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教学特征与教学策略
2018-06-02罗志成
摘 要:提高与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是所有教师应关注的问题。生态课堂教学应重视的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师生与课堂环境之间的关系,文章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例叙述生态课堂的教学特征及其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特征;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07
作者简介:罗志成(1973—),男,福建连城人,福建省连城县朋口中心小学校长,高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一、生态课堂的教学特征
生态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有这些基本特征:生本性,以学生为根本,即真正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生命性,即一种生命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挑战、自我升华的过程;生活性,即让学生在真实的周边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知识和体验;生成性,即教师要快速地捕捉、发现课堂中每一个教学实例并加以运用;生动性,即教师要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课堂因为学生所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而充满趣味;生长性,即师生和学生共同成长是生态课堂理念中教师的一种职业追求与价值观。
二、生态课堂的教学策略
生态和谐是一种原生的、自然的状态。“生态和谐”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所追求的目标是要让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通过言语、细节和肢体的教学方式,使教师与学生在交流和对话中真正达到师生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感受与体验、探索与创新、交流与互动,真正营造一种民主、自然、开放、有趣的语文生态课堂氛围。
1.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生态课堂情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創设有效的生态课堂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加深学生对课文所蕴含思想感情的印象,升华其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原有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对室内的设备进行颜色的装扮,调整光线的明暗程度等,创设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感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秋思》这首诗寓情于事,作者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个小片断,真实地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为了营造一种萧瑟的氛围,笔者运用黄色枫叶、信封等对教室环境进行了装饰,伴随着《秋思》奏乐朗读的响起,学生仿佛置身在秋天的萧瑟情景中。接下来笔者问学生们:“同学们,你们一定都在电视上看过在外漂泊的人吧?那么,当看到这些情景时,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将学生看到的情景感受与古诗中对思乡景象的描述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这首诗中所描绘意境的理解。
2.组织多彩教学,增添课堂教学乐趣
构建生态课堂必须服务于语文教学,让学生成为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语文教学活动形式是非常丰富的,有话剧表演、分角色朗读等,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多彩语文教学活动。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中,在学生多次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笔者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父亲与孩子,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文章的内容,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将“父亲”角色表演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在学生进行表演的时候,笔者适当地提问、指导、启发,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如“大哭、呼喊、坚定”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也使学生变得勤于思考,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也注意运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索、表演的积极性。
3.运用教材语言,组织实践教学活动
学生语言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平时对教材语言的掌握和运用。构建语文生态课堂最重要的是运用教材语言,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升。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语文《爱如茉莉》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向学生展示了“洁白无瑕、平淡无奇、缕缕飘香、朴素自然、温馨典雅、诗意”等词语,这些词语中一部分出现在文本中,一部分是笔者根据教材内容特意向学生展示的,这些词语都可以用于形容茉莉花的特点。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在你们的眼里,茉莉花应当如何来形容呢?请按照刚刚展示的词语并联系其他词语自行组织答案。”这一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各抒己见,说出了自己所想到的词汇,从而对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学生联想、运用词汇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和锻炼。词语的教学不能忽视语言表现这一重要环节,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将所学的语言转换成自己的语言。
总之,生态课堂重视小学生的思维特征、知识结构、生活体验等,为教学过程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向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育本质的回归,实现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惠芳.基于生态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2012(3):70-72.
[2]杨晓丽.营造生态课堂 放飞快乐心情[J].教育教学论坛,2012(24):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