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操作考试反思生物实验教学
2018-06-02李毅琼
摘 要:生物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部分。文章通过对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验教学现状,建议从重视实验教学开展、提升实验教师的素养、关注实验教学的管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和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等五个方面完善实验教学。
关键词:实验操作考试;生物实验教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0-26
作者简介:李毅琼(1970—),女,湖南桂阳人,湖南省郴州市第十五中学教学副校长,高级教师,郴州市骨干教师,郴州市课程改革初中生物学科专家,本科,研究方向:生物教学和学校教育、教研管理。
1.实验操作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1)仪器使用不规范。操作考试经常要用到各种仪器,学生不规范的行为时有发生,如使用显微镜时,取镜安放、镜头清洁随意;对光不好,准焦螺旋使用不熟练;暴力转换物镜或物镜转换不到位;等等。还有一些学生,直接将材料放在桌面上切,观察温度计和量筒时方法不正确,滴管使用也不规范。
(2)实验操作不严谨。在操作中,学生不严谨的操作屡有发生:观察细胞结构时,用手直接盖盖玻片,材料直接浸在碘液中染色;观察种子结构不借助放大镜、解剖针;等等。
(3)操作应变能力差,不会处理意外情况。学生使用显微镜时,桌前的灯不亮了,就无法对光;“观察玉米种子”时,面对一些不规则种子,学生不知道怎样纵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学生不习惯用含棉花收集唾液,却不知含清水收集唾液更好。
(4)生物绘图不规范。生物绘图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考试中“观察细胞的结构”“观察种子的结构”“观察酵母菌”等实验都有绘图的要求,但学生容易出现绘图不客观科学、随意美化、构图不合理、比例不恰当、标注随意、点线使用不合理等情况。
(5)实验习惯不好。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实验实施的保障。学生考试未弄清实验要求就匆忙开展实验;实验无计划,不按方案操作;观察不仔细,实验结果不如实记载;实验器材不及时归位。
2.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上述问题的出现,与实验教学开展不到位有密切聯系。很多学校忽视实验教学,尤其在基础设施薄弱的学校,实验条件差,经费投入少,器材更新慢,生物教师少,课时重,实验教学积极性不高。同时,很多教师不是生物专业毕业的,缺乏必备的专业素养,实验教学停留在应试层面,不关注学生的科学品质发展。在组织实验中,这类教师无法规范学生的操作,进行专业的指导。而实验效率低是影响实验课开课的重要因素,生物教学任务紧,实验课费时又费力,另外,有些实验材料难以获取,导致部分实验安排不合理,实验现象不明显,学生兴趣不高,很多教师就不愿意开展实验课。
3.生物实验教学改进建议
(1)重视实验教学开展。教育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学校要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好实验室,规范管理,保证经费投入,建立合理的绩效激励办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开足开好实验课,实现实验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机结合。
(2)提升实验教师的素养。教师是实施实验教学的关键。要提升实验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组织有效的培训和教研,让教师通过对实验教学的诊断和指导,实现双向甚至多向交流。实验教师要多向同行学习,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生物素养;多研讨,围绕实验主题,面对面与骨干和专家对话,还可以通过公共平台开展“互联网+”教研;多展示,在展示中暴露问题、解决问题。
(3)关注实验教学的管理。教师应加强教学管理;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实验内驱力,引导学生克服畏难、害怕等情绪,细心、耐心地开展实验;设计丰富的学生活动,综合各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实验;加强指导,细化实验过程,规范实验操作;进行多元化的科学评价,更多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4)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预备实验,开放实验室,将一些耗时长的实验,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等安排在课外进行。对于较难的实验,教师应合理地选择替代的材料,改进实验方法,让实验变得高效、简单。
(5)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树立保护环境、健康生活的观点,注重学生理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建模、实验、推测和比较等研究方法,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分析与综合、批判性思维等思维方法,用专业知识去解释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既要更新教育理念,关注实验教学与管理,又要提高学科素养,开展高效实验教学,让实验教学真正有利于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林 莉,俞如旺,林颖韬.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考生物实验题命题策略分析[J].中学生物学,2016,32(7):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