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8-06-02方芯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比较阅读小学语文

方芯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

关键词:比较阅读 小学语文 对比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085-01

1."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毋庸置疑,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载体。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但如何利用好文本进行阅读教学,从而实现效果最优化确实是个难题。因此,本文将以蔡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节课为例来浅谈"对比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最好的老师》是六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课文讲述"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教学方法独特,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本文的学习就是要学生学习课文中独特的科学精神,并学习"一事一议"的写作手法。很多老师都上过这节课,大多数的思路都是一样,从题目入手"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然后再理解写法。但蔡老师显然并不满足于此,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以这篇文章为例教会学生怎样选择一件事来突出一个人的特点。并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理解选择一件事来写一个人,于是蔡老师采用了表格的形式来完成教学,小组以表格为基础,进行合作学习,很快就完成了表格的填写,并且直观明了地明白"怀特森先生为什么是我最好的老师",但此时教学难点落在"使学生学会选择一件事来突出一个人的特点"上。几乎所有的学生一听到"写人",马上在脑海中会条件反射般地出现"要选择一件事来写,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面来写……",但怎样选材对于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而《我最好的老师》文章选材比较特殊,是"先抑后扬",如果要学生写"最好的老师",大多数还是从正面去写老师的耐心教导,悉心关怀等等。因此,蔡老师为了更好地讲解"选材"问题,补充阅读《徐老虎》。同样以"填写表格"的方式来自主阅读。这时,蔡老师让学生观察表格,比较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很明显,学生一下子通过两篇文章的阅读找到"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同时,蔡老师进一步问:在选择人物选择事例时你又有哪些发现?这个时候,学生再次观察表格,发现"所选的事一定是对我有所意义的事"。这其实就是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时我们老师经常讲的"写作立意"问题。最后,蔡老师"顺水推舟"让学生想一想,写一写小学六年生活里心目中最好的一位老师。

"学习表格"形式和比较阅读无疑是这堂课最大的亮点,作为小学六年级的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短短的40分钟蔡老师不仅解决了本身文本解读的问题,还拓展学生视野,补充阅读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选材,写人"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其实就是"比较阅读"的好处。课后,也有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我最好的老师》所写事例毕竟不是大众化的,因此,在补充阅读素材选择上应该选择与此不同的,一正一反,进行"对比阅读",这样学生更加清楚两类选材上的不同,在自己选材上则会顺从老师的特点来写而不会为了模仿文中写作而特意去"先抑后扬"。当然,笔者也觉得这一个想法确实是个好建议。

显而易见的是,对于学生很难理解的"先抑后扬"写作方法在蔡老师两篇文章的比较阅读下清楚明了,学生更加明确了"选材要有意义",这其实就是这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

2.那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阅读呢?

是否所有的文本都需要比较阅读呢?首先我们需要再次明确什么是"比较阅读"?"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简单说来就是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对照阅读.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阅读方法。其实我们所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在单元编写中有些地方就暗含了比较阅读,比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学期学习"说明文"这一单元,就选择了《鲸》和《松鼠》进行同一文体的不同表现形式对比。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了解异域风情"中《威尼斯的小艇》和《与象共舞》则是同一题材却不同风格的比较……

老师在执教文本阅读时,应具备"比较阅读"意识,可以在文本阅读中进行文体、结构、内容写法、文章风格等多方面的对比。当然,正如蔡老师所执教的这节课,我们的课堂不是为了"比较阅读"而去进行文章与文章之间的对比,而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因此选取"对比点"是比较阅读的关键,我们可以从文章内容、语言运用、语言表达方式以及写作手法上等这多个方面去选取"对比点",像蔡老师这节课所选取的"对比点"则是从"写作手法"这一方面去考虑的。运用对比法进行阅读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更好地揭示知识规律,让学生乐于思考,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

其实,"比较阅读"这一种阅读方法,不仅在课堂上可以运用,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进行比较阅读,从而拓展学生视野,加深文本理解,锻炼学生辨别分析文本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比较阅读小学语文
谈比较阅读内容的专题化
浅谈优化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原点之妙 终点之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诗歌比较阅读的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