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2018-06-05杨梅张利华王浩黄鑫山

科教导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杨梅 张利华 王浩 黄鑫山

摘 要 2014年9月,上海首次启动中职——应用本科的贯通培养试点,通过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试行,中职生也有机会选择直升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招生的标准、培养目标的定位、一体化贯通培养计划的制订、各阶段一体化课程设计等是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中本贯通 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 培养计划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1.016

Several Thoughts about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onnection

YANG Mei, ZHANG Lihua, WANG Hao, HUANG Xinsha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dvanced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Shanghai Technics School, Shanghai 200437)

Abstract The tes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onnection was first started up in Shanghai in September 2014. From then on Graduated from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not any more the end of study. Stud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lso have the chance to go to college directly. But admissions standards, orientation of training target, integrated cultivation plan, integrated courses design and so on are important questions which must be considered thoroughly.

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onnection; talent cultiv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cultivation plan

国内外关于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主要包括三类:a.技能型人才; b.技术型人才; c.工程型人才。三者的差异主要体现为:(1)智力含量不同,传授的知识逐渐增多;(2)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从技能型到工程型,知识含量越高,应用知识的能力由弱到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由弱到强。目前国内的技术岗位呈现出两大趋势:(1)专业复合化;(2)职业岗位技术含量有所提升。这就促使职业教育所涵盖的知识、技能、综合能力必须随之同步提升。在职业教育培养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趋势下,构建职业教育的 “立交桥”,培养高技能复合应用型人才,这是职业教育的最终发展目标。

根据上海市教委发布的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方案,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若能通过上海市统一组织的转段考试,则可继续升读大学本科,称之为中本贯通培养模式。“中本贯通”学制试点为3+4 年,目前参加试点的专业主要为技术技能型。从2014年9月起,上海有5 所学校参与首批“中本贯通”试点,总计招生约120 人。2015年试点参与学校扩大到16个专业。

中本贯通培养模式的理想状态是实现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有机结合,但现实中两者的对接将面临两种教育类型的冲突和碰撞,主要包括培养类型、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冲突。本校的中本贯通专业培养试点,面对这些冲突,从岗位面向及所对应的专业能力入手解决上述现实问题。

1 中本贯通招生标准

“中本贯通”培养模式的招生对象,为符合上海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报名条件的本市常住户籍应届初三学生,学制七年。中等教育段入口:填报该志愿的考生须参加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成绩达到上海市公办普通高中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以上,按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高等教育段入口:中职阶段学成后,须参加转段考试,转段考试由上海市统一文化课考试和学校技能水平测试组成,其中文化课成绩占50%,技能水平测试成绩占50%。学校按文化课成绩、技能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考核情况,单独划线,单独录取。

2 培养目标的定位

综合分析上海模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该领域人才供应状况,基于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需要,可以得出: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供应严重不足,而具备下列能力和知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将是目前及未来的人才培养的核心。

(1)一人多岗:上海3000余家模具企业、特别是产业链中游模具急需融合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工艺师、模具装调师、生產现场管理于一体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

(2)融合多领域知识:要求具有较扎实的机械、数控专业知识、模具材料及热处理知识、冲压工艺和塑料成型工艺知识、模具制造工艺知识、先进材料及成型技术等。

(3)一人多能:强调技能——会操作数控设备如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会操作注塑机和压力机,能装配和调试模具;懂技术——熟悉制造工艺、成型工艺,能设计冲压模具和塑料成型模具等;能指导——指导模具钳工高质量装配和修研调试模具,缩短模具生产周期,为上游企业提供优质模具和产品。

(4)专业对接地方产业:围绕汽车和信息产业,以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技术、多工位级进模具技术、精密注塑技术为核心,开展模压一体、模塑一体、模夹一体等培养,提升零件成形整体解决方案和工程服务等能力。

(5)着眼未来发展:智能化是未来的趋势,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基础,材料成形CAE分析、工装模具CAD及数字化加工以及多领域集成是一个重点。自动化、绿色制造是未来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能用先进技术武装、首脑并用,懂成形自动化(机械手)和节能环保的人才是未来的趋势。

综上所述,在人才需求和供给调研数据分析基础上,确定中本贯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先进制造业模具领域,具备模具成形技术理论基础,形成较强计算机辅助模具及其制造工艺设计能力,掌握扎实数字化加工实践技能,能解决生产现场复杂、综合性问题的高素质工程、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

3 一体化贯通培养计划的制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岗位面向模具领域生产一线,掌握数字化加工实践技能、熟练应用CAD/CAM技术的模具制造工艺师与模具设计师,以及能解决生产一线问题的现场工程师等,也可从事模具生产管理,以及模具相关应用领域的技术研发、技术服务与技术支持等工作。根据专业岗位面向,对专业能力进行分析解剖,如表1所示:

在分析专业岗位面向及专业能力结构要求基础上,制订一体化贯通培养计划,充分突出专业特色:

(1)着眼职业发展,注重关键能力培养。关键能力是学生获得为完成今后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而具有的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是专业技能与技术发展、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石。包括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外语应用能力、逻辑推理与思维能力、数学工具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代化手段开展工程制图以及管理的能力等。

(2)面向紧缺岗位,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针对模具行业的岗位需求调研,着力培养学生的模具设计能力、模具制造工艺能力和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模具设计能力为熟练应用数字化设计工具从事模具数字化设计;模具工艺能力包括掌握数字化加工实践技能、模具装调与维修技能、模具工艺编制与实施等。

(3)提升层次,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并重。在强化实践技能基础上,通过拓展专业理论学习,提升模具成形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能力,模具制造工艺的革新能力、模具设计流程的优化能力、多种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应用能力,以及模具生产工装的改进与设计等。

4 3+4分段贯通培养一体化课程设计问题

推行中本贯通,核心目的不是为了给中职学生提供更多简便的升学途径,而是要通过长学制试点,培养能符合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传统的学制通常都是按3至4年进行设计的,其优势在于给学生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多次选择机会,有利于教育公平;同时由于每向上提升一级均须通过严格的选拔考试,因而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其弱点则是不利于学生在某一领域专项能力的发展。这种学制模式对于普通教育来说是比较适合的,因为普通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所需要的是通才,适度的专业转换反而有利于其人才培养。对技术型人才来说,其形成过程则有着不同规律,它不仅要求从较早的年龄开始,而且需要在较长时间内专注于某一领域。

职业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因此职校生的学习内容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前的岗位需求,还应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岗位变化。因此,在设计中职阶段和本科阶段教学时,更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和职业成长的规律,为学生就业后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职业成长是指学生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复杂工作任务的过程,这就要求理论课程教学遵循认知规律,实践教学遵循难度从基础渐进变化到高级。在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应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和本科院校的现状:中职需加强实践环节,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本科院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则需以技术应用为导向,但并不是抛弃自身特点。一体化设计中本贯通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时,要遵循学生认知形成规律,同时发挥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优势、本科院校的理论科研优势。中职学习阶段突出工作任务导向,而本科学习阶段则应加强理论和复杂的情境化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中本贯通的合理性[J].职教论坛,2015(9).

[2] 夏建国,赵军.从结构到建构:論中本贯通的实践逻辑[J].教育与职业,2016(7).

[3] 刘振海,胡修江.“3+4”中职与本科分段贯通培养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以山东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

[4] 兰小云.现代职教体系内部有机衔接的现实思考——以上海中高职贯通为例[J].职教通讯,2015.

[5] 刘志选.现代职教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