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经皮急诊及延迟冠脉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分析
2018-06-04李芳
李芳
【摘 要】目的:探讨经皮急诊及延迟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经皮急诊,观察组为延迟冠脉,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经皮急诊及延迟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疗效,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延迟冠脉介入的应用效果更佳,值得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经皮急诊;延迟冠脉介入;近期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3-0-01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sl infarction,AMI)为临床上常见急腹症,也为典型心血管病症,该疾病的死亡率非常高,在心血管疾病中占据首位,该疾病存在发病急、病情恶化快、死亡率高的特点,一旦确诊,需要及时进行救治,一旦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极易造成患者死亡,危害性极高,应给予重视,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常规方法为溶栓治疗,在为患者实施溶栓治疗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时机非常的重要[1]。本文为探讨经皮急诊及延迟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应用效果,特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溶栓治疗,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51-75岁,平均年龄为(65.21±1.25)岁,发病时间在2-10h,平均发病时间为(5.24±0.23)h,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患者7例、大专以下学历患者23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51-76岁,平均年龄为(65.26±1.24)岁,发病时间在2-11h,平均发病时间为(5.27±0.25)h,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患者6例、大专以下学历患者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发病时间、文化程度、性别)等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
纳入标准:依据WHO中关于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2],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为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做好记录,引导患者保持良好卧床休息,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病况,为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检测和吸氧、镇痛处理,在实施治疗前,为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上海北杰集团关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2022148),剂量控制为300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分装,国药准字:J20130007),剂量控制为300mg;治疗中,为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一定剂量的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0328),做好记录;
对照组为经皮急诊,在对患者的病况进行确诊后的60-90min内,为患者制定治疗计划并实施。
观察组为延迟冠脉,在为患者实施溶栓治疗后,未能达到治疗效果,治疗后的第5-15d内,为患者实施延迟冠脉介入治疗,取得成功。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给予硝酸酯类、抗血小板凝聚、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降脂药等,在应用这些治疗的基础上,还应引导患者保持充沛的休息和合理饮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情况。治疗效果判定标准[3]:
①显效:冠脉完全再通或冠脉再通率超过80%;
②有效:冠脉再通率在60%-80%;
③无效:冠脉再通率低于60%;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输入到SPSS19.0中,分析,用()表示平均值,组间用t、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情况
两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和8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作为典型心血管疾病,該疾病的产生多为冠状动脉堵塞、狭窄、粥样硬化所致,使得动脉血管对心肌细胞供血不足,形成缺血、缺氧症状,进而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针对该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让患者冠状动脉再通非常的重要,应给予重视[4]。
通过对该疾病的研究,该疾病的出现与饮食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旦治疗不合理或不及时,极易导致患者产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症状,危及生命安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为其用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创伤小,能有效减轻疼痛感,治疗效果显著,在为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分为急诊及延迟,本文经过研究,发现延迟治疗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优先选用[5]。
综上所述,经皮急诊及延迟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疗效,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延迟冠脉介入的应用效果更佳,延迟冠脉介入治疗值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
参考文献
王晓宇.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与经皮急诊及延迟冠脉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分析[J].医疗装备,2016,29(2):1-2.
王之元,刁景兰,康竹青.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近期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4):17-18.
李志明,申源生,刘锦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5,21(3):312-315.
李慧娟,徐会圃,刘长梅,等.比伐卢定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肌灌注及近期疗效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3):3156-3158.
关绍义,王晓燕,李晶,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疗效与安全性:BRIGHT研究预设亚组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6,24(8):42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