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

2018-06-05况丽根张丽萍

关键词:循证股骨骨质

况丽根,张丽萍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336400)

股骨骨折是一种常见于临床的骨科疾病,由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增加了骨折发生率,所以老年人群是股骨骨折的高发人群。随着老龄化趋势加重,导致股骨骨折的发病率呈激增趋势,使老年患者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中所采取手术复位、固定治疗,但术后患者极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为此本研究对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实施分析,并总结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获取我院伦理会批准同意下,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开展本次研究,均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主动参与研究,并依据就诊顺序分为各60例的观察组与参照组。其中观察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62~71岁,平均年龄为(66.5±1.5)岁;参照组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61~72岁,平均年龄为(66.5±1.8)岁。两组各项一般资料间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术前常规宣教,告知相关注意事项,维持病房环境干净、舒适,定期通风消毒,指导患者术后饮食、用药注意事项,密切关注术后切口恢复情况,做好固定措施;指导并协助家属定期为患者患者进行按摩,并依据术后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

观察组:(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主要构成人员有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对组内成员进行知识及技能培训。(2)术前护理:术前评估患者病情程度,手术风险,并耐心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预期治疗效果以及成功治疗案例,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担忧情绪;(3)术后护理: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注意保暖;定期通风消毒,保持床单干燥清洁,定期对受压迫部位进行按摩,擦洗,必要时可加用气垫床;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瓜果蔬菜、高蛋白以及高热量食物加强营养摄入,指导患者饭后漱口,以患者身体状况及恢复情况制定早期康复锻炼,由床上被动训练向主动锻炼过度,直至下床负重行走。

1.3 观察指标

记录对比两组护理后的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Harris评分共包含关节功能、疼痛、畸形以及屈曲活动度等四个维度,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优秀,80~89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70分以下则为差[1]。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0对研究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中的所有计数资料均选择n(%)表示,计量资料选择±s表示,所获取的结果分别用x2以及t进行检验。若获取的P值<0.05,则进一步证明了两组间所存在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远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参照组,其两组各项指标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及Harris评分情况 [n(%)]

3 讨 论

本次研究中对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老年患者施以循证护理,针对术前患者可能存在的恐惧、担忧心理,及时通过讲解治疗预期目标等相关知识,加强患者对治疗的了解和认识,缓解其不良情况,提高其治疗配合度;针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体质较弱、机体抵抗力及预后能力较差,卧床时间较长,容易发生压疮、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等术后并发症。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同比参照组更低,Harris评分更高,由此表明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更利于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对患者术后恢复也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杨海燕.循证护理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95-97.

[2] 张振芳.循证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81-85.

猜你喜欢

循证股骨骨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