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联系,让说明方法的教学不再“孤单”

2018-06-02任佩林

教师·下 2018年3期

摘 要:《麋鹿》是苏教版六年级一篇典型的说明文,不仅客观再现了麋鹿的特点和传奇经历,更展现了全面而精妙的表达方式。作者紧扣说明性文体的特点,将教学的重点聚焦在说明性表达策略上,让阅读教学的课堂呈现出极具语文味的景象。文章提出要整合“对比”“资料”,强化神秘的奇幻气质;整合“显性”“隐性”,凸显奇异的外形特点;整合“数字”“副词”,印证独特的传奇经历,从而在整合性对比中体悟说明方法的精妙。

关键词:比方材料;说明方法;表达策略;整合联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2-20

作者简介:任佩林(1977—),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南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一、整合“比方”“资料”,强化神秘的奇幻气质

打比方是借助客观事物之间形神兼备的特点而进行类比的一种说明方法。在这种方法的驱使下,读者不仅形象感受到说明性事物的特点,同时也相机促进内在意识的联想,这彰显了说明的生动性。《麋鹿》一文在描写麋鹿外形特点时,采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而在具体言语的运用中则运用了“矛盾冲突法”——先说麋鹿的部位像四种动物,后来又说是“四不像”,在展现麋鹿外形特点的同时,增加了麋鹿形态特征上的奇特性和神秘感。作者还运用了近似于“引证”的方法,点出麋鹿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姜子牙的坐骑。由此可见,其外形特点一定极具特色,这容易让学生想起《神奇的克隆》一文中,运用孙悟空拔毫毛的典故,在增强课文神秘色彩的同时,吸引了学生阅读的关注力。

运用打比方和引材料的说明方法,构建了一种典型说明体系:以引材料的策略更加凸显了打比方这一表达策略所形成的表达效果。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充分借助作者精心选择的材料,感知打比方在凸显麋鹿外形特点上的作用,在学生的内在意识中建构起麋鹿鲜明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内在的好奇意识和求知欲望,从而在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洞察作者的表达智慧。

二、整合“显性”“隐性”,凸显奇异的外形特点

在说明文创作中,作比较的价值在于侧面烘托和支撑凸显,引发作者对说明对象独有特点的关注。六年级说明文教学,不能停留在作比较这一方法的肤浅层次中,而要结合具体的语言情境,形成清晰明朗的认知,体悟作者表达的生动形象。

一方面,作者运用了显性对比的策略,直接点明加以对比的事物。如与其他鹿科动物对比,突出“哺乳性特征”“站着时鹿角指向后方”“鹿科动物中角是最长的”“自然繁殖能力相对较低”。这种与其他鹿科动物的显性对比,借助读者相对熟悉的事物,在感知不同点时,明确了麋鹿的特点。另一方面,作者还采用了与“隐性对比”相结合的方式。比如“麋鹿蹄子宽大,行动敏捷”“雄麋鹿长角分叉,六岁发育完全”“一般雄麋鹿重达250千克,角较长,每两年脱换一次”等。这种相对隐性的对比策略,彼此穿插、相互交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麋鹿的生理个性,让学生轻松理解字面含义,并可以相机产生丰富联想,凸显了表达的趣味性、形象性。

因此,教师不能单一地局限在某一个固定的层面,而需要以整合聯系的视角,让学生在文本显性对比和隐性对比的整体性关照下进行咀嚼涵泳,从而真正把握作比较这一说明方法的内在魅力。

三、整合“数字”“副词”,印证独特的传奇经历

为了准确、客观地再现事物特点,作者常常会选用一些具体翔实的数字全方位展现说明对象的特点。这种列数字的策略是说明文经常使用的一种说明方法。课文在描述麋鹿“传奇经历”时,就大量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如“早在3000多年前”,凸显考古学家的严谨和作者表达的精确;“1865年、120头麋鹿”让学生感受说明性文本语言绝不含糊,力求清晰准确;之后文本中“18头、1967年、400多头”等数字也有效地证明了考古、调研工作的繁重与严谨,从而更好地突出了麋鹿生平经历的“传奇色彩”,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内心强烈的震撼。教师可借以引领学生进行质疑深思:如此众多的麋鹿,为什么会近乎绝迹?原本生活在我国国土上的稀有动物,又怎么会漂流异乡?这期间,麋鹿究竟遭遇了怎样的坎坷与磨难,现在麋鹿的生活又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事实证明,越是真实、翔实的信息和数字,就越能让人信服,越能真正地打动人。

四、结语

基于上述对这篇课文深入而全面的解读,阅读教学应该采取聚焦表达策略的模式,既突显了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同时也凸显作者蕴藏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让语文教学实现真正的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王学林.说明性文本中“数字”表达方法的教学[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3(7):43-44.

[2]郑远祥.说明文有效教学设计浅说[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