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及对策
2018-06-03曹志红
曹志红
摘 要:留守儿童作为近年来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往往是和家里的隔辈亲人同住,在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同的情况下,对其的道德教育不能进行正确引导,加上学校重视程度的不足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让留守儿童在价值观与心理发展上出现偏离,因此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思想教育,对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与家庭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留守儿童 思想状况 对策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到其他地区务工,而孩子则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民达1.2亿,农村留守儿童约为2200万,并以直线方式持续增长。可见这些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家庭教育处在空白阶段,从而引发了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因此运用何种有效策略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道德教育,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
(一)思想道德与价值观错位
思想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观念与价值观教育,从我国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来看,在部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因缺少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导致儿童在道德观念与价值观方面出现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农村落后思想的影响,造成儿童走进“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误区,对学习知识产生反感情绪。加上这些临时监护人(祖父辈)对儿童的监督教育不够严格,往往通过金钱与物质方式来弥补,令他们过度沉迷于吃喝玩乐,不思进取,没有形成艰苦奋斗与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性格存在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而溺爱型和放任型的家长所占比重较大,监护人放任不管,或者监管不到位,而外出父母又管不到,导致留守儿童长时间生活在无管制的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部分儿童任性、自私和霸道的极端性格,产生焦虑、悲观和自闭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部分留守儿童整天在网吧度过,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求某种心理平衡;部分儿童在家中和监护人顶撞,在学校不服从教师的教导,违反校纪校规。
(三)厌学情绪普遍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而言,虽然存在学习成绩良好、具有较强独立能力的优等生,但学困生仍占据较大比例,并且学习信心不足,上课不认真,课后没准时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且经常扰乱课堂秩序。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留守儿童长时间没得到父母的陪伴,加上临时监护人的监护管制不到位,甚至监护人的思想认识落后,导致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没得到正确引导,造成畏难情绪,彻底打击了学习知识的兴趣与主动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二、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儿童养成良好的品德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但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不完整,没有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无法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与爱护,容易形成认识和价值观的偏离。而这些留守儿童大部分是祖辈们照顾,加上他们文化程度较低,没能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情绪变化,导致其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处在空白状态。
(二)学校道德教育薄弱
学校不仅是专业的教育机构,也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对留守儿童道德发展起主要作用,能传递社会生产与生活经验,促使他们身心健康。但在学校实际教育教学中,一直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学习能力的基础,过于注重学生的智力发育,从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导致德育教学的效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在一些书籍、杂志和网站中逐渐出现与暴力、颓废和色情等有关的不健康内容,对留守儿童完美人格的形成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此外,农村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除了教师与父母的教导外,便是通过电视传媒来了解外面的世界,而这些社会传媒正面影响力不足,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了负面影响,长期发展下去,这些留守儿童势必会沾染社会不良的坏习惯,逐渐走上贩毒、打架、盗窃等犯罪道路。
(四)留守儿童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
因留守儿童年龄较小,生理、心理正处在发展时期,心智还未成熟,缺乏判断是非能力,加上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没得到父母、临时监护人与教师的正确指导,且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会产生自我放任的习惯和懒散的情绪。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对策
(一)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倡导亲情教育
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庭教育。而良好的家庭气氛能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從而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在日常生活教育中,父母应承担起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如果父母进城务工,需要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工作,尽量做到每个星期通过网络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心理、身体和学习情况,让他们能享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从而在情感上得到满足。此外,留守儿童的父母还需保持手机畅通,与班主任定期联络,对班主任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积极配合,让孩子形成完美的人格。在信息化时代,QQ、手机等网络聊天工具,能够实现远距离的语音对话、表情达意和视频聊天,父母可规定在每天下午与子女通过手机进行沟通,了解子女的心理动态,或每周通过微信视频与子女聊天,充分发挥多媒体在留守儿童、学业成绩和安全方面的效用。
(二)以学校教育为根本,创建和谐校园
学校办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优秀人才,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成才与做人。一旦留守儿童的父母进城务工,留守儿童失去最好的倾诉与交流对象时,便可在学校与同学、教师的友好相处中,相互交流沟通,正好能弥补自身的情感缺陷。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与爱护,并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比如学校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应积极组织各种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有关的项目活动,在活动中有效引入教育知识,充实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让他们体验到来自集体的关爱与温暖。此外,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领导和教师还需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机制,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支撑,以促进教育教学进一步发展。
(三)以社会教育为依托,优化教育环境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意见》中有明确规定:“要将家庭、社会和学校深度融合,形成合力,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因此,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教学中,要想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农村乡镇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效用,成立留守儿童监护机构,并加快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气氛,让农村留守儿童接受良好教育。例如,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加强留守儿童的监管,需在农村地区建立社会教育的监护机构,由基层学区与学校引导,与妇联、村委会合作,实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临时监护人进行沟通,了解每家每户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矫正,以免他们受社会不良分子的教唆,染上不良习气。
(四)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管理效用
政策方针的引导是一切活动组织开展的导向,而政府则是教育教学投入和保障的主体。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改革中的职能效用,增加资金投入,尽快完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并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加入到管理日程中,制定一整套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政策方针,确保农村留守儿童能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另外,各地政府还需加快发展本地经济,通过辅助龙头企业的方式,扶助当地发展良好、符合当地的龙头企业,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职位,引领农民就近就业,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兼顾家庭教育,实现双赢发展。当地政府还需制定完善的网络法律法规,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以加强网络环境的监管。例如,对于网络环境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在已有的法律法规上,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完善的网络道德管理制度,要求公安部门与其他基层管理单位,定期进入各网络、电子游戏场所进行检查,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娱乐场所,以免未成年人沉迷于游戏,难以自拔。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阶层的关注,由于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人格形成和价值观念上很可能出现问题,因此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倡导亲情教育;以学校教育为根本,创建和谐校园;以社会教育为依托,优化教育环境;以政策方针为引导,充分發挥有关部门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职能作用。通过多方面的密切配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昌金.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J].科学咨询,2013(36):94-95.
[2]邱春梅.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路——以云南省Z县M村为例[J].知识文库,2016(13):82-83.
[3]廖永裕.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6(3):247-247.
[4]史永涛,郭宇鹏,郭智慧.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4(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