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响“门当户对”因素的相关分析
2018-06-03侯海鑫马玉霞陈明宇
侯海鑫 马玉霞 陈明宇
【摘要】文章通过对宁夏回族地区夫妇个人及双方父母物质和社会条件相关要素的分析,发现宁夏回族地区的婚姻匹配模式具有较强的同类联姻倾向,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有较高的相关度,门当户对的现象普遍存在。
【关键词】门当户对;婚姻;少数民族地区
门当户对在成语词典里的释义是指男女结亲的两家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相当。传统上,婚姻一直是社会学、人类学等使用观察和归纳方法的社会学科的研究对象。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的婚姻变迁,国内外关于婚姻的经济学研究不断增加。
李银河根据对征婚启事的研究,指出“现代择偶观中的有共同的语言、学历相当、兴趣爱好相似、社会生活环境适宜等标准其实就是新兴的‘门当户对婚姻”。关于“门当户对”的婚姻匹配结构,李煜、徐安琪曾从先赋因素、价值观和个人社会经济特征三方面考察了人们在择偶中相似性倾向或同类联姻倾向(李煜、徐安琪,2004)。国外对于择偶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个体因素对择偶观的影响和环境因素对择偶观的影响。婚姻市场中依据婚姻价值进行婚配的均衡结果总是正向选择匹配的(positive assor-tating mating),或者夫妻的婚姻价值是同质性的(homogamy)(Bec-ker,1973;Koopmans和Beckmann,1957;Shapely和Shubik,1972)。而在宁夏乡村回族的传统择偶标准中几乎占首位的是宗教信仰以及表现在宗教信仰上的民族认同感。
本文将受访者及其配偶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前财产、个人年收入及双方父母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年收入等作为变量,将变量进行赋值,根据被赋值因素的相关分析,可以发现婚姻匹配结构具有高度相近性的特征。宗教信仰方面相关度非常高(r=1),除了婚配双方职业(r=0.1333),年收入(0.3789),婚前财产(r=0.2100),父亲职业(r=0.2633)方面相关度稍低外,其他方面的正相关都比较高。
本文调查地点主要为固原市.属于宁夏地区回族较聚居的地方,几乎全部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婚姻制度对回族婚俗影响较大,其中宗教限制是提倡穆斯林之间的婚姻,《古兰经》说:“你们不要娶以物配主(指非穆斯林)的妇女,直到她们信道……你们不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以物配主的男人,直到他们信道”(2:221)。正是这一规定导致了回族的“民族——宗教”(etheric——erhigou)内婚制,即使与非穆斯林通婚,一般也要求对方“入教”,即皈依伊斯兰教或至少在饮食上遵从回族的习惯。因此,宗教认同感在婚姻中占據着重要地位。
其中,婚配双方受教育程度(r=0.547),父亲受教育程度(r=0.538)及母亲受教育程度(r=0.494)相关系数都比较高。教育特征的“般配”是婚姻市场中重要的择偶原则。相关性越高的夫妻知识、见识以及价值观念等特征越接近,因而更可能有“共同语言”,夫妻交流融洽的可能性更大。可见,受教育程度对“门当户对”的影响尤为显著。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父亲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顶梁柱的角色,从事的职业种类较为多样化,而该地区已婚女性普遍为家庭主妇或在家务农,因此婚配双方在母亲职业方面相关性较高,而父亲职业方面相关度较低。
在门当户对的择偶标准下,父母对其子女配偶的家庭经济条件更为重视。而父母年收入(r=0.529)是衡量家庭经济条件的重要指标。因此人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家庭条件相近的婚恋对象,这样更有利于双方在家庭地位中趋于平等,更有利于婚姻的和谐稳定。
从整体上看,回族婚姻的社会经济匹配形态趋于相近匹配而非差别匹配,也就是说,婚配双方在社会经济方面更具有相近性而非差别性。尤其在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及家庭背景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同类联姻倾向,也就是“门当户对”的婚姻。
但影响“门当户对”的因素非常多且较为复杂,本文仅仅是从婚配双方的一些主要社会经济特征和家庭背景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因而对传统意义上的“门当户对”的解释力较为有限;此外,由于本文的研究受数据的限制,研究和解释的局限性只能有待在今后的调查研究中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当代中国人的择偶标准[J].中国社会科学,1989,4:61-74
[2]李煜,徐安琪.择偶模式和性别偏好研究-西方理论和本土经验资料的解释[J].青年研究,2004,10
[3] Becker G.A Theory of Marriage : Part Ⅰ[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3,81(4) :813-846
[3] Koopmans T C, Beckmann M.Assignment Problems and the Location ofEconomic Activities[J]. Eeonometrica, 1957,25 (1) : 53-76
[4] Shapley L, Shubik M.The Assignment Game Ⅰ:the Cor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me Theory, 1972(1):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