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变与不变之间 构建生态素养的课堂
——以《圆柱表面积与体积练习》一课为例
2018-06-06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杨承军
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 杨承军
课堂教学在为学生今后可持续性发展学习夯实基础的同时,还应当充分展示学生的生命价值。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水平,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为此,我们倡导“数学生态课堂”,实质就是倡导人本主义的课堂,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课堂教学。应该说,把教育生态原理引进数学课堂,在倡导核心素养的今天有着现实的意义。本文试以《圆柱表面积与体积练习》一课教学为例,谈谈生态数学课堂的构建。
一、不变中求变化,发展空间观念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他从哲学的角度感慨人生中变与不变的道理。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世界上的事物也是千变万化的,而变化中又蕴含着变与不变的因素。如何从“不变中求变化” “变化中抓不变”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也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变与不变的素材,教师钻研教材时应深入挖掘,并在教学之中无形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品质,帮助学生解决烦琐复杂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六年级学生已经认知了圆柱的特征,初步掌握了圆柱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自然和谐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展。
上课一开始,教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同桌合作交流,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能不剪、不折,通过不同的方法变出圆柱吗?比一比谁变出圆柱的办法又多又快。
学生汇报,出现以下三组6个不同的圆柱:
1.把长方形纸卷成一个圆柱,长是圆柱的底周长,宽是圆柱的高或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底周长。
2.绕着长方形的宽旋转一周成一个圆柱,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半径。
3.绕着长方形的这条对称轴旋转一周,变出了圆柱,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直径。
学生汇报后,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圆柱的形状后,教师课件动态演示。
教育生态学认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是课堂教学中主要的限制因子,教师要找准课堂中的限制因子,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提高课堂的效率。这个教学片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练习课缺少灵动创意,仅仅巩固已经学习的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让学生解决问题以巩固双基的做法。由一张看似不变的纸,让学生自由驰骋思维,大胆去想象、去创造,通过卷曲、旋转等方法,得出各种不同的圆柱体,从二维到三维的想象,让学生在自己头脑想象的过程中清晰地构建起图形表象,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给学生创建了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在有效激发起学生个体这一最基本、最活跃的生态因子的同时,教师能够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认知过程,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过程,关注数学素养,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起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二、变化中寻不变,培养深度思维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而变化中又蕴含着联系和不变的因素,从错综复杂的变化中发现这种联系和不变,往往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也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此,南开大学顾沛教授是这样阐述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变与不变”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联系和不变的比较辨析中,清晰准确地把握数学的本质特征,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学生通过创造圆柱活动变出六个不同的圆柱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此,我们设计一系列相关联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观察围成的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变化,从中体会到要探究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本质就是探究这张长方形纸长、宽之间的密切联系。
师:刚才同学们用围和旋转的办法将一张长方形纸变出了6个不同的圆柱(课件呈现三组不同的圆柱,如图1),上面的叫矮圆柱,下面的叫高圆柱。
图1
师:比较每一组里的矮圆柱与高圆柱,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矮圆柱与高圆柱比,谁的体积大?
生:矮圆柱与高圆柱比,谁的表面积大?
师:你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比较每组矮圆柱与高圆柱,你们大胆地猜一猜体积和表面积有何变化?你们再猜一猜:在变化中什么没有变?
学生猜测后,教师板书:圆柱的侧面积不变,表面积和体积变了?
同桌合作进行验证,验证过程使用计算器。
学生汇报。
第一组学生:我们验证了第一组围成的两个圆柱,侧面积不变,表面积和体积变了。
师:侧面积不变你是怎么验证的?
生:我计算的,都是等于600平方厘米。
师:除了计算还有没有其他更快的方法?
生:我认为不用计算,它们两个圆柱的侧面都是这张长方形纸啊!
师:真棒!这里可以不计算的。表面积你们也是计算吗?
生:矮圆柱表面积是 757cm2,体积是1570cm3;高圆柱表面积是 656.52cm2,体积是847.8cm3。
生:侧面积不变,矮圆柱的表面积比高圆柱的表面积大,因为底面积大,这也可以不计算。
师: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思考。
第二组学生汇报:我们验证了绕长和宽旋转的两个圆柱,侧面积不变,表面积和体积变了。我们是通过计算验证的。
师:侧面积不变?你们能列出算式吗?
生:矮圆柱的侧面积是这样列式的:30 × 2 × 3.14 × 20。高圆柱的侧面积是:20×2×3.14×30。因数的个数一样,因数也一样,积肯定相等,不用计算了,侧面积一样,底面积矮圆柱大,表面积也大。
师:太棒了,掌声响起!计算是一种办法,对比因数和它的个数就能知道谁的侧面积大了,这也是很好的办法呀!
第三组学生汇报:我们验证了分别绕长方形两条对称轴旋转的两个圆柱,侧面积不变,表面积和体积变了。
师:刚才各组通过观察、计算、推理、比较等方法得到了什么结论?
生:每一组圆柱的侧面积不变,表面积和体积变了。
师出示数据统计表,如图2:
图2
师:老师把你们刚才验证的数据整理在一张表中,观察这张表,还发现了每一组里的两个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生:侧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底面积越大,表面积和体积也越大。(师板书)
郑毓信教授认为:“数学学习的一个主要价值就是有利于人们思维方式的改进,并能使人们逐步学会更清晰、更合理、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学生对比高、矮不同的圆柱,思考并提出“哪个圆柱体积大?哪个圆柱表面积大?” 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同时产生这样的直觉思维:用同样一张纸“变”的两个圆柱,侧面积不变,矮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更大,抓住这一有效的思维契机,教师顺势诱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根据猜想怎样进行验证?由于学生的个体思维发展不同,选择验证的方法也不同,在这样的生态课堂中,教师遵循耐度定律、最适度原则,在思维强度上控制在一定范围,提高课堂效果。这一个教学片段中,因为充满了平等、充满了尊重,学生由直觉思维到合情推理,由一张纸变成圆柱,进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不充满着智慧的挑战,学生思维的深度得以不断提升。
三、探究中建模型,提升数学素养
对于新课程来说,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在这种意义下,数学建模是非常重要的。而所谓数学模型,是指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的特征或数量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构建理想课堂,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就应该让学生经历探究数学规律的过程,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了解数学、认识数学。教学中,我们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来进行。
通过同样一张纸“变”出不同的圆柱,当学生提出“侧面积不变,矮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更大”时,教师一般组织学生通过计算加以验证,得出结论后这节课就完成了。我们认为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需要教师有更长远的眼光,有更高的教学目标追求,既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就需要教师适时渗透数学模型思想,这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会持续地、隐性地影响一个人从事数学以外活动时的思维和做事方式。为此,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下面的探究:
师:这是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研究三组圆柱得到的结论,通过一张长方形纸围或旋转得到的每组圆柱,我们发现:每组圆柱侧面积相等,底面积越大,表面积和体积越大,我们还能用其他办法验证这个结论吗?
生:我再用一张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变出圆柱来验证。
生:我用长25厘米、宽12厘米的纸变出圆柱验证。
师:说得完吗?那怎么办?
生:老师,可以用字母代替。
师:好办法,如果长为acm,宽为bcm,你能算出B组两个圆柱的体积比吗?
学生建模后汇报:
师:今天回去后大家用这种办法算出A组、C组的两个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比。
师:同学们,你们即将升入中学,在中学数学里很多时候要用定义定理来证明结论,今天的学习对你们未来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学生在课后均完成了其他两组的建模作业。
生态的数学课堂注重从教育生态链法则反思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与终身发展。眼界决定境界,因为自然和谐,所以师生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学生很自然地提出用字母验证,这就是构建数学模型;因为尊重个性,所以优秀的学生能自己用字母验证了B组圆柱的体积比,而老师并没有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要达到如此高的要求;因为开放、共生,所以课堂上没有建模的孩子在优秀学生的影响下产生想成功的心理,回家后也努力验证。
生态的数学课堂,顺应自然、尊重个性、返璞归真、教学相长,学生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核心素养才能从课堂中生长出来,才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1]陈旗敏.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课堂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1):110.
[2]张连明,数学模型.“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