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思考

2018-06-02刘海珍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建议

刘海珍

【摘 要】 本文针对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优化建议。要健全民办高职教师在职培训的政策法规;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建立有效的教师在职培训制度;重视非学历培训工作;转变民办高职院校及教师对在职培训的观念。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培训;问题;建议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我国发展有近30年的历史。民办高职院校虽然经历了艰难创业和发展的起步时期,但总体而言还是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14年底,全国民办普通高校总数量已达424所之多,其中民办高职院校325所,占民办普通高校76.7%。民办高职教育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普及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进步,知识信息的急剧增长和更新频率的加快,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逐渐严格,尤其是对民办职业院校的青年教师要求更高,因此,做好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就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职培训情况而言,还存在很多突出问题,所以,分析研究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这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

1、保障教师进修权利的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大多数都是针对中小学、公立高职院校、高等院校的教师师资队伍制定的,而专门针对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制度很鲜见,从而导致了民办院校在职教师的培训机会难以得到保障,与公立高职院校比较也相差甚远。

2、民办高职院校财力不足,缺少经费投入

民办高职院校和公立高职院校同属国家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虽一字之差,但在办学资金来源上,与公办院校却大相径庭。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产养学、以学养学等方式,办学资金主要是通过自筹、国家财政少量的拨款、社会机构或团体捐助等渠道筹集。然而,民办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收取学生的学费,加之生源不稳定这一决定性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能力。而缺乏充足的专项资金做保障,要想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壮大,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虽然有的民办院校划拨了一定的经费用于教师培养,但因数量有限,与招生规模扩大下日益增长的教师数量相比,真是杯水车薪。

3、培训制度难以取得实效

随着每年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师的教学任务加重,每天不是备课、写教案,就是管理学生、应付考试,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学習。究其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用人单位从经济效益出发,只要学生有课上,只要教师的硕士率提高,培训是次要的;二是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很少有带薪进修的机会,更没有到国内重点院校做访问学者,而到国外的一些有名的职业院校进行参观、考察、交流更是寥寥无几;三是当前我国的民办高职院校还处于发展壮大时期,大多数学校都是忙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过于片面地追求“面子工程”,耗费了大量公共资金;四是民办院校虽然有很强的自主性,制度较为灵活,且有长远规划的制度性安排,但不免有见风使舵之嫌,使得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朝令夕改的现象时常发生;五是培训资源分配权利过于集中,使得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

4、重学历培训、轻非学历培训

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实施硕士化工程,学历和工资挂钩,学历越高待遇越好。这使得很多没有高学历的青年教师都想方设法去进修硕士学历,而忽视了非学历的培训(如对知识的更新、对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成果的运用和掌握、对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等)。当前很多民办高职院校都将高学历作为引进师资的标准,但高学历未必适合职业教育需求。我们认为,民办高职院校更需要一支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队伍,而不是只有高学历却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5、民办高职院校及教师对在职教育认识不足

由于民办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考虑眼前利益,对在职教育认识不足,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在职培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教师带薪学习以及培训本身的费用,培训中的费用如学习期间的住宿、餐饮等;二是教师在职培训学习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大多数培训学习会安排在寒暑假,有的甚至会安排在正常的学期教学内,这就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三是教师自身的一些认识上的偏差。由于教师的工资待遇是依照按岗取酬、按劳分配的薪酬原则实施的,是由底薪+课时费构成的,一般而言底薪都不高,所以周课时一般安排都在二十节以上,繁重的课时工作量,使教师根本无暇顾及在职教育和培训。

二、加强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优化建议

1、健全民办高职教师在职培训的政策法规

当前,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职后培训还较为滞后,不仅影响了教师队伍建设,还制约了民办高职院校健康发展。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从我国当前民办教育发展现状而言,民办高职教育正处于从数量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型时期。一方面,随着生源减少,民办院校以规模求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在我国开放的高等教育市场环境下,国外高等教育机构进入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并凭借其丰厚的资金支持及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给我们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民办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就必须要提高教学质量,做好教师在职培训工作。而要做好教师在职培训工作,当务之急就是要重视和保护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从而为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保驾护航。

2、拓宽培训资金来源渠道

在新的形势下,为了民办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打破办学经费来源单一的局面。首先,推动和试行公共财政资助民办高职院校的政策和制度,这不仅符合了政策伦理的要求,还有益于民办院校化解发展困境。政府公共财政资助民办高职院校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建立生均拨款制度,也可以是专项经费资助;其次,增加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支持。同时,民办高职院校也需要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或通过法律条文给予经济方面的一些优惠措施;最后,通过利用学校寒暑假的优势不断吸引企业开展企业年会或与外部企业开展技能人才培养活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3、建立有效的教师在职培训机制

民办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结合自身实际,转变观念,重新定位。不能只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只愿意把钱花在硬件设施上,而忽视教师的在职培训和教育工作,对此一定要转变观念,建设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在职培训制度,这是确保教师培训工作有效、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

4、重视非学历培训工作

民办高职院校要培养大批量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高度重视和弘扬实践教学,这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研究型人才有所不同。然而,近些年以来,高职院校为了靠近普通本科院校,忙于在升本的道路上前行,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盲目追求高学历、高职称、高科研水平,而忽视了对职业院校特色、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严重阻碍了民办高职院校的顺利发展。因此,作为广大民办职业院校的领导、教师都需要反思和重新定位,不能一味地追求“三高”的教师队伍,而要重视和开展教师的非学历培训和教育工作。

5、轉变民办高职院校及教师对在职培训的观念

“认识到高职教师必将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提升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程度,正视专业化的教师在民办学院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民办高职学院提升质量、打造特色、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自身观念,并通过加大对教师的在职培训力度来提高师资质量、促进其专业发展。

三、结语

民办职业院校作为公办职业院校的有力补充,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调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然而,民办高职院校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教师在职培训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还制约了民办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分析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为提高民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水平和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邵建东.现代职教体系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诉求问题与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6.3.

[2] 王振涛.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流失问题研究[J].求知导刊,2016.2.

[3] 王驰.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03.01.

[4] 张玉,周强.民办高校教师职后培训的新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6.07.08.

[5] 钱静,李晓明.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生存状况调查及分析.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7.28.

[6] 顾铁华.高职教师在职培训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8.11.25.

猜你喜欢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对职后培训激励制度分析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探析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