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个性化历史课堂

2018-06-02刘军

教师·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历史课堂核心素养

刘军

摘 要:个性化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全面、和谐的个性化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这与致力于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发展相得益彰。当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和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众多教师正在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和探索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方式和方法,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育发展的新高度。文章就以历史学科为载体,探究如何在历史课堂中开展个性化教育,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核心素养;历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1-06

作者简介:刘 军(1976—),男,江苏宿迁人,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教研组长,中小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公平教育与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育就是在整合教育资源和完善知识结构的前提下,充分开发个性思维模式,优化个性化的、协作化的环境,培育有理想、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创造性复合人才,实现学生的全面个性化健康发展的教育过程,可以说个性化教育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实现形式。所以,教师要想使每个学生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就要进行个性化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在體验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个性化教育需要和谐的课堂,给学生凸显个性、担当责任的机会

课堂是历史学习、彰显学生个性、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学生的阅读在课堂、理解在课堂、体验在课堂、认识在课堂、感悟在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升华在课堂。伏尔泰有一句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教师不是判官,教师的作用不是判决,而在于指点帮助学生成长,鼓励学生实话实说和进行不同观点的争鸣,从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综合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历史本应绚丽多彩、有滋有味。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会提出很多问题,甚至有些问题是无聊的、荒谬的,假如我们的课堂上缺乏热烈讨论的气氛,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被斥为幼稚、错误或谬误,久而久之学生思维的大脑就会“死亡”,正如泰戈尔所说:“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不许学生犯错误就是拒绝其成长。所以历史教学要尽可能地放开一点,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既要基于学科的,又要超越学科的,这样才能够真正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才能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学生个性才能获得释放,得以发展。例如,在《鸦片战争》一课中,笔者设计“历史审判法庭”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原告(中国)和被告(英国)辩护人的角色。学生在做好准备的基础上,琢磨所演的角色,以自己的体会(人文积淀)来演绎历史人物,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加深了对历史的认识。可能有的教师认为,学生演历史小品,耗时费力,而且学生会把历史演走样,会误导学生。其实,这个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虽然学生在表演时会用一些夸张的动作、语言,甚至是现代化的语言来“搞笑”,但台上台下的学生心里都很清楚,因为学生的演出和表演都是在历史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进行加工的,不像那些“戏说”的影视剧。这种情境体验可以让学生穿越时空,学会设身处地地走进历史,理解感悟历史,从而从历史中吸取营养,获得个性化的内心体验,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个性化教育需要多疑的历史课堂,让学生的个性自由翱翔,学会学习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成功的教学在于让学生的思想冲破牢笼,让一个又一个“问题”从学生的心里喷涌而出。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在知道历史事实的同时,启发学生根据形势的发展,大胆质疑、创新、标新立异,更多地让学生去批判质疑历史的背后,去思考历史中的历史,从而形成新思想和新观点。在《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这一课讲完后,笔者询问学生是否有困惑和不解,很快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如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别、美国等西方大国为什么要干涉台湾与大陆统一、“台独”势力为什么甚嚣尘上等,学生大胆的质疑和追问,坦言自己的未知,对历史进行有意义、有创建的阐释。当然学生创新求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犯错,但学生犯错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教师要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并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以此推动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使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鼓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心态进行质疑、讨论甚至争辩,从而形成相互的交流,培养出有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个性化创新型人才。

三、个性化教育需要个性化的

教师,自主建构,搭建学生积极参与平台

自学需要教师的引导,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不拘泥于现有教材的体系,打破常规,以学生最大发展为旨归, 对“学材”进行主动加工重构,积极开发教学内容,有效引领学生通过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去自主建构。有怎样的历史教师,就有怎样的历史教育,就会有怎样的学生,历史教育因历史教师而有生命力。苏霍姆林斯也曾经说过:“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因此,在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更关注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教师的参与程度更为深入。可以说要培养具有健康个性的学生,关键是教师,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个性,在以往传统教育的束缚下,教师不敢别具匠心,只能生搬硬套,禁锢了自己的思想和学生的思想。自学需彰显学生的个性,更需要解放教师,倡导教师的个性发展来带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历史教师要敢于破除陈规陋习,敢于张扬个性,敢于用自己丰富的知识来诠释历史,敢于把自己对历史、对生活的真实想法讲出来,用教师的个性色彩来铺就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在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时,对于工业革命导致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这一点,仅仅依据书本的知识学生很难理解,为此笔者打破教材的局限,引入政治中有关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内容,用自己的体会,用深入浅出的话语来解释,用“虾吃泥,大鱼吃小鱼”解释垄断如何产生,用“百舸争流的无序、孤舟蓑笠翁的有序”来解释垄断产生的作用。在讲述长征历程时笔者大笔一挥,随机在黑板上勾勒出红军长征的路线示意图,边画边讲,学生看得惊奇,听得入神。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灵活处理教材、教参和自己的思想认识,对历史教材做个性化处理,力争一本教材在不同学生眼中有不同的内容,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要求,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实事求是地表达出自己的真知灼见。自学需要彰显学生个性,只有个性化的教师,才能设计出个性化的课堂,才能“另辟蹊径”“独出心裁”“标新立异”开展个性化教学,才能让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在课堂上自由翱翔。

“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教育改革是件责任重大而道路漫长的事,让我们上下求索,充分发挥初中历史教学个性化教育的优势,不拘泥于教材,不拘泥于传统,结合初中生特点,立足于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努力挖掘学生的良好个性,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周 静.浅谈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Z2):429.

[3]章剑和.成功总是青睐有心人[J].初中生之友,2013(8):55-57.

[4]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徐应隆.青少年生理心理特征与教育方法[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育历史课堂核心素养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模式化教育主导下的个性化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浅析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