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

2016-09-07杨文军芦宇婷李博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9期
关键词:思想状况调查研究大学生

杨文军+++芦宇婷+++李博文

【摘要】本文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问卷》了解大连海洋大学理学院377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从而寻找并分析大学生思想的问题所在,最后提出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状况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202-02

大学生是作为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他们的思想状况对社会的发展方向起着关键性作用,其行为对社会风气有极大的影响。本文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问卷》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针对现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策略,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调查样本总体情况

调查样本是大连海洋大学理学院377名本科生,回收有效问卷332份,有效率为88.1%。有效调查问卷基本信息为:男生221人,女生111人;汉族272人,少数民族60人;大一85人,大二93人,大三71人,大四83人;中共党员12人,共青团员312人,群众8人。群体年龄基本在20~23周岁,其中城市学生占总人数55.4%,农村学生占总人数44.6%。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分析

1.政治观

样本中72.6%的学生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27.4%的学生对于是否加入中国共产党视情况而定;在有入党意愿的学生中46.7%的学生是为了就业打基础,24.1%的学生是为党的事业奋斗,剩余学生是随大流或者不知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可以看出他们对于中国共产党缺乏正确的认识,不理解信仰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缺乏人生规划。从数据表面上来看,学生缺乏政治热情,但是通过入党动机的选择可以看出,学生更倾向于理性思考,对于选择更加客观和理性。

2.道德观

样本中对看到不讲公德或道德的人或事情,仅有9.9%的学生会严肃指出,48.2%的学生会委婉指出,25.0%的学生认为不关乎自己利益才会指出,有16.9%的学生当做没看见;当发现同学违反校规校纪时,有20.5%的学生装作没看见,40.1%的学生选择帮助其掩饰,33.7%的学生选择先对违纪同学进行劝阻,无效后报告给相关部门,有5.7%的学生会直接严厉的制止。可以看出近半数的学生对待不道德行为直接与自身利益挂钩,当别人犯错误时,他们往往表现出漠视,会装作没看见甚至替其掩饰,而不是从正确的角度去分析处理问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的意识非常突出,在考虑社会、集体利益时,从不忘记个人利益。

3.价值观

样本中82.8%的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形成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和老师,其他则受影响于朋友、兄弟姐妹和名人,但比例较小;在选择最赞同的价值取向时,答案相对分散,最赞同人格是否高尚的比例最高,达到51.2%,生活是否舒适次之,接下来是是否有自己的事业、对社会贡献的大小、金钱的多少、权利的大小、社会地位的高低。可以看出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想问题做事情大多从现实出发,注重自我利益与发展。

4.就业观

样本中41.9%的学生认为就业有很大压力,47.0%的学生认为压力尚可,11.1%的学生认为没有压力;对于择业标准的选择也较为分散,选择收入高的学生最多,占35.8%,工作条件优越的次之,占21.1%,社会地位高和有利于深造均占14.8%,选择条件艰苦但大有所为的学生占8.7%,无所谓的学生占4.8%。可以看出近90%的学生认为就业压力是现实存在的,而择业观也呈现多元化,同时更加注重实际,强调物质利益和生活保障,同时也将发挥个人专长与发展机会列入择业参考标准。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1.在时效性上下足功夫,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影响时效性的因素主要有理念、环境、制度、方法和素质五个方面。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就应从这五个方面多管齐下,缺一不可。在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之前所接受的义务教育阶段,极大部分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化、轻思想的问题,在学生思想形成及人格塑造的过程中未能起到完全积极的作用,而且为了顺应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扩招从而导致大学生生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故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全面及时地进行。

2.在高效性上做好文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非常普遍,对其运用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而且有基本的判断网络信息良莠的能力并保持正确的立场。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网络思政这一方式使其高效地完成。由于当前大学生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意识比较强,学习、经济、就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若想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性,还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人状况并因材施教。这样通过有针对性的工作和最快效率的途径相结合的方式,能使教育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

3.在正确性上教育引导,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他们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理想信念,励志刻苦学习,投身社会实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让大学生树立适宜这样的社会环境的价值观尤为重要。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的重要指导思想,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应与这一思想联系起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为其创造践行这一观念的机会更应成为思想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万美容,曾兰.“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2).

[2]周小军.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3,(29).

[3]王建东,孙彦飞,张迪.大学生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园,2015,(05).

作者简介:

杨文军(1984-),女,辽宁本溪人,硕士,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状况调查研究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去产能背景下国有煤炭企业青年职工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基层党员干部思想状况问题与对策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