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和CT技术对鼻咽癌T分期的影响
2018-06-04吴昊
吴昊
【摘 要】目的:探讨MRI和CT技术对鼻咽癌T分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进行CT与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差异性。结果:以鼻咽癌1992年分期原则为依据,MRI与CT技术在鼻咽癌T分期诊断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其中MRI所划分的T3、T4期患者相对CT诊断所划分的T3、T4患者明显增多(p<0.05);且MRI在咽旁淋巴结、岩尖、海绵窦、翼突基底部等方面的显示率明显优于CT检查(p<0.05)。结论:相对于CT诊断而言,MRI技术在鼻咽癌患者T分期诊断中的效果更加理想,可更好的对鼻咽癌分期进行明确,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MRI;CT;鼻咽癌;T分期
【中图分类号】 R249【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4-03-238-01
鼻咽癌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其主要发生部位为鼻咽腔顶部及侧壁,其发生率约占据耳鼻咽喉恶性肿瘤的首位。该病患者多可见鼻塞、耳闷堵感、涕中带血、复视、头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威胁极大,及时开展治疗是改善患者病情及临床症状的关键。其临床分期对治疗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通常依靠影像学检查方式对鼻咽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CT相对于X线的优越性已得到广泛证实,但对于CT与MRI在鼻咽癌分期中价值的对比则较为较少。本研究就MRI和CT技术对鼻咽癌T分期的影响进行了分期,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将均经鼻咽活检确诊为鼻咽低分化鳞癌;其中男31例,女9例,患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2.5±4.3)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CT与MRI检查,其中CT选用64排螺旋扫描机进行常规横断扫描,并均行增强扫描;MRI检查则选用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美国GE公司生产),取标准头部正交线圈,以常规SE序列行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扫描,扫描范围自鞍上池至第二颈椎下缘,且所有患者均行增强扫描。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与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与MRI对T分期的影响 以鼻咽癌1992年分期原则为依据进行判定,本组40例鼻咽癌患者经CT诊断显示,T3、T4期患者共20例;而经MRI诊断显示,T3、T4期患者共27例;相对于CT诊断而言,MRI所划分的中晚期患者明显增多(p<0.05),具体见表1.
2.2 CT与MRI对鼻咽癌肿瘤局部侵犯的显示情况分析 两种诊断方式在上颌窦、鼻咽腔、蝶窦、咽隐窝、筛窦、侧壁、破裂孔、鼻腔、蝶骨大翼、颈动脉鞘区、蝶骨基底部、翼腭窝等部位的显示情况对比均无较大差异性(p>0.05);但MRI在咽旁淋巴结、岩尖、海绵窦、翼突基底部等方面的显示率明显优于CT检查(p<0.05),且CT有时难以对口咽侵犯或咽喉淋巴结转移进行区分,而MRI则具有较好的优势,具体见表2.
3 讨论
鼻咽癌属于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较高,约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的首位[1]。患者多伴有鼻塞、耳闷堵、听力下降、涕中带血、复视等症状,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极大。放疗为临床上治疗鼻咽癌的常用方式,但对于较高分化癌则多需行化疗级手术切除治疗[2]。因此,及时明确患者的临床分期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有效的依据。
CT及MRI均为临床上诊断鼻咽癌的常用影像学技术,其断面成像及组织分辨率均较理想,可有效的对鼻咽部、海绵窦、颅底等结构进行显示,从而可有效的评估鼻咽癌颅底及颅内侵犯情况。然而,两种诊断方式因原理不同,其在鼻咽癌临床分期的判定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3]。本研究中通过对比MRI与CT在鼻咽癌分期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以鼻咽癌1992年分期原则为依据,MRI与CT技术在鼻咽癌T分期诊断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MRI所划分的T3、T4期患者相对CT诊断所划分的T3、T4患者明显增多(p<0.05);且MRI在咽旁淋巴结、岩尖、海绵窦、翼突基底部等方面的显示率明显优于CT检查(p<0.05)。提示MRI在诊断鼻咽癌临床分期中得到效果更加理想。其主要是由于MRI相对于CT诊断技术而言可更好的对软组织浸润的肿瘤边界进行确定,且该诊断方式可清楚的显示患者血管及神经系统,更易于发现该部位的受侵情况;相对于与CT诊断而言,可避免受扫描平面的影响而造成漏报现象[4]。
综上所述,相对于CT诊断而言,MRI技术在鼻咽癌患者T分期诊断中的效果更加理想,可更好的对鼻咽癌分期进行明确,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平婷,康敏,赵婷婷,等.基于MRI及IMRT下的鼻咽癌新T分期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6 , 25 (10) :1032-1037.
[2] 黄琬云,龙莉玲,赵妍,等.MRI小视野IVIM-DWI技术对鼻咽癌分期的初步探讨[J].放射学实践,2016 , 31 (7) :604-608.
[3] 张建华.用MRI检查与CT检查诊断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7 , 15 (6) :109-110.
[4] 闫凤全,彭霞,李伟,等.MRI弥散加权成像对鼻咽癌T分期的应用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 , 15 (11)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