生价值受到错误引导,偏离正常轨道,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不归路。再次,校园网络贷款门槛低,魔爪已经伸向中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学留守孩子,给学生的消费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造成负面影响,加重家庭经济负担。
2. 学校教育教学不到位是农村中学留守孩子生命化教育薄弱的主要原因。农村经济落后,教育资源缺乏,加之农村中学留守孩子大多属于寄宿学生,或者由于家庭经济原因长距离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来回奔波;农村中学师资和生管人员资源配备短缺,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巨大压力,无法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需求;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生理心理及人际交往的问题未能及时化解,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些问题是农村中学留守孩子生命化教育盲区形成的主要原因,而这些问题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3. 家庭教育管理观念落后是农村中学留守孩子生命化教育薄弱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首先,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其直接结果是造成大量留守家庭,留守孩子增多,隔代教育现象普遍。而且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婚姻观念改变,离婚现象增加,单亲家庭也越来越多,给孩子的家庭观、婚姻观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其次,补偿教育方式失当。有些家庭的孩子出生不久就被父母留在家中,聚少离多,父母为了表示弥补,都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这些都对学生消费观、金钱观产生影响,他们难以体会父母生活的艰辛。再者,父母教育观念落后。农村家长受教育水平低,在子女教育问题上,除了物质关怀,往往只是询问学生成绩,缺乏对学生生活心理的沟通交流,教育手段粗糙、生硬、武断。
三、互联网环境下农村中学留守孩子生命化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1. 加强科学规范管理,采取正面教育。①政府应加强互联网安全监管,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倡导文明上网;学校应引导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引导学生甄别网络信息,避免不良信息对农村学生的负面影响,健全学生的网络心理。②学校着重开展对班主任与生活老师的指导培训工作,指导老师本着“爱生如子”的教育原则,从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出发,加强人性化管理,承担生命化教育的责任。结合国家重大节日,利用班会课和周一国旗下讲话,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指导,进行安全、纪律、卫生和思想品德教育,加强正面教育;以先进人物的先进事例,正面激励,不断教育和鞭策学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人生价值观,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自我纠正,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形象。③定期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加强劳动、理想教育,强化道德法制教育;开展交通安全教育,防溺水安全教育,观看安全视频,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人格。
2.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实效。①创建学生社团组织,成立兴趣小组,开设丰富多彩选修课,丰富学生大脑,开发智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②有条件的农村中学,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③可以依据学校实际学习探索先进教育教学模式,如“导学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主动学习。由于农村中学大多是寄宿生,可以尝试培训指导学生参与宿舍管理,成立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锻炼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3. 正确利用网络,加强沟通交流。互联网络如果利用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可以借助网络,利用微信群、微博、贴吧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向,与家长学生交流,提升教育实效。
4. 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关爱学生成长。①开展班级名称、宿舍名称命名活动,并借助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比活动,表彰优秀,督促改进,培养学生班级宿舍集体荣誉感。②开展阳光长跑、晨跑、拔河、趣味运动会、田径运动会、校园科技艺术节活动、科技小发明活动等,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兴趣,又让学生得到身体锻炼、意志锻炼,培养学生班级团队精神。③农村中学,寄宿生生活艰苦,学生没有亲人陪伴,缺少家庭的疼爱和呵护。学校可以在一些有重要意义的节日开展相关活动,营造温馨家园氛围。如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可以通过“写短消息送祝福”活动,关爱长辈;端午节组织学生包粽子,冬至组织学生包饺子、搓冬至丸,让学生在学校体会到家庭的温暖,有家的味道。通过有意义的课余活动,丰富课余生活,转移学生因单调学习生活而产生的厌学情绪、思念父母的情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农村中学留守孩子生命化教育关系到未来国家人才培养大略,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农村中学学生留守孩子生命化教育,促进农村优秀人才的培养,事关农村稳定、农村城镇化建设推进,事关国家战略。
参考文献:
[1] 张文质.回到每个人的生命化教育[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2]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3]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漓江出版社,2008.
[4] 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5] 孙海英.转变教学方式 实施有效对话[J].新课程导学,2013,(33):46.
责任编辑 程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