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

2018-06-02黄琳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影响大学生

黄琳

【摘 要】 社会的高速发展与信息的裂变传播使大学生对国内国际重大政治事件、就业创业问题、伦理道德与食品安全事件等社会热点问题高度关注,并进而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高校教育者,应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推动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利用现代媒体及课堂进行正面的新闻解读,鼓励大学生进行社會实践,寻求家庭教育的协同配合。

【关键词】 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影响;应对策略

目前我国处于重要的社会改革与转型时期,社会热点问题频繁出现,聚焦着社会大众的目光。大学生作为时代的中流砥柱,国家的下一代骨干接班人,他们有着较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意识,因而也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发展动态。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每天的社会事件、时事热点频出不断,剧烈的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观与世界观;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认知与行为又将对社会的长期发展与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在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就业问题、党风和社会风气问题、关心改革开放的前途、上大学收费和特困生问题。[1]如今我国的大学生由于教育的普及化和信息的可及性因而视野更加开阔、关注的问题更加广泛,聚焦的社会问题已延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一、当前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根据前人的定义,我们将社会热点问题定义为:当今社会中时有发生的、能够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影响社会关系和大部分社会成员共同生活的问题与事件。[2]由于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探究意愿与接受度,因而对社会热点问题具有较高关注度。当前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包括:

1、创业与就业问题

创业就业问题与大学生的前途和发展息息相关。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继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之后,2015年的毕业生人数持续突破700万,并超过去年的727万达到749万。面对就业现实的严峻性,国家提出各地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并在《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传递了国家对扶持创业愈发重视的信号。[3]由于大学生离开象牙塔后即将步入社会,必须面对一系列的社会现实并实现自己的社会角色转换,但在高校扩招、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与转移、市场自由就业以及大学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完全匹配等因素的作用下,一方面高学历学子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后不一定能找到与自身相匹配的岗位,因而在这方面大学生面临着多重困难与选择。作为国家重点推进政策中的主体,大学生对此方面的消息也格外关注。这方面的聚焦体现了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生活与发展的构想与忧虑。

2、国际国内重大政治事件

在全球化的今天,地球上任何一个角度发生的变化都有可能形成蝴蝶效应影响各个国家。而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注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本就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使命之一。无论是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愿望,还是为了关注时事密切掌握社会发展动态,以及丰富自身的知识面与拓展视野,南海事件、国内的大型反腐反贪事件、国际的政治新闻如美国总统选举等国际国内政治事件都推动着大学生不断地探求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与进程,理清现代世界的发展脉络,并在持续关注的同时发表自身的见解与看法。

3、有关伦理道德的事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和人口流动的加快,我国传统的习俗型信任文化的道德土壤发生变化, 加上西方价值观念的传入,使得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受到冲击,个人的道德焦虑也因此转变成社会性议题。在这背后,体现出来的更是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以及伴随而来的大规模的利益分化与重组,这种利益的区隔导致社会共识日渐稀薄。随着乡土社会信任网络的逐步瓦解,现代社会的法律规范又未能完全建立起来,人们日益处在脱嵌的状态之中。这种社会焦虑同样反映在当代的大学生身上,他们表现了更多的对社会信任建构与社会凝聚的思考。

4、有关环境和食品安全的事件

环境问题以及各类的食品安全都直接关系着广大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这几年频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毒奶粉、毒胶囊、人造鸡蛋,以及雾霾、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峻与曝光,反映出我国这些领域存在较大问题、监管较为薄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在大众眼前,也使之成为人人关注的焦点。在高校公选课中,环境保护与生态伦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科技概论等环保教育课程、以及饮食健康等卫生课程,受到大学生的热捧。例如在浙江财经大学,这些课程几乎每堂课都座无虚席,许多大学生认为这是追赶时代的潮流,同时这些社会热点也激发着他们未来努力完善与规范市场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意愿与愿望。

5、有关公众人物的事件

大学生往往会对公众人物的举动给予格外关注,从他们身上获取一种精神力量或者将其作为个性展示的对象,而对一些短暂的热点新闻则是对话题本身的关注。在复旦大学相关研究机构2015年公布的《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中,发现大学生对马云、韩寒、王思聪、娱乐界人气组合等人物“最为关注”;同时报告指出,“90后”大学生关注和喜爱的公众人物一般具有性格丰满、形象亲和、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积极、有个性、有话题、有娱乐性等特点。例如一些公众人物事件展现了年轻人对创业的热情、对互联网的探索以及对财富与成功的向往,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正面的激励作用。而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的“王宝强离婚”等新闻,则是由于事件本身所引起的价值判断引起了大学生群体的讨论。

二、社会热点问题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影响

社会热点话题自身具有的特点,比如焦点性、挑战性、发展性等,都会形成强大的引力,对大学生产生思想与心理影响。[4]在90年代末,大学生的成长与国家的改革开放几乎是同步进行的。由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受社会不良精神生活消极现象的影响,人们的心理世界必然受到巨大冲击。社会大变革所带来的竞争、挑战和社会生活的急速变迁,使当代大学生处于思想、认识、信息负荷过宜状态,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产生了心理失调、认知偏颇、环境适应性差等非健康心理。[5]而如今社会热点问题内容本身的复杂性、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传播群体的多元性,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1、影响大学生社会态度

社会热点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感受,大学生则以内化的方式形成一种社会态度,从而固定下来影响整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当社会热点问题不符合人们需要或与人们意愿相背时,往往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否定的态度。而如今延展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网络消息具有“碎片化”特点,经由不同的报道所产生的影響效果往往是分裂式的,负面消息与评议也极易通过渲染与夸张形式感染学生情绪,从而导致大学生社会态度的偏离。

2、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大学生的思想仍处于塑成期,虽然这个群体在学校接受的主流价值观是积极正面的,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因而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冲击。而社会热点问题中思想与价值观念所具有的多元性和混杂性,必然对大学生的内在道德产生双面性的影响。例如一些热点事件中体现的拜金、炫富、腐败等负面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隐蔽性和累积性。这种事件将通过大学生自身的思考与判断逐渐渗透到他们的日常思想与行为举止之中,甚至对个人未来的发展走向产生巨大作用。例如接纳社会“学习无用论”的思想,无心向学而逐渐陷入追逐物质财富的社会潮流之中。

3、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当社会热点中的一些思潮如消费主义的影响通过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其中体现之一便是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无节制、不理性消费充斥在许多校园购物的现象之中。如今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特征为感性化、符号化、超前化和网络化,他们往往会根据自身的主观感受而非实际性购买商品,同时热衷于超前消费,如校园借贷,以购买一些象征性商品进行攀比、满足自身心理。[6]另外,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还体现在他们的社会交往的态度与行为中,逐渐将自身形塑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自己评价过高等。

三、高校的应对策略

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反应对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的认知尤为重要,因而高校应该注重对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引导。

1、推动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对社会问题的教育引导,要努力让每个大学生个体形成理性对待社会问题、促进自身成才的稳定心态。[7]推进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首先需要大学生树立社会历史观,学会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让他们自身认识到社会热点问题是随着特定的时代和背景产生的,有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问题。

同时,高校应该搭建宽松自由的讨论与交流平台,实现大学生同辈群体的自我认知与体验分析。要鼓励大学生对社会问题进行积极的批判和思考,认识到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切入,由此形成对社会问题全面、客观、辩证的认知;主动将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相联系,透过社会热点问题的现象看本质,尝试利用专业知识和方式分析问题并思考解决的方法。

2、利用现代媒体及课堂进行正面的新闻解读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和公民意识日益高涨的社会,社会热点问题几乎随处可及,因此高校应该直面现实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除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开学教育之外,高校还应注重到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习惯与信息传递的有效平台。当代大学生主要接触的媒介为网络媒体,如微信、微博、论坛等,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大学校园网络媒体的监管和引导,把握好这块思想引领的重地,通过在官微、社团公众号等校园主要媒体平台的正面解读与宣传,引领大学生的思潮;同时,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切实认识到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认识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并努力通过开展形势政治课、开班会等形式,结合国际及国内热点问题进行思想政治、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多种专题的解读和评述,与大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与互动,实现传授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的可能性。努力实现多种方式的结合以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避免因为某些社会问题的负面影响以及网络的碎片化信息偏移大学生对社会及未来的判断。

3、鼓励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当前大学生认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缺乏社会实践,为应付考试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阅历相对简单,大学虽然拆除了物质的围墙,而精神的篱笆依然存在,缺乏对社会实践的亲身体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联系实际才会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8]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大学生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接触社会,才能更好了解社会和认识国情。高校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三下乡”、“社区服务”、“边远地区支教团”等活动,通过自身的参与实践探索现实社会,使日常的观点与评述贴合社会实际,用实践去检验理论,真正深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学生通过走出社会以切身感受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高校教育工作者则应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指导,解决他们面临的困惑。

4、寻求家庭教育的协同配合

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家庭与学校一样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与家庭仍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长的价值观、世界观仍对子女形成一定的影响,故家庭教育对大学生而言不仅是客观存在,而且应大力加强。由于社会热点涉及的内容繁多,矛盾复杂,在引导大学生的过程中高校需要结合家庭的教育引导,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念与社会态度。高校应主动做到与学生家庭积极沟通,大学生的父母可以依赖血缘和情感的天然优势与学生进行平等、真诚、尊重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建构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超越父辈。高校与家庭应努力形成对大学生的立体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 王晋臣,王永杰,姜希洪. 当前大学生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分析[J].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2.81-82.

[2] 吴发水. 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应对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132-133.

[3]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N]. 中国组织人事报,2014-05-14004.

[4] 刘淑仪. 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59-60.

[5] 周桂珍,曲金平. 现状·原因·对策: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A].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1999.3.

[6] 付晓丽.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9.09.73-77.

[7] 陈永福. 当前社会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 高校辅导员,2014.01.19-22.

[8] 王敬泽. 教学与科研关系初探[J]. 学理论,2009.32.172-173.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影响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