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研究
2018-06-04滕雪芳
滕雪芳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针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落后、校企合作不够紧密等问题,提出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掌握企业需求动向来培养人才、加强校企合作、整合课程设置、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措施,培养企业需求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
【关键词】企业需求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C-0120-02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企业与高校的人才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导致职位空缺的企业占有一定的比重。面对这种形势,高校与企业之间应该加强人才合作,制定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企业与高校之间良性互动的机制,从而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与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提高。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所培养的人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供需矛盾,具体来讲,就是学校所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毕业后与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不能顺利就业,而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中的企业竞争越演越烈,很多企业都慢慢意识到,仅仅依靠生产更优质的产品就想在市场中立足是不够的,只有拥有更多的营销人才,通过高端的营销手段将产品销售出去,真正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将企业的生产力转化为销售率进而转化为企业利润,才能使企业更加强大。因此,目前很多企业对于营销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非常强烈的状态,但是全国各地的高职营销专业的人才就业率以及各方面资历非常不乐观,原因就是高职院校的人才供给不为企业所需求,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存在较大的供需矛盾。
二、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现状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广泛使用,课程及教学方式不创新。首先,行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是新课程开设的基础,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是新课程开设的关键。但是,一方面由于调研经费、调研人员能力等问题,新课程开设缺乏准确的可行性基础;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墨守成规,不愿意尝试新课程教学,制约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訂,导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难以创新,新课程开设难以开展。其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不愿意创新,在课程教学上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缺乏改革实践,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很被动,而学生也因此面对着单调、枯燥的课堂,提不起任何兴趣,从而使市场营销的实用性、实践性得不到任何体现。
(二)市场营销专业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教学模式的广泛运用,离不开良好的推广环境,而良好的媒体设备、强大的师资力量以及学院的足够关注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学院的足够关注最为重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配备足够的设备和师资力量。但是,由于市场营销专业本身属于传统的招生专业,历史较为久远,且市场营销专业的招生已逐步趋于平淡,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重点往往在于新增专业与当前热门专业上。因此,很多高职院校中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情况没有引起学院的足够重视,且由于市场营销专业的营利性质等原因,拥有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实训室的高职院校极少,而配备的实验室的设备也非常的缺乏,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三)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少。企业的人才需求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很多时候目标不一致,因此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有时并不是企业所真正需要的,换言之,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交流不够。校企之间没有达到合作,没有完善的合作渠道,所以很多信息都是处于各自闭塞的状态。学校需要资金与人力支持,企业无法给予支持,导致专业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企业需要某一方面专业的人才,学校无法及时捕捉到信息,导致输送的人才不为企业所用。
三、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措施
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保障,同时也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基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革,同时也会要求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方向和类型的变革,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必须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保证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社会所需要的。
(一)完善相关制度,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要根据实际出发,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方案,制定专业建设性的指导章程,以及对外的合作合同协议和相关的管理办法。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关的校企合作制度,并聘用教学团队中的教师管理。在校企合作的合作过程中,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都应该以科学、实用、具有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为指导,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工作规范的标准化,形成规范高效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校企合作开发的相关课程计划应编制进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模式具备计划性与前瞻性。
(二)掌握企业需求动向来培养人才。市场营销是一项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行业,企业的发展方向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关注各大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充分考虑整个市场的人才需求,从企业发展需求着眼,结合自身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积极改革以及发展自身专业的相关课程设置。此外,高职院校还应主动关注企业的发展需求,以此作为导向来调整专业的结构设置、教学计划,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效性,并且始终维护改革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三)加强校企合作,制定共同目标。合作企业和高职院校可以共同协商制订计划,一起培养营销人才。制定共同培养目标,这也是培养人才的核心模式。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应该规范实践课程教学,提升时间教学效果,做到有效教学。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同时课外的实训基地也应利用起来,学校教师和企业销售管理人才一起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大力提倡实践性教学、自学模式教学,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企业间的互动,多创建情境教学,增加学生参与企业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四)整合课程设置。课程的设置,首先应着眼于企业的需求以及学生的整体的知识素质水平。其次要注重个人的发展、知识结构的完善以及将来职业能力的提升。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人文课程的教育,先做人,再做事,人文课程就是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这类课程一般有商业文化等知识、个人品德等知识以及一定的社会情感与价值衡量。基础专业课也应该结合市场发展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市场营销不能抛开案例仅谈理论知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可以在课程教学内容中经常更新商业案例。这也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通过合作的企业去了解市场的发展动态及营销理论知识的更新。除此之外,对于社交礼仪、商务礼仪以及营销礼仪这一类知识,为了避免内容的重复性,也应随着现实变化而变化,结合销售行业的需求进行课程的整合教学。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有的课程都是为学生的实践应变与操作能力打基础,因此所有的课程设置都应该与专业实际操作技能对接,也应与企业的所需求的人才对接。市场营销是一个广范围的专业,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也非常广,例如外语、经济学基础、会计、心理学、公共关系等,也是课程设置中的重点之一,这些都是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的排他武器。
(五)重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在很多营销型企业中,相比较对营销理论知识的熟悉度,企业更加看重的是一个员工的推销能力和创新尝试的思维。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企业花费很大的人力和财力、物力来进行培训,而企业从产出与回报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时,很多企业更希望员工在上岗之前就具备这些能力,这样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时间和培训人才所需财务成本。因此,从企业更加看重员工的营销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点来看,无论是从企业的需求出发还是从提升学生的营销能力方面考虑,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都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仍然需要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多组织课后的实训探索,对商业案例进行尝试研究,使企业、学生、学校三方都受益。
总之,企业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基于企业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的改革过程中,职业能力是学校和学生最应注重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应该作为课堂的主体,对于课堂中的任何案例解析以及实践作业的操作和学习认真落实到位,在学习完成后,认真总结经验,组织学生交流总结,自我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并获得自我满足。而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与学生多多沟通与交流,互相协助探讨案例,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教师授课—模拟商业情景—分组协作—整体操练”的良性学习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并且通过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讨论和交流。与此同时,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明确企业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方向,这样学校与教师也能明确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李英,郑铁,綦颖,等.根据需求培养企业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创建高职教育市场营销特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4(5)
[2]唐细语.高职市场营销人才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2(5)
[3]金依明.构建突出能力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08(9)
[4]刘彦伯,梁海英,蒋吉德,等.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现代营销,2016(8)
[5]张静,薄赋徭.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