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六朝人面纹瓦当
2018-06-05谢小青
摘要:人面纹瓦当有别于六朝其他种类的瓦当。该瓦当当面用人面造型,个个形态各异,但喜怒哀乐的表情俱全,几乎没有重样之作。本文用五官中的眼睛和嘴巴分析了人面纹瓦当的造型特点,并总结出了六朝工匠们用对称性、抽象夸张、以浅浮雕的形式加线面组合的装饰手法来丰富人面纹瓦当,以做到瓦面的独一无二性;从巫术、历史以及从六朝时期的制度、文化、整体社会风貌的思想浪潮分析了人面纹瓦当的创作灵感。人面纹瓦当反映出六朝时期对开始人的关注,也反映出六朝时期的的高超的艺术创造力和强大艺术精神力量。
关键词:六朝人面纹瓦当;线面组合;夸张;以人为本
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屋檐顶端的盖头瓦,体积不大,但它在中国古代建筑里是缺少不了的一个建筑构件。作为一种建筑构件,瓦当实用与审美的功能于一体,集合了绘画、书法、雕塑等造型艺术,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信息。六朝瓦当被发掘后,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与关注。人面纹瓦当是六朝瓦当中十分特殊的一类,当面的人面表情丰富生动,神态各异,从目前已发现的人面纹瓦当来看,几乎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面样式,可见它的创新性与制作的独特性。
一、六朝人面瓦当的造型特点分析
不同时期的瓦当,有着不同的时代特点。六朝瓦当自成体系,在我国古代瓦当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据考古专家断代,六朝人面纹瓦当主要活跃在孙吴至东晋时期。公认最早的一枚人面纹瓦当出现在燕国。
眼睛在五官情绪表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眼睛的造型塑造对人面的情感表达产生巨大影响。与现实生活中各色人面五官长相一样,瓦当的眼部刻画多样,大体分为有眼眶形状的、有眼珠的、线条形的、块面状的四种类型。有眼眶形状的,表现为眼大突出,给人祥和神态、与世无争的感觉;有眼珠的,把眼珠刻画的细小,给人活泼精灵的动态感;线条形的眼睛造型里眼珠难区分,运用线面结合的技法,表达形式创新。块面状眼睛无眼眶无眼珠,给人一种可爱的喜感。
(见图1)
嘴部造型表现分很多种,可以为“一”型、方形、椭圆型、两瓣拼合型。不同类型的口部造型所表达出的情绪是不同的。“一”型口给人以谨慎之感觉;方形口表现的是嘴巴张开的一个状态,形成一个“口”字,一般方形口口中有露舌或露齿,露舌给人有种木讷之感,露舌略显凶相;椭圆形口,也分吐舌的与露齿的;两瓣拼合型口,就是把嘴唇抽象成两瓣,分别上翘,给人俏皮活泼、楚楚动人之感,十分可爱。
(见图2)
从图1图2图3观察人面纹的眉、鼻、须的造型特点技法亦是如此,鼻子像树干、三角形、梯形,有长有短,眉毛分直眉、眉弯、眉上有毛无毛等,表达手法多样。人面纹瓦当通过工匠之手刻画了几乎没有重样的形态各异的表情造型,我们仿佛看到了各色各样的人,有开心天真的孩童、美丽优雅的女子、意气风发的学者,满腔怒火的大汉,睿智可爱的老者……
(见图3)
二、六朝人面瓦当的装饰手法分析
六朝人面纹瓦当因为瓦面装饰纹样像人面,故名“人面纹”。人面纹或哭或笑的情绪,瓦面传神生动。瓦面纹样可分为眉、眼、鼻、口四部分,以胡须、面颊肌为面部修饰。
1、对称性构图
对称结构与中心对称结构构图在视觉上给人匀称之感。人面纹瓦当就有对称构图的特征。古人以对称为美的观念用在建筑、容器等物品上,瓦当自然也受当时审美观念的影响。观察图1图2图3,匠人们将眼睛、眉毛、面颊肌等都用了对称结构构图,都充分把人物的情绪状态展示出来。经过工匠们创造性的艺术制作,瓦当的人面构图稳定感很强,严谨也生动,并不呆板。
2、线面组合
线,又称线条,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元素之一。人面纹瓦当正是充分运用了线条的魅力,将不同线条特质融入了复杂的人面当中,使得单一的圆形轮廓不再单调乏味,而是具有了多种形式的生命面孔。六朝时期受到当时“道骨清风”社会风气的影响,都比较推崇和擅长用线条。人面纹瓦当中,可以找到许多“线”的要素,脸孔的圆线,边轮的放射线,眉毛的弯线,胡子的短线和长线等等。
人面纹瓦当也充分使用面,让人面看起来更加立体生动。最大特点就是它凸起的圆形面颊,除此之外眼部的圆形、鼻部的树状形,嘴部的椭圆形等等都是面的运用。面的运用比起单纯地用线勾勒,更具有体量感,也更强化了五官的整体造型。
瓦面采用线面组合的装饰手法结合浅浮雕的技术形式呈现主体人面造型,突出了艺术美感,具有极强的装饰感。
3、夸张概括
夸张是艺术处理的常见手法。六朝人面瓦当在人面纹的塑造上,工匠们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将其夸张到极致,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突出,表情更加生动。人面纹瓦当抛开生活原型中人具有的立体、色彩、明暗特征,省去了对头发、耳朵的精细刻画,着重于眉、眼、口、鼻、须的描绘,将五官夸张概括为形状不同、大小不等的几何形,用概括性的线面组合模制出生动的人面形象。如果没有这些夸张的处理,人面纹瓦当呈现出来的就是“千人一面”效果了。
从线面组合的运用、对称性构图形式到夸张抽象的造型装饰,匠人们用高度概括、追求简洁的艺术理念,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带给了我们深刻的人面纹瓦当艺术。
三、人面瓦当纹的视觉审美分析
从人面纹瓦当的图例可以看到,瓦当当面是一个个神态各异,性格鲜明的人物,儿童、女子、大汉,学者,老者……这些人面图像基本没有雷同,当时的工匠们为什么不用统一的模子减省人面纹瓦当的制作过程,而要费时费力地制作出这么多不同形象的人面,这些人面形象的原型又是些什么人?作为瓦当图案又有什么特别的意義?
傩面具造型特征有如神人头颅,在祭祀的过程中沟通着天地神灵,傩面具是必不可少的祭祀道具。因为远古先民认为“傩”是保护人类躲避灾祸的福泽,可以“惊驱疫厉之鬼”。人面纹瓦当被赋予了与傩面具相似的头颅崇拜,具有沟通神灵的功能。
六朝时期社会政局动荡,造成人口流动迁徙十分频繁。胡人长期生活在战乱当之中,性格生猛剽悍,长相也略显凶悍。汉人觉得胡人的怪异人面,被赋予了辟邪的直接含义,具有恐吓震慑的威严,祈福平安。所以匠人以胡人五官为模仿对象进行创作。
六朝是一个纷乱的六朝。它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第一个重视人与人精神的朝代。六朝人在水深火热中寻求自己的精神归宿并寻找合适的载体将其表现出来,人面纹瓦当便应运而生了。六朝以前的统治者以儒家推崇的礼乐制度为代表,讲求以仁为本,神人共和;而天人感应论将个人的主观能动价值摧残到了最低点;道家为代表的超功利美学讲求自由本心,将个人的主观能动价值凌驾于伦理之上。长期的战乱年代,对生命脆弱易逝的悲凉,促使六朝人对生命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理解。人面纹瓦当以“人”為主体,做到了“以人为本”,将人最真的六欲表现出来。也有学者分析,当时匠人们是根据自己和同伴的模样而进行模制刻画的,一顿一挫、一弯一曲的变化表达着自己或者同伴不同的情绪。
结语
六朝人面纹瓦当表达抽象,各色各样的表情充溢着生命之气。虽然现在的圆形的人面纹瓦当的存在形式消失了,但我们看到匠人的创作之源,看到一个朝代的视觉审美样式。不同的五官造型特征,多变的装饰组合搭配手法,人面纹瓦当的存在是一代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是他们造就了这种精湛的艺术品,流芳百世。
参考文献:
[1]吴成国.《论六朝巫术文化传统的起源》[J].《中国文化研究》,2009.01
[2]索德浩、刘雨茂.《汉代胡人形象面具考——从成都金堂李家梁子 M23 出土一件胡人形象面具谈起》[J].《考古与文物》,2011.05.
[3]贺云翱.“六朝瓦当”研究回顾及对若干问题的探讨[J].东南文化,2011(2).
[4]王安霞 苏 玮.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J].创意与设计,2015
[5]刘璐璐.《南京出土人面纹瓦当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6]苏 玮.《六朝人面纹瓦当视觉审美与符号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江南大学,2016.
[7]陈允兰.《南京出土六朝瓦当纹样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谢小青(1991.3—)女,汉族,广东云浮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美术教育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