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2018-06-06李晓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摘 要 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科目,在教材中包括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给学生深入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深入探究,掌握教程中的重难点知识,促进高中化学创新教学的高效进行。

关键词 高中化学 高效课堂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是化学创新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化学创新教学的重要渠道。“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满足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培养具有主动、负责和不断开拓、创新的个性特征,培养具有多元化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为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型人才的基本目标”。创新教育要求化学教师的教学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型向现代“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型发展,优化课堂结构,优选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教师再也不能充当传声筒,而要成为导演和教练,用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和构想“催化”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自主地求知,自觉地实践,形成能力,有效地发展素质,下面我就怎样让化学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谈几点认识:

1注重预习环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预习环节,预习环节是学生独立进行的学习过程。在预习时,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把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标记,以便在课堂上进行重点学习。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学习,使他们快速消除思维障碍,有效掌握化学知识。在预习时,教师可以设计预习问题,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新知识,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完成预习环节后,学生可以主动做教材中的练习题,检验通过预习是否掌握了教材中的内容。通过阅读、思考、做题、标注等环节,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整体的了解,对不理解的问题做上标记,在课堂学习中,他们能针对这些知识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理解和思考。在预习基础上进行的化学学习,使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所侧重,课堂时间利用的更有效率。

2要營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精神

人们都知道,好奇心是人们认识未知领域的好向导。抓住这一契机,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学生就会把潜意识状态的好奇心变为自觉求知的创新意识。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要重视激趣。过去学校教育主要采取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听、记、读、背、练的方法,这就容易培养出熟练操作型和单纯模仿型的人才。如今人类社会迈入信息时代,人的创造力的发展是素质教育追求的根本目标。开展创新教学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是面向新时代化学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教师应抓住教改机遇,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化学课堂上,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事实,在演示化学实验时,学生总是忍不住挤到讲台边观看有趣的实验现象,大胆一些的还找老师“讨”一些化学药品想自己也试试,这些现象表明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们完全融入了课堂教学中忘却了自我,他们有表达的欲望,有相互交流的愿望,都闪现出创造性火花。那么,这时教师应该给予肯定、扶持,这样才能有一个激发学生创造的宽松环境,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有些“标准”。只有在民主宽容的气氛中,学生才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发展其创造性品质。如果要求学生人人正襟危坐,个个屏气闭嘴,规规矩矩举手,等着点名后再回答出千篇一律的答案,这在我们现代教学中是应该摈弃的。

3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在新课改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不再仅是进行知识传授,而是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师生互动,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使他们能够掌握化学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不断取得学习中的进步。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分类”时,为了让学生记住本节中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进行学习,还可以向学生渗透思维导图的学习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能有条理的掌握各种不同的物质和它们的分类,使知识系统化。在师生互动中,对于化学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关注,采用引导和鼓励的方式,让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复习学过的知识。随着掌握的化学知识不断增多,这些学生能够从学习中获得乐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提问、积极讨论等环节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4动手实践,激活创新能力

化学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标志是“以实验为基础”,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熟悉每一个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化学实验现象,分析是理论联系实际,揭示事物本质,掌握事物变化规律的途径。学生对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学习的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自然倾向的激发。教师必须注意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另外,教师应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探究性行为,允许他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受挫折的磨练,并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化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活动,可以把观察、实验控制、收集事实、分析和统计结果等科学方法融于一体。在实验中应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这些是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在未来社会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

5结语

总之,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创造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教学,在学生精神不振时让他们振作,在学生茫无头绪时给予启迪,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受益终身。同时让教师的劳动闪现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这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的。

作者简介:李晓霞,(1966-),女,汉族,重庆江津人,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校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化学与环境、思想教育等。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