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风湿性心脏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意义

2018-06-05

关键词:风湿性瓣膜心脏病

高 涛

(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川 攀枝花 617000)

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热引起的一种常见心脏病。主要是风湿性二尖瓣病变。风湿性心脏病多由风湿性心肌炎引起。该病累及瓣膜,可引起呼吸困难、心悸甚至心力衰竭,临床死亡率高。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并发症是心力衰竭,这是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本文对风湿性心脏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意义进行探究。选取2014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80名,实验组的40名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而对照组的40名患者则使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80名然后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每个小组40人。其中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3名,女性患者27名,年龄在44至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岁。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名,女性患者28名,年龄在45至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岁。所有的患者都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而且全部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个小组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方面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一般常规的西药治疗。阿莫西林胶囊0.5 g,一日三次,口服,盐酸雷尼替丁胶囊150 mg,一日两次,在用餐之前口服,胶体果胶铋胶囊150 mg,一日三次,餐前口服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

实验组在进行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还要使用中药方剂口服治疗。组方:茯苓、车前子各20 g;熟地黄、当归各10 g,黄芪、山药、肉桂各15 g,加水500 mL,取汁煎服,一天一剂。

1.3 评价指标

对两个小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等级以及SOD的水平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总体上来说,这80名患者在经过有效治疗之后,所有患者的SOD水平都有所升高,而心功能等级都出现来下降,但是在单独的指标上说,实验组的40名患者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心功能等级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这就说明实验组的的治疗效果相比于对照组来说更为优秀,这中间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的有效率为89%,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中间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等级以及SOD的水平(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等级以及SOD的水平( ±s)

组别 n 时间 SOD水平 心功能等级对照组 40 治疗前 24.5±1.2 3.8±1.1治疗后 29.4±1.4 3.3±1.2实验组 40 治疗前 24.8±1.1 3.8±1.2治疗后 34.1±1.6 2.7±1.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3 讨 论

风湿性心脏病是中国在心内科的常见病之一。它是风湿热对心脏瓣膜造成的一种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的研究表明,可能是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异常,相关的瓣膜功能异常、氧自由基、异常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的变化

近年来,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很高,由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常累及心脏瓣膜病变,并引起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力衰竭、心脏总瓣膜、心律失常等。该病是心内科常见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在冬、春季节发病率高。因此,及时正确的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疾病的危害,降低死亡率。中医认为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热的直接病因,导致心、静脉阻塞,血液不畅。其病机主要是风寒湿邪侵袭,心热。病分为气血亏虚型、心肾阳虚型、心血瘀阻型、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风湿性心脏病属于“水肿”和“心痹”范畴。治疗应以湿、痛为主。本次使用中医配方,黄芪具有温阳利水的作用,山药、枳实具有良好的湿痰、祛瘀止痛、养血安神、肉桂、熟地、安吉莉卡血瘀、舒经络,增加心脏的血流量。联合用药能有效调节心肺功能。因为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中医辨证分型,有很好的疗效。

从本文的结果来看总体上来说,这80名患者在经过有效治疗之后,所有患者的SOD水平都有所升高,而心功能等级都出现来下降,但是在单独的指标上说,实验组的50名患者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心功能等级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这就说明实验组的的治疗效果相比于对照组来说更为优秀,这中间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性心脏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确切,对比单纯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加速病人的痊愈,能够显著调节患者的SOD水平与心功能等级。

[1] 胡娇娇.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0):18-19.

[2] 刘建伟.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1):96-97.

[3] 胡学军.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7):25-26.

[4] 毛来法.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附172例临床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6(4):12-13.

[5] 毛小琼.风湿性心脏病术后心房颤动电转复的心电图分析及临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3):2023-2023.

[6] 张淑青.辩证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体会[J].饮食保健,2016,3(14):82-83.

[7] 赵建华.糖皮质激素在风湿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2016,29(z1).

[8] 张海峰.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9):76-77.

[9] 陈世蓉,高祖玲.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巨大左心房的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16(5):298-299.

[10] 韩 舟.二尖瓣置换术治疗风心病的疗效及术后脑钠尿肽水平的动态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7):47-49.

[11] 顾依群,牛 杰.73例风湿性心脏病病理及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7(5):265-265.

[12] 张正刚,朱西安,高鲁方,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前营养风险分析及临床意义[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7(10):835-838.

猜你喜欢

风湿性瓣膜心脏病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诊断分析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肌骨超声检查在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检出率及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心脏瓣膜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治风湿性头痛
“烂”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