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玩”中体验数学魅力

2018-06-03尤清清

江西教育C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尤清清

摘 要:数学是一门独具魅力的学科,也是一门“好玩”的学科,在教给学生学习数学方法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体验数学魅力,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这样才会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在潜移默化中爱上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 以玩带学 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数学,“玩”出智慧,体验数学的精彩。

一、愉快玩,玩出轻松体验

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进行知识的讲解,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毫无激情,而且深感学习压力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着学生玩数学,在玩中放松心情、获取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比如,在带领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怎样滚得远》时,可先请学生来想一想,怎样让物体滚得更远?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了验证学生们的答案,可以请学生用橡皮泥,将自己认为能“滚得最远”的形状捏出来,学生们听到这一要求后,立即拿出橡皮泥,开心地捏着。他们捏出的形状也五花八门,有长方体、正方体、球、椭圆等等,一段时间过后,笔者带领学生开展了一次小小的比赛,来比一比谁捏出的形状跑得最远,学生们跃跃欲试。比赛开始了,他们将自己捏出的橡皮泥放在讲桌上,轻轻一推,只见有的在讲桌上纹丝不动,有的能滚一小段时间,还有的能够滚好大一段距离。在比赛进行时,学生们根据“战况”将自己捏出的形状不断地进行改造,力图取得本次比赛的胜利。在捏的过程中,他们都会发现,如果想让自己的橡皮泥跑得最远,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要将橡皮泥捏成球状。课堂在激烈的比赛中愉快地进行着,学生也在玩乐之中掌握了本节知识的要点。

在这堂课中,学生们愉快地学习着,快乐地体验着,从他们稚嫩的脸上可以看出对数学的感悟,以及对数学课堂美好的体验。当下课铃声响起时,他们恋恋不舍地结束了比赛,并对下一堂数學课充满了期待。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提高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二、玩数学,玩出主动性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他们“好玩”,在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将课堂变成孩子的“乐园”,为学生开辟“玩的空间”,使学生在游戏中主动探究数学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一课时,首先,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在日常生活中拍摄的照片,并请学生观察这些照片,找出蕴含在其中的相关的数学知识。学生们仔细观察着,不停地讨论着自己的新发现,课堂气氛逐渐变得活跃起来。然后,笔者引导学生想一想“在这些照片中都具有哪些共同特性?”通过仔细观察,学生能够找出这些照片中都有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学生找出共同特性之后,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橡皮泥,亲自动手来捏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捏的过程中,注意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他们愉快地拿着橡皮泥捏出各种大大小小的长方形、正方形,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思维也会随之活跃起来,并请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的不仅是知识,还能在玩中获得探求知识的方法,真正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使自己变成发明者、研究者、开拓者的希望和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知识讲解,变成学生“玩”数学的过程,使课堂更具有趣味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自主玩,玩出新意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他们会释放出惊人的创造力,小学生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们对世间万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他们敢于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为学生开辟“自主玩”的空间,从而使学生在玩乐中玩出新意、玩出激情。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校园的绿化面积》这一课时,笔者请学生从家里带来测量工具,在上课时,到校园的绿地中,实地测量校园绿地的面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测量,由于测量的绿地中有两条纵横交错的小路,正好将绿地分成四小部分,大部分小组学生都是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测量、计算,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有趣的是,在测量中,笔者发现一个小组在热闹地讨论着,带着好奇走到他们中间,听到一位学生说:“在测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这两条小路想象成是在绿地的一部分,先测量出整块绿地的长和宽,以及这条小路的长和宽,再分别用整块的减去小路的,然后再利用长乘宽的面积公式,就能计算出绿地的面积了。” 通过学生的这次表现,笔者发现,只要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每一位学生都极具创造性。

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能够找到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意识,这样会使学生对数学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期待,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从而能大大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随意玩,体验成功的喜悦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获得教师的表扬,每次表扬都可以使学生保持昂扬的斗志、持续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开辟“玩的乐园”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及时的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堂“好玩”。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在上课时,笔者宣布:“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玩纸条,将纸条剪成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 学生们一听到“玩”这个字,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们赶忙拿起准备好的剪刀、纸张进行裁剪,在剪出来的图形中,有的具有轴对称性质,而有的并不具备轴对称性质。这时候,笔者将学生裁剪好的图形,依次贴到黑板上,为学生讲解了“轴对称”的概念,以及具备轴对称性质的图形特点,然后,请学生根据自己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依次到黑板上找出他们所认为的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最后,请学生们来想一想,如何来区分轴对称图形呢?这时候只见一位学生不动声色地拿起剪好的轴对称图形折叠起来,针对学生的做法,笔者及时地作出了评价,夸赞他肯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听到夸奖后,学生的干劲更足了,在以后的课堂学习中也变得非常积极。

教给学生开辟“玩的空间”时,教师要注意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及时的评价,让学生收获成功感、满足感和喜悦感,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且他们也会更加喜欢数学课,觉得数学课堂趣味无穷。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以玩带学,解放学生们的双手,让学生在玩中激活思维、放松心情,在玩中觉得数学魅力无限,体验数学的趣味性,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平.数学课堂“预习交流——探索延伸”教学策略[J].新教育.2014(16)

[2]周智春.读 数 学——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8)

[3]贺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实验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09)

[4]林秀清.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实效性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38).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