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童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
2018-06-05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为某种疾病病人提供最佳护理质量的一种护理模式[1],它是以时间为横轴,以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日程计划表,对何时进行何种操作进行详细说明与记录,使病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得到最佳的护理。护理工作不再是以往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待医生的指示后才能为病人实施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2]。临床护理路径能使病人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并主动参与到整个护理过程中,增强病人自我护理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以主动护理和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包茎及包皮过长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最佳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美观、痊愈快等优点[3]。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包皮环切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临床路径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8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包皮环切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40例,年龄10岁~14岁,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40例,年龄10岁~14岁,采用常规护理。两组患儿均排除先天性外生殖器畸形,如隐匿阴茎、璞状阴茎、尿道下裂等,在平均年龄、包茎比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1.2 干预方法
所有患儿均行包皮环切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根据包皮环切术患儿围术期护理特点制定出患童皮环切术临床护理路径表及包皮环切术患儿满意度调查表,做到有计划、有预见、规范化、标准统一的护理。此临床路径护理表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与健康指导、执行日期、执行时间、执行者为纵轴。见表2。
表2 儿童包皮环切术临床护理路径
1.3 评价指标与标准
统计两组患儿切口活动性出血、疼痛、感染、再粘连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切口出血:术后切口有活动性出血或渗血;切口疼痛:护士采用面部表情疼痛评估量表[9](包括快乐到悲伤及哭泣的6个不同表现的面容)进行评估,让患儿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一张最能表达其疼痛的脸谱;切口感染:主要观察切口处出现红肿、异味及脓性分泌物[10];再粘连:观察术后包皮与阴茎头有无纤维粘连[11]。满意度调查表针对包皮环切术的围术期护理特点,制定包括活动指导满意度、排尿指导满意度、饮食指导满意度等20项问题,分为满意(5分)、基本满意(3分)、不满意(1分)3个级别,总分≥90分为满意,<9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非参数统计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切口出血、疼痛、感染、再粘连的发生情况的比较 例(%)
2.2 护理满意度(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3.1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减少包皮环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包皮环切术的手术部位较私密,患儿所穿裤子的材质、大小、厚薄等均与术后切口疼痛紧密相关,故本研究选择同一季节的手术患儿,避免因季节不同造成统计差异。有文献报道,包皮环切术在无其他禁忌情况下,手术的最佳年龄应选择在4岁~14岁[12]。患儿年龄小,又大多是独生子,普遍存在对手术的恐惧感。此外,患儿家长对手术风险及预后的担忧,心理负担很重[13],对治疗及护理的要求也会相对更高,所以规范化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临床护理路径是护理工作的时刻表与计划表,它要求所有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路径工作[14],它的标准化、规范化及程序化护理,为低年资护士提供了工作指南,使护理工作标准统一、有章可循,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当包茎及包皮过长患儿入院时,护理人员主动向患儿及其家长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的要求、目的和优势,耐心讲解,使患儿及其家长清楚整个住院过程及护理流程,并根据路径要求认真完成入院宣教、健康宣教、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工作并做好记录。结果试验组的切口疼痛、感染、再粘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切口活动性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不排除小数据导致。以上研究提示临床路径护理能减少包皮环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3.2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加强了护患沟通。患儿入院时床位护士热情接待并主动介绍自己,关心患儿并耐心解答患儿及其家长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术前主动为患儿及其家长介绍手术方式、优点及注意事项,使他们了解手术并配合手术,消除紧张情绪。术后护士耐心地给予相关指导并经常采用鼓励、表扬等方式与患儿交谈,消除其不安情绪,及时听取患儿的主诉,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医生处理。患儿出院时床位护士主动给予详细出院指导、用药指导等。频繁的护患沟通能及时发现患儿及其家长的想法并能及时实施干预,有利于增强护患双方的信任感,改善护患关系,减少矛盾纠纷。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童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曾碧,张同燕.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围术期临床路径护理[J].四川医学,2013,6(34):929-930.
[2] 黄诗盈.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8):175-178.
[3] 邵彩霞,王晓亚,赵华.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包皮环切术的综合护理指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248.
[4] 凌洁卿.弹力网套在包皮环切术后伤口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8):2-4.
[5] 孙海春,傅晓玲,董兴敏.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应用效果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5,8(9):147-148.
[6] 何会文.周末套餐式集束化护理模式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4(6):69-71.
[7] 邱秀兰.床上书桌巧用于小儿尿道手术后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4(12):151.
[8] 李晶,熊亮,周慧群.舒适护理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5):82-83.
[9] 马绽梅,王芳,卢菊女.综合护理干预对包皮术后换药病人疼痛的影响[J].医药卫生科技,2015,20(1):199-200.
[10] 梁颖,林延双.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手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7(10):969-970.
[11] 杨迎春.小儿包皮环切术120例护理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2):176-177.
[12] 邱德芳,巴运芬.包皮环切术的最佳年龄及术后护理要点[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8):2357-2358.
[13] 李云霞.心理护理在儿童包皮环切术围手术期的作用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3):70-71.
[14] 王欣,李钰燕,马倩红,梁义.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7,6(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