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患者自杀意念与失眠关系研究
2018-06-06张丽丽孙建华石贺敏陈哨栗克清张云淑
张丽丽 孙建华 石贺敏 陈哨 栗克清 张云淑○☆
自杀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国内外研究显示,如情感障碍、焦虑障碍、物质使用障碍等精神障碍患者更易出现自杀相关行为[1-3],这些精神障碍患者即使经过住院治疗,在出院后短期内仍有较高的自杀风险[4-6]。但有研究却指出,自杀死亡和精神障碍本身并无明显相关性[7]。因此,有必要继续在精神障碍患者中探讨潜在的自杀相关危险因素。BERNERT等[8]指出较差质量的睡眠,往往会以噩梦、失眠等形式干扰睡眠中情绪调节过程,会对精神产生消极而持久的影响,可能使睡眠和自杀相关。睡眠问题往往是某些常见精神障碍的主要症状之一[9],但在精神障碍患者中,失眠对自杀的影响尚不明确[10],尤其国内尚缺乏相关文献报道。因此,本研究将对精神障碍患者中失眠和自杀的关系进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抽取2016年9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由精神科专业医师根据《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CD-10)[11]相关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评估,再次明确受试者的精神障碍诊断;②愿意配合调查,并取得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失语、听力障碍;②患有精神发育迟滞;③患有失眠症外其他睡眠障碍,如嗜睡症、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行症、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睡眠相关运动障碍、睡眠清醒昼夜节律障碍等;④严重认知损害、意识不清、谵妄或病情危重,不能准确完成问卷调查者。
共纳入受试者608例,完成问卷调查559例,有效率为91.9%。其中精神分裂症316例,双相情感障碍94例,抑郁发作113例,焦虑障碍9例,其他精神障碍27例(包括使用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离(转换)性障碍,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等);男性261例,女性298例;年龄 18~60岁,平均(39.38±13.81)岁;学历为小学及以下 133例,初中242例,高中及以上184例;未婚146例,已婚322例,其他91例;职业为农民383例,其他176例;居住情况为农村412例,城市147例;伴发躯体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肺气肿、支气管炎)、高脂血症)者173例,无躯体疾病者422例。本研究经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及监护人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情况 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婚姻、居住情况、诊断、合并躯体疾病等内容。
1.2.2 睡眠评估 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自评最近 1个月总体睡眠质量。该量表包括7个因子,分别为主观睡眠质量(因子I)、入睡潜伏时间(因子II)、实际持续睡眠时间 (因子III)、睡眠效率 (因子IV)、睡眠问题(因子V)、催眠药物使用情况(因子VI)及日间功能(因子VII)。每个因子按0~3等级评分,累积各因子得分即为PSQI总分。总分0~21分,≥7分提示睡眠障碍,得分越高表示睡眠状况越差[12]。该量表Cronbach'sɑ系数为0.85[13]。
1.2.3 失眠症诊断 由1名精神科专业医师根据ICD-10诊断标准,将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11],但不符合其中嗜睡症、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行症等其他睡眠障碍诊断标准的个体诊断为失眠症。
1.2.4 自杀意念评估 采用中文版Beck自杀意念量表(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SSI)调查精神障碍患者最近1周或既往最消沉、最抑郁或自杀倾向最严重的时候对生命和死亡的感觉,以判定自杀意念[14-15]。本研究中,通过SSI评估,如患者既往任一种情况下被认定为有自杀意念,将其归为自杀意念组。该量表由19个条目组成,分为主动自杀意愿(10个条目)、具体自杀计划(3个条目)和被动自杀意愿(3个条目)3个因子,剩余3个条目不归入任何因子,每个条目按0~2分计分。受试者首先完成前5个条目,如果第4条目(您主动尝试自杀的愿望程度如何)和第5条目(您希望外力结束自己生命的程度如何)都选择“没有”,则视为没有自杀意念,问卷结束;如果这2个条目任意1个选择“弱”或者“中等到强烈”,则认定为有自杀意念,需要继续完成后面的14个条目。量表总分0~38分,得分越高,自杀风险越高。该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ɑ 系数为 0.84~0.89[14-15]。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自杀意念有无用例数和构成比描述,年龄、PSQI评分符合正态分布,用±s描述,在自杀意念组和非自杀意念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居住情况、躯体疾病有无、是否失眠症,用例数和构成比描述,在自杀意念组和非自杀意念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是否存在自杀意念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居住情况、是否伴有躯体疾病、PSQI评分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自杀意念相关因素,上述自变量全部纳入回归模型。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自杀意念组与非自杀意念组特征调查的精神障碍患者中有自杀意念32例,无自杀意念527例。自杀意念组和非自杀意念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居住情况、是否伴有躯体疾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杀意念组和非自杀意念组失眠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5,P<0.01),且两组间 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P<0.01)。 详见表 1。
2.2 精神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相关因素Logistics分析示,PSQI评分和自杀意念相关,PSQI评分高者相对于PSQI评分低者,出现自杀意念的风险增高(OR=1.21,95%CI:1.12~1.32)。余变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3 讨论
既往国内研究关于自杀、睡眠问题的探讨多在抑郁障碍患者中进行[16-18],对于其他精神障碍中睡眠问题和自杀关系的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以精神障碍患者为对象,发现自杀意念组失眠症的发生率高于非自杀意念组,自杀意念组PSQI评分明显高于非自杀意念组,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精神障碍患者中PSQI评分与自杀意念相关联,是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自杀意念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居住情况及是否伴有躯体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肺气肿、支气管炎)、高脂血症)相关无统计学意义。
表1 自杀意念组和非自杀意念组精神障碍患者特征
表2 精神障碍人群中自杀意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一项多中心研究对5189例综合医院门诊患者进行调查,发现性别、居住情况、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失眠、抑郁发作、双相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均和自杀风险有关[19]。本研究结果与之相一致的是均发现失眠和自杀相关,但本研究并未发现性别、居住情况、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与自杀意念有关。分析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一方面可能与研究对象不同及样本量大小有关,上述研究以4家综合医院筛选出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而本次研究是以1家精神病专科医院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且前者的样本量要比本次研究更多;另一方面,本研究未像上述研究探讨抑郁发作、双相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和自杀的关系,因本次研究重点在于探讨精神障碍患者自杀意念和失眠的关系,同时由于随机纳入研究的精神障碍患者病种多样,部分样本量较小 (如559例受试者中只有9例焦虑障碍患者),故分析不同精神障碍患者自杀与失眠的关系其结论代表性较差,这也是本次研究后续需完善的问题之一。国外另一项研究在6700名军人中进行调查,发现精神障碍(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发作、焦虑障碍、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失眠均与自杀意念有关,且二者可成为近一年自杀意念的独立预测因子,在过去一年被诊断过精神障碍的患者中,自杀意念发生率在无失眠患者中为7.2%,而在长期失眠患者中高达22%[10]。该结论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次研究也发现精神障碍患者中,自杀意念组失眠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自杀意念组。
本研究提示,临床工作中,对于存在自杀意念的精神障碍患者,其失眠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设计仍存在自身局限性:首先,在精神障碍患者中探讨失眠和自杀相关性的问题上存在一定困难,睡眠问题常常是某些精神障碍,如抑郁发作、广泛性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也可作为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因此,控制精神障碍变量才能更好地阐述失眠与自杀的关系,此次研究样本量偏小,同时缺少非精神障碍者及出院后病情稳定精神障碍患者作对照,故不能消除疾病本身的影响;其次,本次未实施多中心研究,不能按精神障碍诊断进行分层分析,使结论代表性有限;另外,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只能得出失眠和自杀意念相关,而不能做因果推论。故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完善上述局限性,使结论更为可靠和有代表性。
[1]NORTON PJ,TEMPLE SR,PETTIT JW.Suicidal ideation and anxiety disorders:elevated risk or artifact of comorbid depression?[J].JBehav Ther ExpPsychiatry,2008,39(4):515-525.
[2]姚坚,黄悦勤,阮冶,等.昆明市15岁及以上居民自杀相关问题现况调查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7):536-540.
[3]PFEIFFER PN,BRANDFON S,GARCIA E,et al.Predictors of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depressed veterans and theinterpersonal theory of suicide[J].JAffect Disord,2014,152-154:277-281.
[4]TROISTER T,LINKS PS,CUTCLIFFE J.Review of predictors of suicide within 1 year of discharge from a psychiatric hospital[J].Curr Psychiatry Rep,2008,10:60-65.
[5]YIM PH,YIP PS,LI RH,et al.Suicide after discharge from psychiatric inpatient care:a case-control study in Hong Kong[J].Aust N Z JPsychiatry,2004,38:65-72.
[6]GIULIA F,ADELE N,DORIAN AL,et al.Taking care of suicidal patients with new technologies and reaching-outmeans in the post-discharge period[J].World JPsychiatry,2017,7(3):163-176.
[7]NOCK MK,DEMING CA,FULLERTON CS,et al.Suicide among soldiers:a review of psychosocial risk and protectivefactors[J].Psychiatry,2013,76(2):97-125.
[8]BERNERT RA,JOINER TE.Sleep disturbances and suicide risk: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Neuropsychiatr dis Treat,2007,3(6):735-743.
[9]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mental disorders[M].5 th ed.Arlington,VA: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2013.
[10]RICHARDSON JD,THOMPSON A,KING L,CORBETT B,et al.Insomnia,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a National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active Canadian Forcesmembers[J].BMCPsychiatry,2017,17(1):211.
[11]世界卫生组织.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M]//范肖东,汪向东,于欣,等,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12]刘贤臣.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增刊):375-381.
[13]路桃影,李艳,夏萍,等.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重庆医学杂志,2014,43(3):260-262.
[14]BECK AT,KOVACSM,WEISSMAN A.Assessment of suicidal intention:The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J].JConsult Clin Psychol,1979,47(2):343-352.
[15]李献云,费立鹏,童永胜,等.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在社区成年人群中应用的信效度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4):250-255.
[16]郭家梅,曾可斌.中国人群抑郁症自杀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38(12):1495-1499.
[17]成媛媛,王越,刘学,等.老年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意念及相关因素研究 [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24(11):1005-1007.
[18]李可进,童永胜,殷怡,等.自杀相关研究者识别抑郁症状的不同方法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7,43(5):266-273.
[19]LIH,LUO X,KE X.et al.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suicide risk among adult outpatients at several general hospitals in a Chinese Han population [J].PLoS One,2017,12 (10):e018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