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家园共育氛围的构建

2018-06-02谢旋

教师·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和谐体验

谢旋

摘 要: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秩序的社会、法治的社会,从“老虎咬人”到“熊孩子”等屡见不鲜的种种社会现象来看,只重视幼儿的智力而轻视其道德规范的培养的现象迫切需要改变。讲规则、讲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守规则是人生活的基本道德标准。国家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因此,幼儿教师在幼儿期通过家园共育营造和谐的家园共育氛围,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和谐;家园共育;体验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1-28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实践与研究”(2017C251)。

作者简介:谢 旋(1972—),广西贺州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幼儿园教师,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幼儿教育、家庭教育。

教育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行为,是各种形式与各方面相辅相成的结果,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当今,教育界和社会普遍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新形势下,人们对于为了整个人生受益的终身教育实现了思想上的正确认识和行动上的纠偏与回归。《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充分说明了幼儿园家长工作及家园共育已成为不可缺的内容和任务,在实践工作中家园共育的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很好地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自信、积极向上和充满爱的正能量的“明天的太阳”。

人如果观念不改变,习惯就不会改变;习惯不改变,结果就不会改变。新时期的家长观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将家长看成平等的教育者和可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家长端正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使幼儿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树立面向未来、从幼儿期开始培养适应未来社会一代新人的观念,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家园共育中,明白自身的教育功用,认识到自己对幼儿来说就是一大教育资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和榜样,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以期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一、体验是最直接与直观的认识与了解

(一)平等共处中其乐融融

家长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孩子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入园之初,幼儿园首先可通过召开新生家长体验式家长会,让家长认识与了解幼儿来园后的生活与学习。如体验式家长会从互动游戏开始,让游戏架起相识和相互学习的欢乐桥梁。家长的身份不管是老板、官员、行政或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还是个体经营者等,从此刻起放下身份,只是某某小朋友的爸爸或妈妈,并用孩子的学习方式来玩传球的小游戏,音乐停,球在哪位家长手上,哪位家长就有机会站起来向大家介绍自己,说自己想说的话,让大家互相认识下;破冰游戏:面对面的介绍;游戏:找朋友。其次,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简介及管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以及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了解幼儿在幼儿园不适应的原因及对策。最后,使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做好家园共育,全面促进孩子的发展。

新生家长体验式家长会的核心的内容和环节是让家长学习和尊重幼儿园各方面工作管理,遵守各项工作制度。安全工作是幼儿园管理的重中之重,比如严格实行接送卡制度,家长早上送孩子入园必须把孩子亲自交到班级教师手上,从而让家长大力支持幼儿园、班级为了促进孩子发展而开展的各项活动,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幼儿园在新生体验式家长会上发放《小班新生入园须知资料集》,与家长签订“入园须知”,并进行庄严的宣誓:为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尽职尽责,家园共同合作,用爱心和专业行为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二)体验是最直接与直观的参与与认知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幼儿从三岁进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的生活与学习,环境的变化是他们要适应的第一步,在与家庭环境诸多不同的幼儿园中,教师和家长应组织和引导幼儿进行集体生活与学习。

入园时,教师在教室门口迎接幼儿们和家长的到来,从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家长与幼儿的座位开始,让家长带领着孩子进入教室后有秩序地排队依次入座,这时,教师可对家长提出要求:家长们在教室里不可以大声讲话,可以小声交谈,尽量不在教室里走动,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玩或阅读放在桌上篮子里的玩具和幼儿读物,提醒家长以身作则,收拾玩具和书本时要放回原处。

迎接完幼儿入园后,教师可表扬遵守要求及表现好的家长和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接下来的生活与学习环节由家长在教师的要求下引导幼儿进行班集体生活环节的操作与学习,如分组排队用杯子接开水喝;分组排队上厕所等,避免无序的混乱与碰撞,做好孩子上幼儿园的安全工作。

幼儿园生活体验日是家长对幼儿园的生活与学习最直观的了解与体验,从而缓解家长不必要的困扰与担忧,拉近家园之间的距离,让家长很好地与教师配合,做好孩子们顺利上幼儿园的适应工作。

(三)和孩子一起成长

早在20世纪50年代,家长助教就盛行在美国的各所学校,其中就包括幼儿园,它的好处有:便于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学习教师专业的育儿方法;能拉近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督促和鼓励教师始终如一地保持工作热情;为家长提供常态下观察自己孩子以及了解其他孩子的发展情况的平台和机会,平时忙的家长争取来一次,鼓励并欢迎时间多的家长多来几次。有意愿的家长可提前了解“周计划安排表”,了解当日活动的内容,并可向教师报名进行助教的相关培训。如“地球日”传播环保知识;“爱眼日”了解保护眼睛的知识;“劳动节”介绍不同的职业;等等。家长助教和家长义工也符合社区教育的理念,使社会、学校、家庭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二、爱与陪伴让教育发挥最大的潜能和潜力

(一)爱的抱抱把爱传递

有爱的日子如每天都充满着阳光,温暖着每一个人,在爱的教育中,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以“爱”为主题的拥抱日,向幼儿及家长有爱地积极传递,拥抱从父母和幼儿来园的离别开始,与教师、同伴、好朋友之间抱一抱,让幼儿感受爱、见证爱、感受爱与被爱的幸福。在平日里,在获得帮助、获得关爱之时;在户外的时候,张开我们的双臂,让爱和温暖的阳光拥抱着我们,这世界是多么快乐与美好,有爱的日子每天都是拥抱日。

(二)发挥所长,尽一份绵薄之力

家长工作坊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重要活动之一,旨在根据家长们的兴趣、爱好及特长,通过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活动模式,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从会议前教师的精心布置会场到游戏的准备,让家长们在游戏中实现对幼儿园家长工作的肯定和认可。接着分组,就不同的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给小组起个特别的名字;认真记录讨论的结果;派代表进行本组观点的阐述。家长们为自己欣赏的小组发言贴上小红花。丰富多彩的工作坊活动营造了家长们之间互助与协作、传递情感的良好氛围,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多了一分深入的了解、多了一分理性的思索、多了一分慎重的选择,让孩子在家长们与班级教师的家园共育中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大手牵小手,与爱同行

1.家长开放日

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帮助家长不断获取新的教育理念与沟通,增进幼儿园、教师、家长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更好地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在家长开放日上,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观摩孩子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以晨练、早操、教学活动展示、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向家长展示幼儿在园的生活与学习情况。在家长开放日的活动中,让家长看到了教师是如何用问题情境化的形式吸引幼儿,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合作、学习的。让家长懂得了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把尊重、信任、操作探索等给予孩子,教师向家长用实际行动的语言传递宝贵的教育经验和教育观念,增进了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认识,同时也让幼儿们在家园互动的氛围中体验到了无尽的欢乐。

2.活动的开展

“儿童节”活动有:团体操表演;和爸爸妈妈一起包汤圆;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水果拼盘;分享香香甜甜的蛋糕;等等。通过家长的参与与陪伴,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很重要,“儿童节”的团体操学习与排练是个很好的教育契机,通过教师的排练要求结合家庭的个别教育配合,如在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对较弱的孩子进行双管齐下的培养及纠偏,纠正孩子自由散漫的状态,为重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打好基础。又如,从家长们观看班级团体操排练的情况,引导家长从以下三点判断孩子是否具有初步的良好行为习惯:①认真与专注度;②毅力好不好;③是否容易受到周边人与事物的干扰。团体操的名称为“闪闪小红星”,充满正能量与积极向上的态度,让幼儿们保持积极、认真、努力是完成团体操学习与排练的最好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孩子们的站姿、坐姿及团体操中的军人的敬礼、立正等规范动作及相关要领,以动作的力度展现小小军人的精神面貌。

3.亲子系列活动的开展拉近幼儿园与家庭的距离

亲子活动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幼儿与家长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发幼儿的多种能力,帮助幼儿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的一种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 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亲子运动会;庆“国庆”、迎“中秋”亲子灯谜;亲子主题绘画展;与“天蝎”妈妈一起做月饼等。在亲子运动项目活动的开展中,通过好玩的亲子游戏,体验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情感,促进家长与幼儿园、家长与幼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幼儿与父母或同伴共同克服困难、夺得胜利的精神。通过开展亲子同乐活动,让幼儿与家长一起体验运动的快乐,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活动中增强幼儿团结协作、遵守规则的意识,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培养幼儿初步的团队和竞争意识,体现团结协作的竞赛风格,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亲身体验体育活动的魅力。

(四)优秀家长评选

为了充分发挥家庭的家园作用,除了家长中的教子典范,努力提高家长的整体教育能力,形成社会、幼儿园、家庭共育的大环境,建立合作、和谐、一致、互补的关系,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更为了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的积极性,使家长的关注点更多地落实到幼儿的发展上来,促进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开展,促进家园共育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因此,幼儿园特开展了每一学期的由家长和教师通过自荐或推荐进行优秀家长的评选活动,参考《小班新生入园须知资料集》里的评选条件和加分标准,在幼儿园宣传栏和班级QQ群、教育联系栏公布,在幼儿园的重要活动上进行颁奖。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促进家园

共育多元化建设

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使得旧有的家园共育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需求。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使用新的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进家园共育多元化建设,让幼儿教师可以实时地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终端与家长互动,共同教育幼儿,使得教育效果最大化。如建立和利用班级QQ群和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帮助和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一)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在和家长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进家园共育多元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分析班级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引导和帮助家长对偏差行為进行科学而正确的梳理和解读,进而培养幼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格局需要从小培养和教育。而幼儿的成长也是我们教育者肩上的重任,因此,在幼儿的成长阶段,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二)宣传幼儿期的育儿知识

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进家园共育多元化建设,向家长宣传: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发展,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教师要使家长认清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尽到自身应尽的责任。

(三)有针对性地交流和沟通教育问题

通过班级QQ群的和谐氛围的营造,让家长和教师在轻松的气氛下对幼儿的问题交换看法,在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对策,从而更好地教育孩子,如在孩子出现异常时,教师和父母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针对幼儿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共同做好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是新时期的幼儿教育的大势所趋,是符合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快速变化与发展的需要,家长的教育谁都无法替代,家园共育充分地利用教育资源,诚恳地沟通和正确地教育合作,构建和谐的家园共育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

[4]杨艳华.好父母成就好孩子[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5](美)蔡伟忠.幼儿常规建立的道与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6]杨 达.最具教育力的22种幼儿教育思想[M].苏州: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2.

[7](意)玛利亚·蒙台梭利.儿童的自发成长[M].李芷怡,编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8](美)芭芭拉·鲍曼.渴望学习:教育我们的幼儿[M].吴亦东,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和谐体验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