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家营村民间谚语探讨
2018-06-04龙艳美
龙艳美
【摘 要】民间谚语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文化,谚语中富含丰富的哲理意义,民众在生活中的总结和感悟,用简洁通俗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思想内涵。本文主要通过对榆中县詹家营村民间谚语进行分类并探讨其内涵和意义,了解村庄的相关文化及其当地人通过谚语体现出来的想法和世界观。
【关键词】詹家营村; 谚语 ; 民间语言
谚语、俗语套话等都属于民间语言,民间语言虽表达方式较为简单,但其内容蕴含的哲理不容忽视。[1]谚语的概念众说纷纭,常与俗语、俗谚等概念相混淆,时至今日,其概念逐渐清晰,学界普遍认为,“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2]谚语是民众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了解民间谚语,去考察某个地区、民族的文化,也能在了解民间谚语的过程中考察谚语传播情况,有些谚语是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特有的,但有一些可能是周边地区共有或者是多民族共有的。詹家营村村志里收集的谚语一共有17条,村志里记载的谚语是2006年载入的,村里的九个德高望重且了解村子的老人组成了审稿组,所以村志内记载的谚语基本无错误。村志里记载的17条谚语根据其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第二类是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第三类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谚语。
一、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
谚语中用于指导农时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很普遍的,这是一种生活经验,是大家都可以借鉴和使用的,农谚对指导农业生产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农谚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显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詹家营村是一个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村落,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村民们总结了很多用于指导农时的民间谚语,他们在劳动中慢慢认识自然并总结生产经验,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一)认识自然:
比如“春雪拉开沟,十种九不收”,这个是对自然的一种认识,也是一种生活经验,一般早春的时候天气比较冷,刚入春就着急用牛犁地,开沟撒种,那么可能就不会有好的收成,春雪会冻死播撒的种子。“燕子低飞要下雨”,这一条很多民族和地区都有这种说法,这也是一条关于认识自然的谚语,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其实民众认识自然不是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造成这种气候现象的原因,他们只是借助外物比如春雪、燕子之类的去认识自然现象。
(二)总结生产经验:
生产条件不同,所总结的经验规律在类型的数量上的分布也是不同的,农业生产一直与詹家营村相伴,村里总结生产经验的农谚也很丰富,比如“地不上粪,不如不种”,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土地都要上粪,因为粪便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如果没有上粪就种,收成不好,那还不如不种。“秋风米子寒露谷”,秋风吹米子熟,寒露到了,谷子也快了“春雪拉开沟,十种九不收”等句子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
二、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
关于生活经验的谚语是很有研究意义的,从这些谚语中可以分析出这个村庄的人的性格特点和说话方式,会获得很多隐藏的信息,关于生活经验的谚语是很有必要继续传承的,这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可以指导年轻人们生活得更好,谚语的生命力很强,谚语会被传播,在这一过程中谚语中错误的成分会逐渐被修正,有些不适用于当下的会慢慢被淘汰,谚语是在逐步发展着的。
“十单不如一棉,十棉不如腰里一缠”,这是指冬天的时候穿单衣不御寒,十件单衣套在一起都没有一件棉衣暖和,十件棉衣如果宽松的搭在身上还不如在腰上缠一块布,意思就是衣服最重要的就是贴身。“鸭子死老变鹅哩,好的是汤汤水水”,鸭子等动物变老之后的价值和意义就不一样了,就不是给民众提供肉食了,而是会变成他们的补品,所以村里人直到现在还有把家里养的鸭子留着等到一定时间炖汤喝的做法。人情紧似债,来了就把锅儿卖。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这一点在中国的农村体现更甚,人情世故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比如没有人强迫你一定要随份子,但是这种人情社会的无形的压抑气氛会让很多人喘不过气来,这也是老人留给年轻人的一种生活经验,要未雨绸缪,因为人情债很难还,要随时做好准备。
三、具有教育意义的谚语
不同民族的谚语具有相同的道德根基,都有尊老爱幼、乐于助人、为人处世的方法等中国传统美德的内容。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文化的主基调都是一样的,只是每个地区和民族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来了而已,到最后都会凝聚成中国精神,通过谚语口口相传的方式教育下一代,让他们在谚语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宁(neng)叫牛挣死,不让车翻过”,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比较浅显易懂的,就是牛可以使劲挣到死,牛拉的车也不能翻,第二层意义是比较深的,就是用来指对村里做出了很大贡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这句话据说是从甘肃省永靖县传来的。“老手旧胳膊,一个顶四个”强调的是年轻人要尊重老年人,因为老年人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的知识积累也比年轻人丰富,要知道一個老人顶四个年轻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在民间谚语中的体现。“不要像鸡儿的嗉子老鼠的眼,吃不多的看不远”,这是父母经常用来教育年轻人的,做人要有广阔的胸怀,要有高的眼界,不要将目光只停留在当下。“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这是很老的一句谚语,老年人常用来教育年轻人。
四、结语
本文从一个很小的方面切入,没有写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的所有谚语,只是把目标锁定在了榆中县三角城乡詹家营村的谚语上,以以小见大的方式去探讨谚语的内涵,各个民族谚语的内容都是丰富多彩的,都是用不一样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但是我们都会发现无论是哪一个地区的谚语都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可以分成很多种类,谚语内容丰富,当然还有一些未涉及到的,本文对詹家营村现存的谚语进行了浅析,从中了解了当地人的农业生产经验、看到了村里人为人处世的方法,了解了村里教育下一代时的情感取向和对是非的认知。
参考文献:
[1]杨圣敏,丁宏《中国民族志》[J].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5
[2]马学良主编:《中国谚语集成.宁夏卷》总序,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