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数学”教育浅谈
2018-06-07钟晓莉
钟晓莉
【摘要】在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师生的交流与沟通,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开展针对性教学等,确保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文章主要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数学”教育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为各相关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数学;开展方法
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促进了社会进步,带动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我国教育迎来全新发展形势。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必然提高了对教育的要求。在教育新形势下,要想做好小学数学教育,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把学生放在重要位置,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灵活性,把生活化教学引进数学课堂,这有利于降低数学教学难度,确保小学数学教学有序开展,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生活教学理论阐述
突显学生主体,展现人文价值,注重儿童的实际感受和独特体验等新课标教育理念在教育领域备受重视,并不断在教学中实践和应用。生活教育就是在这一形势下产生的,是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主要内容。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活教育?具体来说就是把生活作为教育中心,也就是“生活即为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把教育教学和生活、社会实践全面结合,增强教学生动性和灵活性。生活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认知课程的同时,开阔视野,让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学习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一切知识点均是生活,一切的生活也全部是课程。因为不同学科不同知识全部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也不例外,也和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全面贯彻这一教学理念,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相连,使数学教材和实践建立联系。利用生活中的不同思想来解决教学问题,良好的生活教育和数学教学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使学生增加对生活的关注,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认识到数学离不开实际生活,而且数学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处于被动位置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利用书本教材和板书进行教学,忽略了其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导致数学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在固定的学习模式中,定会出现厌倦学习,学习效率低,无法在课堂上集中精力等情况,影响数学学习效果。并且由于数学这一学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知识点逻辑思维较强,一些知识点是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学生在固定和死板的教学课堂中单一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降低是在所难免的。
(二)教师忽略生活教育,教学枯燥,缺乏趣味性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略了生活教育,没有营造一个良好的學习氛围,导致课堂较为枯燥,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和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导致学生遇到学习难题无法及时提出并弄懂。教师对学生关注不够,一味地追赶教学进度,增加学生心理负担,使学生在快节奏的教学课堂中无法掌握知识和有效记忆,使数学教学失去实际意义,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过度进行重复练习,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推进教学任务,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的测试成绩,布置了较多的重复练习作业,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最终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较强的逆反心理,对于学生后期的数学知识学习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都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另外,从当前课改进程方面进行分析,对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教学举例成人化,生活教学落实效果差
目前的数学教师平均年龄在25—40岁之间。因此,从年龄段分析,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代沟。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较为成人化,具体的表现如教师的教学举例较为成人化,导致小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快速准确地理解教师的举例内容。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推进教学进程,对于举例内容的剖析讲解也较少。最终在持续教学中,学生无法有效地理解学习内容,造成了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出现了一定的滞后性。
三、生活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开展
结合上文的阐述能够看出,以往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低下,教师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和固定,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生活教育理念。下面我将详细阐述生活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生活教育和小学数学结合教学,首先要贯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把枯燥和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课堂化,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形象、生动、有趣和容易理解的生活中的事物,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学生可以全面感受到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例如:教师在对“左右手”这一节课进行教学时,就可开展生活教育。首先,教师让学生感受左和右,感知和体验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其次,教师可以把左右手引入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讨,如让学生回忆自己吃饭用的是哪一只手,并且要求学生说出“我左手拿的是碗”等。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说出身边与“左右”相关的事件,如“我喜欢右手拿书”“我是用右手来握笔”“生活中的左转弯、右转弯”“妈妈喜欢站在我的左边”“爸爸习惯牵我的右手”等。为了加深学生对左右知识的学习印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机器人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通过伸手,跺脚,拍肩等动作加强对左手和右手的了解。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数学知识点的了解和印象,实现了生活教育目标,降低了数学教学难度,教学质量也得到保障。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范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生活教育要想良好开展,首先,教师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要善于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灵活和充满趣味性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环境是生活教育的基础,也是必要条件,能够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和抵触心理,使学生可以带着轻松、愉悦、自由放松的心态去学习,这样对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十分有利。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创造一个轻松和愉悦的课堂呢?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相关资料,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育时可以设置问题,选择一个和生活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
其次,在生活教育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鼓励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如在学习“乘法和除法口算”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制作木棒,而后对木棒进行划分,让学生把木棒的划分方法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这样,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就可以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缓解教学的严肃性,营造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学质量也会提高。
(三)利用多样化的方法教学,实现教、学、做三者合一的目标
为了确保生活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可将生活教育与不同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把其他教学方法作为生活教育的辅助,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把小组讨论教学与生活教育结合,把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与生活教育相结合,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与生活相关的多媒体视频中、情境中和小组讨论中,将数学知识与良好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注意力得以集中,数学知识理解难度降低。
其次,数学教师也要贯彻教、学、做三者合一的教学理念,依据事情如何去做就怎样去学习,怎样去学习就怎样去教授的理念,把教和学放在中心位置,注重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积累,注重学生的成长并关注学生的人格,造就和培养勇于创新、个性鲜明和善于思考的全新学生形象。例如,教师在对“长方体的认识”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时,可以依据如下程序开展:对生活中的长方体进行观察→动手制作长方体→利用工具自己搭建长方体→利用多媒体PPT展示小棒等用具搭建长方体的方法与过程→分析和研究搭建长方体需要的不同材料和方法→利用操作和交流以及环节回顾,实现教、学、做三者合一,使得学生在回顾期间思考长方体的特点和实际操作。
再次,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在生活教育完毕后,要及时开展教育评判活动,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情况、生活化教学的学习积极性等进行评判,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调整教学进度,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教师也可对自身教学情况进行评判,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其接触数学知识的时间较短,知识储备有限,因此在数学学习期间具有一定的难度。生活教学理念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生活作为一个大课堂,让学生感悟和领会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总的来说,生活化教学满足当下的教学要求,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力,为学生日后相关学科的学习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史银娟.生活中的数学更能扣人心弦——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踐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223,270.
[2]张少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践行生活教育理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5):195.
[3]彭友金.“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学周刊,2013(10):102.
[4]王培丽.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3):69-70.
[5]茅旦华.从“自主学习”走向“创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探微[J].才智,2010(18):20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